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52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宽的视角并且小型且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等。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实质上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有如下部件:第一透镜(L1),具有负的折射力;第二透镜(L2),为双凹形状;第三透镜(L3),为双凸形状;光圈(ST);第四透镜(L4),具有正的折射力;负的第五透镜(L5),在近轴区域物体侧面为凸面;以及第六透镜(L6),具有正的折射力。

Single focus shooting optical system, lens unit and shoo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广角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180°以上的视角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车载用的拍摄光学系统中,期待具有180°以上的视角,小型并且分辨率较高的结构。作为这种拍摄光学系统,公知有从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有:负透镜、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的6片结构,而使第三透镜的图像侧的面成为平面或者凹面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拍摄光学系统中,能够确保较宽的视角,但不能说光学总长较长、矢状像面弯曲较大、周边光量比较低等在光学系统的大小、光学性能的观点上充分满足上述期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31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宽的视角并且小型且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反映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实质上从物体侧开始依次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第二透镜,为双凹形状;第三透镜,为双凸形状;光圈;第四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负的第五透镜,在近轴区域物体侧面为凸面;以及第六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反映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的透镜单元具备:上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以及镜筒,保持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反映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的拍摄装置具备:上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以及拍摄元件,检测从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中获得的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对具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拍摄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2A是实施例1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2B以及图2C是实施例1的纵向像差图。图3A是实施例2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3B以及图3C是实施例2的纵向像差图。图4A是实施例3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4B以及图4C是实施例3的纵向像差图。图5A是实施例4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5B以及图5C是实施例4的纵向像差图。图6A是实施例5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6B以及图6C是实施例5的纵向像差图。图7A是实施例6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7B以及图7C是实施例6的纵向像差图。图8A是实施例7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8B以及图8C是实施例7的纵向像差图。图9A是实施例8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9B以及9C是实施例8的纵向像差图。图10A是实施例9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0B以及图10C是实施例9的纵向像差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的图。拍摄装置100具备用于形成图像信号的照相机模块30、以及通过使照相机模块30动作而发挥作为拍摄装置100的功能的处理部60。照相机模块30具备内置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的透镜单元40、以及将由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形成的被拍摄体像转换为图像信号的传感器部50。照相机模块30设置有以下详细叙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所以能够提供确保较宽的视角,小型且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的拍摄装置100。透镜单元40具备作为广角光学系统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以及组装有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的镜筒41。对于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在后面详细叙述,具备第一透镜L1~第六透镜L6,隔着光圈ST,在物体侧具有构成前组的第一透镜L1~第三透镜L3,并在图像侧具有构成后组的第四透镜L4~第六透镜L6。镜筒41由金属、树脂、在树脂中混合有玻璃纤维的材料等形成,并将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收纳于内部并保持。在由金属、向树脂中混合有玻璃纤维的材料形成镜筒41的情况下,与树脂相比难以膨胀,而能够稳定地固定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镜筒41具有使来自物体侧的光束入射的开口OP1。构成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的第一透镜L1~第六透镜L6在它们的凸缘部或者外周部直接地或间接地保持于镜筒41的内面侧,来进行关于光轴AX方向以及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的定位。传感器部50具备对由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形成的被拍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的固体拍摄元件51、从背后支承该固体拍摄元件51并且设置有布线、周边电路等的基板52、以及经由基板52保持固体拍摄元件51的传感器支架53。固体拍摄元件51例如是CMOS型的图像传感器。基板52具备用于使固体拍摄元件51动作的布线、周边电路等。传感器支架53由树脂及其它材料形成,不光是将固体拍摄元件51相对于光轴AX定位,也以与固体拍摄元件51对置的方式支承平行平板F。透镜单元40的镜筒41以被定位为与传感器支架53嵌合的状态被固定。固体拍摄元件(拍摄元件)51具备光电转换部51a,该光电转换部51a具有拍摄面I,在其周围形成有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此外,固体拍摄元件51并不限于上述的CMOS型的图像传感器,也可以是应用CCD及其它的结构。配置于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与固体拍摄元件51之间的平行平板F是光学的低通滤波器、固体拍摄元件的密封玻璃、IR截止滤波器、波长选择滤波器等。处理部60具备驱动部61、输入部62、存储部63、显示部64、以及控制部68。驱动部61通过从控制部68接受数字控制信号等的供给,来使固体拍摄元件51动作。驱动部61从固体拍摄元件51作为图像数据接受YUV及其它数字像素信号并转送至控制部68。输入部62是接受用户的操作或来自外部装置的指令的部分,存储部63是保管拍摄装置100的动作所需的信息、由照相机模块30获取的图像数据等的部分,显示部64是显示应向用户提示的信息、拍摄到的图像等的部分。控制部68统一控制驱动部61、输入部62、存储部63等的动作,例如能够对由照相机模块30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并能够将这样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外部电路。以下,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中例示出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为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A相同的结构。图示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是在固体拍摄元件51的拍摄面I上成像被拍摄体图像的广角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一透镜L1、双凹形状的第二透镜L2、双凸形状的第三透镜L3、光圈ST、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四透镜L4、在近轴区域物体侧面为凸面的负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六透镜L6。在这里,第一透镜L1是由玻璃形成,且由球面构成的球面型的透镜,第四透镜L4是由玻璃形成,且由非球面构成的非球面型的透镜。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分别由塑料形成,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形状。该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10是具有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实质上依次具有如下部件:/n第一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n第二透镜,为双凹形状;/n第三透镜,为双凸形状;/n光圈;/n第四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n负的第五透镜,在近轴区域物体侧面为凸面;以及/n第六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30 JP 2017-1652071.一种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实质上依次具有如下部件:
第一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
第二透镜,为双凹形状;
第三透镜,为双凸形状;
光圈;
第四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
负的第五透镜,在近轴区域物体侧面为凸面;以及
第六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d34/f)/(tan(w/2))<0.8…(1)
d34:上述第三透镜与上述第四透镜的间隔
f:整个系统的焦距
w:最大半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f2/f≤-1…(2)
f2: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f3/f≤6…(3)
f3:上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f5/f≤-1…(4)
f5:上述第五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焦点拍摄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f1/f2≤5.5…(5)
f1:上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f2: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敦司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