便携检查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3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查床技术领域,尤其为便携检查床,包括主垫板和主躺板,以及设置在主垫板和卡桩之间的支撑杆,所述主垫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垫板,所述主垫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卡桩,所述卡桩的内部旋合有卡栓,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横向固定槽,通过设置可以折叠的主垫板和辅垫板,然后通过三个支撑杆将垫板与升降板和躺板进行卡合固定,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检查床,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升降板和躺板从三个支撑杆的上方拆卸下来,同时将主垫板和辅垫板从支撑杆的下方拆卸下来,并将躺板和垫板折叠起来进行存放,从而可以存放更多的检查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检查床
本技术属于检查床
,具体涉及便携检查床。
技术介绍
B超检查无痛、无创伤,是让人最放松的一项检查,通常需要在憋尿情况下检查,最好在进医院后就开始喝水,如果检查的人多,自己已经很难受了一定告诉医生,争取提前检查,妇科B超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检查有无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畸形、卵巢肿物、盆腔内炎性肿块或脓肿等,妇科B超检查包括常规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下面介绍一下这两种操作各自适应症。B超的检查通常需要患者躺在检查床上进行检查,但在医院里各种各样的患者非常的多,常常使得检查床的数量跟不上患者的数量,同时在备用检查床的时候,检查床的体积较大,无法堆积放置,这就使得许多需要使用检查床的患者无法得到检查床使用,且很多患者躺在检查床上都是无法自由行动的,这往往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帮助,但是患者坐起检查时,医护人员在一旁扶持是非常劳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便携检查床,具有便于拆卸安装和便于调节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检查床,包括主垫板和主躺板,以及设置在主垫板和卡桩之间的支撑杆,所述主垫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垫板,所述主垫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卡桩,所述卡桩的内部旋合有卡栓,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横向固定槽,所述主躺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主躺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辅躺板,所述主躺板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纵向固定槽,所述支撑杆的顶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纵向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底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横向固定杆。作为本技术的便携检查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垫板的内部卡合有支撑桩,所述支撑桩的内部旋合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旋合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外表面旋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轴承,所述螺纹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所述升降杆的顶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作为本技术的便携检查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垫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部旋合有固定栓,且所述卡杆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辅垫板进行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便携检查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桩通过两侧的滑轮与所述滑动槽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便携检查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升降杆进行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便携检查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桩、升降杆、转动圈和螺纹杆均为金属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便携检查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和主躺板的上表面均粘合有橡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以折叠的主垫板和辅垫板,然后通过三个支撑杆将垫板与升降板和躺板进行卡合固定,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检查床,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升降板和躺板从三个支撑杆的上方拆卸下来,同时将主垫板和辅垫板从支撑杆的下方拆卸下来,并将躺板和垫板折叠起来进行存放,从而可以存放更多的检查床,且将升降杆与升降板进行转动连接,同时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圈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杆进行升降,最后使得升降板可以自由升降,从而减少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的劳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垫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躺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升降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板;2、支撑桩;3、把手;4、辅垫板;5、第一转动轴;6、主垫板;7、固定栓;8、卡杆;9、支撑杆;10、卡桩;11、主躺板;12、卡栓;13、轴承;14、横向固定槽;15、滑动槽;16、第二转动轴;17、纵向固定槽;18、纵向固定杆;19、横向固定杆;20、升降杆;21、滑轮;22、转动圈;23、螺纹杆;24、辅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便携检查床,包括主垫板6和主躺板11,以及设置在主垫板6和卡桩10之间的支撑杆9,主垫板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垫板4,主垫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卡桩10,卡桩10的内部旋合有卡栓12,辅垫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5,辅垫板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杆8,辅垫板4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横向固定槽14,主躺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板1,主躺板1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辅躺板24,主躺板1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纵向固定槽17,支撑杆9的顶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纵向固定杆18,支撑杆9的底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横向固定杆19,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可以折叠的主垫板6和辅垫板4,然后通过三个支撑杆9将垫板与升降板1和躺板进行卡合固定,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检查床,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升降板1和躺板从三个支撑杆9的上方拆卸下来,同时将主垫板6和辅垫板4从支撑杆9的下方拆卸下来,并将躺板和垫板折叠起来进行存放,从而可以存放更多的检查床。具体的,辅垫板4的内部卡合有支撑桩2,支撑桩2的内部旋合有升降杆20,升降杆20的外表面旋合有转动圈22,转动圈22的外表面旋合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轴承13,螺纹杆2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3,升降杆20的顶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6,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升降杆20与升降板1进行转动连接,同时通过转动把手3带动螺纹杆23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圈22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杆20进行升降,最后使得升降板1可以自由升降,从而减少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的劳动量。具体的,辅垫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转动轴5,第一转动轴5的内部旋合有固定栓7,且卡杆8通过第一转动轴5与辅垫板4进行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卡杆8通过第一转动轴5与辅垫板4进行转动连接,使得在辅垫板4与主垫板6平齐时,可以通过卡杆8将辅垫板4固定在与主垫板6平齐的位置。具体的,支撑桩2通过两侧的滑轮21与滑动槽15进行滑动连接,且滑动槽1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槽,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动槽1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槽,使得在滑轮21滑入滑动槽15的内部时,滑轮21会卡合在滑动槽15的内部卡槽中,从而使得支撑桩2在使用时不会滑出滑动槽15的内部。具体的,升降板1通过第二转动轴16与升降杆20进行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升降板1通过第二转动轴16与升降杆20进行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检查床,包括主垫板(6)和主躺板(11),以及设置在主垫板(6)和卡桩(10)之间的支撑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板(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垫板(4),所述主垫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卡桩(10),所述卡桩(10)的内部旋合有卡栓(12),所述辅垫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5),所述辅垫板(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杆(8),所述辅垫板(4)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横向固定槽(14),所述主躺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板(1),所述主躺板(1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辅躺板(24),所述主躺板(1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纵向固定槽(17),所述支撑杆(9)的顶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纵向固定杆(18),所述支撑杆(9)的底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横向固定杆(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检查床,包括主垫板(6)和主躺板(11),以及设置在主垫板(6)和卡桩(10)之间的支撑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板(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垫板(4),所述主垫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卡桩(10),所述卡桩(10)的内部旋合有卡栓(12),所述辅垫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5),所述辅垫板(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杆(8),所述辅垫板(4)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横向固定槽(14),所述主躺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板(1),所述主躺板(1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辅躺板(24),所述主躺板(1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纵向固定槽(17),所述支撑杆(9)的顶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纵向固定杆(18),所述支撑杆(9)的底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横向固定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垫板(4)的内部卡合有支撑桩(2),所述支撑桩(2)的内部旋合有升降杆(20),所述升降杆(20)的外表面旋合有转动圈(22),所述转动圈(22)的外表面旋合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菲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