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44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布,其包含混合纱、和与所述混合纱相交的第1非金属纱,所述混合纱包含第2非金属纱和金属纱,所述混合纱与所述第1非金属纱的直径比即混合纱/第1非金属纱为1以上,所述织布的规定区域中所含的所述混合纱的根数是所述规定区域中所含的全部纱的根数的3.5~30%。所述混合纱是将所述金属纱卷绕至所述第2非金属纱的包芯纱,或是将所述第2非金属纱及所述金属纱捻合而形成的合捻纱。

We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织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性的织布。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容易与肌肤接触的织布,要求具有阻止及抑制细菌增殖的性质。作为这样的织布,提出了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构成的非金属纱与金属纱组合而成的织布。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全部或一部分使用了铜纤维纱的功能性坯布。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导电性纤维缝制坯布,是将由数根线状铝箔交缠于芯纱而形成的捻纱与铜纤维以规定间隔交互织入而成。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由至少含有铜的含铜线与可纺性纤维捻合而形成的混合纱所织成的织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99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0698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539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提高抗菌性,可加大金属纱的线径,或使用增加了金属纱相对于非金属纱的加捻次数的混合纱等,使金属纱比例加大即可。然而,这样的方法虽会提高抗菌性,另一方面会使坯布变得粗硬,手感会变差。另外,近年来,抗菌性优异且轻量的织布的开发受到期待。若为了轻量化而将含有金属纱与非金属纱的混合纱改细,则会有抗菌性下降、或混合纱中的非金属纱弯曲使外观变得不良等问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布,其包含混合纱、和与混合纱相交的第1非金属纱,混合纱包含第2非金属纱和金属纱,混合纱与第1非金属纱的直径比:混合纱/第1非金属纱为1以上,织布的规定区域中所含的混合纱的根数是所述规定区域中所含的全部纱的根数的3.5~30%。这样的织布具备优异的抗菌性,并且轻量且手感好。混合纱是将金属纱卷绕至第2非金属纱的包芯纱,或者也可以是将第2非金属纱及金属纱捻合而形成的合捻纱。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抗菌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获得一种抗菌性优异、且手感好、轻量的织布。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织布含有混合纱和与混合纱相交的第1非金属纱。混合纱包含第2非金属纱与金属纱。混合纱与第1非金属纱的直径比:混合纱/第1非金属纱为1以上。此外,织布的规定区域中所含混合纱的根数是所述规定区域中所含全部纱的根数的3.5~30%。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织布,通过将织布所含混合纱的根数设定为特定范围,且将混合纱和与其相交的第1非金属纱的直径比设定为特定范围,可使混合纱的含量减少的同时在织布的至少一个主面上大量露出。由此,所获得的织布的手感优良且轻量,同时具有优异抗菌性。[织布]织布是使用织机将至少第1非金属纱及混合纱织入而形成。混合纱可含于纬纱及经纱两者,也可只含于纬纱,也可只含于经纱。另外,也可将经纱及纬纱中的一者仅由混合纱形成。织布的规定区域(以下称为区域R)中所含混合纱的根数设定为该区域R中所含全部纱的根数的3.5~30%。混合纱的根数在上述范围时,织布轻量且柔软。而且经济性也优异。混合纱的根数比例可为5%以上,也可为7%以上。混合纱的根数比例可为25%以下,也可为20%以下。全部纱包含混合纱、第1非金属纱及后述第3非金属纱。所谓规定区域,是在观看织布一个主面时,至少包含一根混合纱,例如以一边为2cm的正方形所围成的区域。区域R中所含纱的根数例如可通过在以一边为2cm的正方形所围成的区域中,以不重复的方式计数从织布的两个主面可看到的纱的根数而算出。在此,所谓一根纱,是可单独作为经纱或纬纱导入织布机用于制织的包含1以上的纤维的单位。作为构成纱的纤维,可举出短纤维纱、长丝等。其中,在混合纱的情况下,包含1根以上第2非金属纱与1根以上金属纱的1根捻纱是1根纱。