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17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上方的下菜装置,下菜装置两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通过翻转装置上下翻转。下菜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下端设置有供下菜装置进水的进水孔,壳体内抽屉式连接有配菜盒,配菜盒包括不少于一个置菜格,且置菜格开口向上;壳体上方连接有与配菜盒相通的舱门机构,舱门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方的框架,框架上设置有与置菜格对应的、上下导通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打开/关闭腔室的开关门,舱门机构上方固结有导料壳体;下菜装置上方设置有与炒菜机机架固结的喷水装置,当下菜装置的进水孔翻转向上时,喷水装置对其进行冲洗。结构紧凑,实现自动下菜,同时可以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使用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完成食物的加工、制作,如使用电饭锅煮饭、使用面包机制作面包、使用搅拌机将食材进行搅拌等。而人们日常生活中,炒菜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情,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往不愿意在高温的厨房工作,因此,人们研究自动炒菜的机器以替代人工炒菜。现有炒菜机进料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有些自动下菜单元结构复杂,且不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清洗的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上方的下菜装置,所述下菜装置两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结在炒菜机机架上,所述下菜装置通过固翻转装置相对炒菜机机架上下翻转,所述下菜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供下菜装置进水的进水孔,所述壳体内抽屉式连接有配菜盒,所述配菜盒包括不少于一个置菜格,且所述置菜格开口向上;所述壳体上方连接有与配菜盒相通的舱门机构,所述舱门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方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置菜格对应的、上下导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打开/关闭腔室的开关门,所述舱门机构上方固结有导料壳体;所述下菜装置上方设置有与炒菜机机架固结的喷水装置,当所述下菜装置的进水孔翻转向上时,所述喷水装置对其进行冲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翻转装置完成下菜装置的上下翻转,实现下菜装置的两个工位,开口向上方便在配菜盒内放置材料;材料放置好后,通过翻转装置下菜装置开口向下,通过舱门开关件控制开关门打开,完成材料自动下菜,此时位于下菜装置上方的喷水装置进行喷水,通过壳体下端的进水孔进水,对导料壳体进行冲洗,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可完成炒菜机的自动下菜,结构紧凑简单,可同时对下菜装置进行冲洗,防止残余菜。优选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主动机构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从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另一端与下菜装置固结;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与下菜装置固结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通过轴承座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轴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方便翻转。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优选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套接在第一旋转轴外并与其共同旋转的限位块,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穿出齿轮箱向外延伸,与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板外侧,所述限位块上还连接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固定板外侧。限制翻转装置的翻转角度。优选地,所述开关门通过转轴铰接于相应腔室两侧的框架上,并通过舱门开关件可沿框架开合。优选地,所述舱门开关件包括与转轴连接的电磁感应片,所述框架上固结有与电磁感应片配合的电磁吸铁。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优选地,所述导壳体为中空结构,一端设置开口与框架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用于下菜的导料口,且所述导料壳体自开口向导料口方向逐渐收窄。导料效果好。优选地,所述配菜盒上固结有方便其抽拉的拉环。方便配菜盒抽拉。优选地,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架、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有与外界水源相通的进水管,所述喷嘴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炒菜机机架上,且当所述进水孔翻转向上时,所述喷嘴位于进水孔正上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下菜装置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舱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菜装置,11-壳体,111-进水孔,12-配菜盒,121-置菜格,122-拉环,13-舱门机构,131-框架,132-开关门,133-转轴,134-舱门开关件,1341-电磁感应片,1342-电磁吸铁,14-导料壳体,141-开口,142导料口,2-喷水装置,21-喷嘴,22-进水管,23-固定架,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4-翻转装置,41-驱动电机,42-第一旋转轴,43-第二旋转轴,44-轴承座,45-限位块,46-微动开关,47-齿轮箱,48-固定板,49-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上方的下菜装置1,下菜装置1两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上,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固结在炒菜机机架上,下菜装置1通过翻转装置4相对炒菜机机架上下翻转。