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兴学专利>正文

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74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包括管壁和中心腔,在靠近所述导管头端处的管壁上,沿周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侧孔,每个侧孔都由管壁的外表面延伸至中心腔;导管头端设置有可覆盖各侧孔的裙边膜,裙边膜的上边缘沿周向固定于各侧孔的上方,裙边膜的下边缘游离;在导管头端的中心腔内设有可密封导管头端处中心腔的顶端球囊;顶端球囊为可膨胀和收缩的球囊,顶端球囊位于各侧孔的上方;在管壁内沿导管纵轴方向开设一个可供流体流通的壁内腔道;壁内腔道的一端与顶端球囊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底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无导丝先行引导和支撑的条件下,将导管长距离置入动物或人体的血管内目标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
技术介绍
在管道系统中,例如输油管道、给排水工程管道、机械设备内部管道和医疗领域中人体血管,甚至河流、海洋、水渠等水域中,在进行相关操作或检测工作中,需要将特定设备送至目标环境内某一特定位置。上述操作往往均需要在大型监测设备的监测或引导下下,推送设备到达目标位置。尤其在医疗领域,将导管放置入动物或人体的体内血管的常用方法有:1、盲法:经皮穿刺血管成功后,在导引导丝的引导下,依据血管的解剖走形,手动将导管置入体内。如:深静脉管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置入;2、体外监测引导法:经皮穿刺血管、置入鞘管后,在导引导丝的引导下,同时在X光或超声等影像学体外监测下,将导管置入动物或人体的血管。如冠脉动脉介入、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或检查时各种导管的置入、外周动脉和静脉疾病介入治疗或检查时各种血管导管的置入。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推动导管尾部使导管前行,其缺陷在于:①,需要导引导丝先行引导,②,或需要大型X光机或超声机等设备的实时定位监测,应用环境及条件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导管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包括管壁(2)和中心腔(5),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导管头端处的管壁(2)上,沿周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侧孔(3),每个侧孔(3)都由管壁(2)的外表面延伸至中心腔(5);所述导管头端设置有可覆盖各侧孔(3)的裙边膜(1),所述裙边膜(1)的上边缘沿周向固定于各侧孔(3)的上方,所述裙边膜(1)的下边缘游离;在导管头端的中心腔(5)内设有可密封导管头端处中心腔(5)的顶端球囊(8);所述顶端球囊(8)为可膨胀和收缩的球囊,所述顶端球囊(8)位于各侧孔(3)的上方;在管壁(2)内沿导管纵轴方向开设一个可供流体流通的壁内腔道(10);所述壁内腔道(10)的一端与顶端球囊(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包括管壁(2)和中心腔(5),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导管头端处的管壁(2)上,沿周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侧孔(3),每个侧孔(3)都由管壁(2)的外表面延伸至中心腔(5);所述导管头端设置有可覆盖各侧孔(3)的裙边膜(1),所述裙边膜(1)的上边缘沿周向固定于各侧孔(3)的上方,所述裙边膜(1)的下边缘游离;在导管头端的中心腔(5)内设有可密封导管头端处中心腔(5)的顶端球囊(8);所述顶端球囊(8)为可膨胀和收缩的球囊,所述顶端球囊(8)位于各侧孔(3)的上方;在管壁(2)内沿导管纵轴方向开设一个可供流体流通的壁内腔道(10);所述壁内腔道(10)的一端与顶端球囊(8)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底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内腔道(10)与任一侧孔(3)互不接触;在所述导管底端的管壁(2)的边缘,连接有导液管(9);所述导液管(9)与壁内腔道(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端牵引行进式导管,其特征在于:当顶端球囊(8)膨胀时,所述顶端球囊(8)与所述导管头端处的管壁(2)的内侧面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兴学
申请(专利权)人:庞兴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