从主面的法线方向观看织布时,至少一个主面中的混合纱的面积可以是织布面积的5%以上,也可以是10%以上,也可以是13%以上。混合纱的面积比例即使是在如此小的情况下,也能容易获得高抗菌性。混合纱的面积比例为100%以下,也可为80%以下,也可为50%以下。混合纱的面积比例可使用显微镜(例如KEYENCE株式会社制,DigitalHFMicroscopeVH-8000),从一个主面的法线方向对织布进行摄影而求得。例如,变换位置而对织布的一个主面进行3处摄影,从所摄影的各个视场内分别选出至少包含1根混合纱、且以纵长2.3cm、横长3.1cm的长方形所围成的区域。在所选出的3个区域当中,以混合纱的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算出混合纱的面积比例。将这些平均值作为混合纱的面积比例。织布的经纱也可含有混合纱及沿着混合纱配置的非金属纱(第3非金属纱)。纬纱也同样地可以含有混合纱及第3非金属纱。经纱及/或纬纱包含混合纱与第3非金属纱时,混合纱可配置成等间隔,也可以不规则间隔配置。其中,混合纱优选以等间隔配置。此时,获得的织布是柔软的且能发挥充分的抗菌性能。上述情况时,混合纱的密度并无特别限制。混合纱的密度可以是横跨织布整体皆为恒定,也可以局部地使混合纱的密度变化。其中,混合纱优选以“相对于第3非金属纱8根,混合纱1根”以上的比例均等地配置。这意味着,例如混合纱含在纬纱中的情况时,相对于混合纱的根数,构成纬纱的第3非金属纱的根数为8倍以下。混合纱与第3非金属纱的根数比可为1:2~1:8,也可为1:2~1:4。混合纱与第3非金属纱的根数比在上述范围时,织布轻量且柔软。相邻混合纱彼此的间隔可为3600μm以下,也可为3000μm以下,也可为2000μm以下。混合纱彼此的间隔在此范围时,获得的抗菌效果提高。混合纱彼此的间隔是指相邻混合纱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宽度为与混合纱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的方向的长度。织布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70~1500μm,也可以是110~1000μm,也可以是250~750μm。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制作出与以往的含有金属纱的织布相比更为轻量且极薄的织布。此外,织布的厚度可使用例如厚度测定器(株式会社尾崎制作所制,PEACOCKG-6)进行测定。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织布,织布中的第1非金属纱、第2非金属纱及金属纱、以及根据需要而使用的第3非金属纱的种类、量、直径、种类、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高,可获得依据所期望的用途、抗菌性等的各种织布。本实施方式的织布的制作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与通常的织物同样地使用织布机织造而进行制作。作为织布机,可使用以往公知的织布机,例如可使用梭式织机、剑杆式织机、喷气式织机、导针式织机、喷水式织机、片梭式织机、提花式织机等。织布的织物组织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等三原组织、三原组织的变形组织、绉纹组织等特别组织、纱罗组织、多臂花式组织、提花组织、双层组织、多层组织等。其中从手感的观点出发,优选缎纹组织,更优选5枚缎纹组织。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织布中成为抗菌的对象的菌,可举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等。(第1非金属纱)作为第1非金属纱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由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等以往公知的纤维所获得的纱。这样的纤维实质上不含有金属。这些纤维可单独使用,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布,其包含混合纱、和与所述混合纱相交的第1非金属纱,/n所述混合纱包含第2非金属纱和金属纱,/n所述混合纱与所述第1非金属纱的直径比即混合纱/第1非金属纱为1以上,/n所述织布的规定区域中所含的所述混合纱的根数是所述规定区域中所含的全部纱的根数的3.5~3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2 JP 2017-1829511.一种织布,其包含混合纱、和与所述混合纱相交的第1非金属纱,
所述混合纱包含第2非金属纱和金属纱,
所述混合纱与所述第1非金属纱的直径比即混合纱/第1非金属纱为1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秀行藤间胜好
申请(专利权)人:世联股份有限公司理研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