参见附图2-4,下菜装置1包括中空的壳体11,壳体11下端设置有供下菜装置1进水的进水孔111。壳体11内抽屉式连接有配菜盒12,配菜盒12滑动连接在壳体11内,配菜盒12上固结有方便其抽拉的拉环122。配菜盒12包括不少于一个置菜格121,配菜盒12通过隔板隔成若干置菜格121,图中优选为四个,且置菜格121开口向上。壳体11上方连接有与配菜盒12相通的舱门机构13,舱门机构13包括固定在壳体11上方的框架131,框架131上设置有与置菜格121对应的、上下导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打开/关闭腔室的开关门132。开关门132通过转轴133铰接于相应腔室两侧的框架131上,并通过舱门开关件134可沿框131架开合。舱门开关件134包括与转轴133连接的电磁感应片1341,框架131上固结有与电磁感应片1341配合的电磁吸铁1342。每个开关门132对应一个舱门开关件134,电磁吸铁1342通电吸住电磁感应片1341使开关门132关闭,当需要下菜时,电磁吸铁1342断电,开关门132由于重力作用落下,开关门132打开进菜。舱门机构13上方固结有导料壳体14。导料壳体14为中空结构,一端设置开口141与框架131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用于下菜的导料口142,且导料壳体14自开口141向导料口142方向逐渐收窄。下菜装置1上方设置有与炒菜机机架固结的喷水装置2,喷水装置2包括喷嘴21和固定架23,喷嘴21连接有与外界水源相通的进水管22,喷嘴21通过固定架23固定在炒菜机机架上。当下菜装置1通过翻转装置4翻转到导料口142向下、进水孔111向上时,此时喷嘴21位于进水孔111位于正上方,喷水装置2启动,对下菜装置1进行喷淋冲洗。参见附图2-3,翻转装置4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上主动机构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2上的从动机构,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驱动电机41,驱驱动电机41优选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驱动电机41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旋转轴42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驱动电机41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42旋转,第一旋转轴42另一端与下菜装置1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上方的下菜装置(1),所述下菜装置(1)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固结在炒菜机机架上,所述下菜装置(1)通过翻转装置(4)相对炒菜机机架上下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菜装置(1)包括中空的壳体(11),所述壳体(11)下端设置有供下菜装置(1)进水的进水孔(111),所述壳体(11)内抽屉式连接有配菜盒(12),所述配菜盒(12)包括不少于一个置菜格(121),且所述置菜格(121)开口向上;所述壳体(11)上方连接有与配菜盒(12)相通的舱门机构(13),所述舱门机构(13)包括固定在壳体(11)上方的框架(131),所述框架(131)上设置有与置菜格(121)对应的、上下导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打开/关闭腔室的开关门(132),所述舱门机构(13)上方固结有导料壳体(14);所述下菜装置(1)上方设置有与炒菜机机架固结的喷水装置(2),当所述下菜装置(1)的进水孔(111)翻转向上时,所述喷水装置(2)对其进行冲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上方的下菜装置(1),所述下菜装置(1)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固结在炒菜机机架上,所述下菜装置(1)通过翻转装置(4)相对炒菜机机架上下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菜装置(1)包括中空的壳体(11),所述壳体(11)下端设置有供下菜装置(1)进水的进水孔(111),所述壳体(11)内抽屉式连接有配菜盒(12),所述配菜盒(12)包括不少于一个置菜格(121),且所述置菜格(121)开口向上;所述壳体(11)上方连接有与配菜盒(12)相通的舱门机构(13),所述舱门机构(13)包括固定在壳体(11)上方的框架(131),所述框架(131)上设置有与置菜格(121)对应的、上下导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打开/关闭腔室的开关门(132),所述舱门机构(13)上方固结有导料壳体(14);所述下菜装置(1)上方设置有与炒菜机机架固结的喷水装置(2),当所述下菜装置(1)的进水孔(111)翻转向上时,所述喷水装置(2)对其进行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4)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上主动机构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2)上的从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带动第一旋转轴(42)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42)另一端与下菜装置(1)固结;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与下菜装置(1)固结的第二旋转轴(43),所述第二旋转轴(43)通过轴承座(44)与第二连接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42)和第二旋转轴(43)轴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自动下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1)为蜗轮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波贾强王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米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