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兴学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92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一种激光导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头端、尾端、管壁和管腔,在管体的管壁内设置有多根环形分布的光纤,所述的光纤构成至少2层环形结构,其中发射径向激光的光纤层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腔,发射轴向激光的光纤层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头端的前方。通过发射轴向激光的光纤层沿轴向消融导管头端前方的组织,然后通过负压或前移激光导管后使径向激光对进入管腔内的组织进行消融,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管能提高消融效率,并能更好的避免组织损伤。

A laser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导管。
技术介绍
目前经血管内进行组织消融或组织消除的办法有:(1)射频消融,利用射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组织坏死,温度控制在37-55℃工作,该温度能使组织凝固坏死,但不能液化及移除。(2)微波消融,利用高频电磁波,作用于组织快速产生热量使组织坏死,其温度上升快,容易损伤周围组织。(3)组织旋切,利用高速旋磨钻头切除组织或将组织研磨乳化成微小颗粒,以达到消融组织的目的。(4)组织旋磨,是指使用带有超高速旋转的转头组织或钙化组织碾磨成极细的微粒的方法,多应用于钙化组织,其旋磨去除组织时容易导致血管穿孔及夹层。(5)激光消融,激光消融组织时,容易导致血管壁损伤,如血管穿孔及夹层,准分子激光由于穿透深度能限制在50~100微米,降低了血管壁损伤的发生率,但目前准分子激光导管尚不能对进入管腔内的组织进行消融。中国专利文献CN103747758,记载了一种用于旁路手术的激光导管,并记载了用于发射激光的光学限位管状束的管状布置结构,其中的光纤被布置成阵列的管束结构。中国专利文献CN1025148C记载了一种用于血管外科的激光手术器械,记载了现有技术中进行激光手术的驱动和伺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导管,实现沿导管轴向和径向激光分别或同时消融组织,以提高消融效率及更好的防止组织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导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头端、尾端、管壁和管腔,在管体的管壁内固设有多根环形分布的光纤,所述的光纤构成至少2层环形结构,其中沿管体径向发射激光的光纤层即内侧光纤层的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的管腔,形成径向激光,消融进入管腔内的组织;沿管体轴向发射激光的光纤层即外侧光纤层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头端的前方,形成轴向激光,消融导管头端前方的组织。所述轴向激光为沿管体纵轴方向的激光。本专利技术激光导管的内侧光纤层沿管壁内延伸至距离管体头端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光纤弯曲、或光纤侧孔、或全反射器件、或反射镜、或反射膜、或全反射器件管道、或反射膜管道、或反射镜管道,或将上述元件进行组合,实现激光由沿管体纵轴方向改变为管体横截面径向方向。在所述全反射器件管道、反射膜管道和反射镜管道内朝向管腔的方向且垂直于管体纵轴设置狭隙,激光改变方向后经狭隙射向管腔。所述预设距离为大于等于0毫米,所述狭隙的宽度设置为1~1000微米,所述光纤侧孔的宽度设置为1~1000微米。激光改变方向后垂直于激光导管的纵轴,或者向头端的前端或后端倾斜。所述的多根光纤在管壁内构成一层或多层同心圆结构。部分内侧光纤层的光纤发射的激光在管腔内发生聚焦。所述内侧光纤层的另一端与激光发生装置中的第一单元连接;所述外侧光纤层的另一端与激光发生装置中的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导管,通过外侧光纤层将对组织沿导管轴向消融,然后通过负压或管头前移使目标消融组织进入管腔,通过内侧光纤层消融进入导管管腔内的组织,提高消融效率,并且能够更好的防止非目标组织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体头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光纤弯曲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光纤侧孔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全反射器件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全反射器件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全反射器件在导管头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全反射器件在导管头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反射膜管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反射器件管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反射镜管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反射膜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反射器件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反射镜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管体-1,头端-2,尾端-3,管壁-4,管腔-5,光纤-6(其中:内侧光纤层-61,外侧光纤层-62),光纤弯曲-7,全反射器件-8,反射镜-9,反射膜-10,反射膜管道-11,全反射器件管道-12,反射镜管道-13,狭隙-14,激光发射装置-15,轴向激光-16,径向激光-17,光纤侧孔-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中,一种激光导管,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头端2、尾端3、管壁4和管腔5,在管体1的管壁4固设有多根环形分布的光纤6,所述光纤6构成至少2层环形结构,构成内侧光纤层61和外侧光纤层62,其中外侧光纤层62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1头端2方向,形成轴向激光16。进一步地如图3~16中,内侧光纤层61在管壁4内延伸至距离导管头端2的预设距离处后设置光纤弯曲7、或光纤侧孔18、或光学反射元件,或组合光纤弯曲7、或光纤侧孔18或光学反射元件设置以改变激光的方向,使激光由管体1的纵轴放在改变为横截面径向后射向管腔5,所述预设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零毫米。所述轴向激光为沿管体纵轴方向的激光。所述光纤侧孔18的宽度设置为1~1000微米。所述外侧光纤层62向管体1纵轴方向的前向发射轴向激光16消融接近管体1头端2的组织。内侧光纤层61向管腔5方向发射径向激光17消融进入管腔5的组织。所述内侧光纤层61的各根光纤之间紧密排列或间断排列。此处光纤6一端的端头是指延伸至管体1头端2的一端。所述径向激光17为沿管体1横截面径向发射的激光。所述内侧光纤层61的另一端与激光发生装置15中的第一单元151连接;外层光纤层62的另一端与激光发生装置15中的第二单元152连接。激光发生装置15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详细描述。所述内侧光纤层61和外侧光纤层62根据消融需要同时发射或分别发射激光实施组织消融。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通过负压或者其他方式使组织进入到管腔5内。采用监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探测装置、超声检测装置从体内进行探测,或者采用其他方法从体外进行探测,获得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导管,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头端(2)、尾端(3)、管壁(4)和管腔(5),其特征是:在管体(1)的管壁(4)固设有多根环形分布的光纤(6),所述的光纤(6)构成至少2层环形结构,其中径向发射激光的光纤层设置于管壁内靠近管腔一侧,构成内侧光纤层(61),内侧光纤层(61)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1)的管腔(5),形成径向激光(17);轴向发射激光的光纤层设置于内侧光纤层(61)外侧,构成外侧光纤层(62),外侧光纤层(62)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1)纵轴方向、头端(2)的前方,形成纵向激光(16);/n激光改变方向后垂直于激光导管的纵轴,或者向头端(2)的前端或后端倾斜;/n所述的多根光纤(6)在管壁内构成一层或多层同心圆结构;/n部分内侧光纤层(61)的光纤(6)发射的激光在管腔(5)内发生聚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导管,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头端(2)、尾端(3)、管壁(4)和管腔(5),其特征是:在管体(1)的管壁(4)固设有多根环形分布的光纤(6),所述的光纤(6)构成至少2层环形结构,其中径向发射激光的光纤层设置于管壁内靠近管腔一侧,构成内侧光纤层(61),内侧光纤层(61)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1)的管腔(5),形成径向激光(17);轴向发射激光的光纤层设置于内侧光纤层(61)外侧,构成外侧光纤层(62),外侧光纤层(62)一端的端头发射激光朝向管体(1)纵轴方向、头端(2)的前方,形成纵向激光(16);
激光改变方向后垂直于激光导管的纵轴,或者向头端(2)的前端或后端倾斜;
所述的多根光纤(6)在管壁内构成一层或多层同心圆结构;
部分内侧光纤层(61)的光纤(6)发射的激光在管腔(5)内发生聚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内侧光纤层(61)经管壁(4)内延伸至距离头端(2)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光纤弯曲(7),光纤弯曲(7)使内侧光纤层(61)的光纤的头端(2)端面朝向管腔(5),激光经内侧光纤层(61)传输至管体(1)的头端(2)后,向管腔(5)发射激光,形成径向激光(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内侧光纤层(61)经管壁(4)内延伸至距离头端(2)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光纤侧孔(18),光纤侧孔(18)开口于管腔(5);激光经内侧光纤层(61)传输至管体(1)的头端(2)后,向管腔(5)发射激光,形成径向激光(17),光纤侧孔(18)的宽度设置为1~10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激光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内侧光纤层(61)经管壁(4)内延伸至距离头端(2)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全反射器件(8),全反射器件(8)由光密质、光疏质构成反射界面以及设置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三要素构成,激光经全反射器件(8)发生全反射,使激光由管体(1)纵轴方向改变为横截面径向后射向管腔(5),形成径向激光(17);
进一步地,全反射器件的反射界面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反射界面依次成角排列,使激光在反射界面发生一次或多次全反射,使激光由管体(1)纵轴方向改变为横截面径向后射向管腔(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内侧光纤层(61)在管壁(4)内延伸至距离头端(2)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反射镜(9),反射镜(9)由光学玻璃、金属和碳化硅材料涂镀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银、或铝、或铜,或者涂镀包括但不限于银、或铝、或铜的化合物,反射镜(9)在管体1的头端(2)的管壁(4)内环形排列;经内侧光纤层(61)轴向传入的激光经反射镜(9)发生反射,使激光由管体(1)纵轴方向改变为横截面径向后射向管腔(5),形成径向激光(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激光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内侧光纤层(61)在管壁(4)内延伸至距离导管头端(2)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反射膜(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兴学
申请(专利权)人:庞兴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