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板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21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壳体、接线柱、翘板、跳板、按键,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接线柱与外部电线电性连接,翘板驱使跳板摆动以接通两个接线柱,接线柱中的一个记为主接线柱,主接线柱上设置有主导电片,主导电片自主接线柱起并延伸到跳板的中心处,主导电片包括与跳板接触的弯折边,翘板可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按键与翘板同步转动,翘板转动时带动跳板转动,跳板绕弯折边端部棱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翘板开关,其上设置有主导电片,通过主导电片端部棱边与跳板、翘板配合动作,以提供翘板按压顺畅可靠、接电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性。

A kind of rocker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板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翘板开关。
技术介绍
翘板开关,是一款家用电路开关五金产品。翘板开关应用于饮水机、跑步机、电脑音箱、电瓶车、摩托车、等离子电视机、咖啡壶、排插、按摩机等,涉及到常用的家用电器上。现有的翘板开关,其翘板手感不稳定,跳板与翘板的配合动作较为生涩,产品使用寿命较短,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翘板开关,其上设置有主导电片,通过主导电片端部棱边与跳板、翘板配合动作,以提供翘板按压顺畅可靠、接电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性。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壳体、接线柱、翘板、跳板、按键,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接线柱与外部电线电性连接,翘板驱使跳板摆动以接通两个接线柱,接线柱中的一个记为主接线柱,主接线柱上设置有主导电片,主导电片自主接线柱起并延伸到跳板的中心处,主导电片包括与跳板接触的弯折边,翘板可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按键与翘板同步转动,翘板转动时带动跳板转动,跳板绕弯折边端部棱边转动。优选的,跳板通过主导电片与主接线柱时刻保持电性连接。优选的,接线柱的另一个记为副接线柱,副接线柱上设置有副导电片,跳板通过副导电片与副接线柱电性连接。优选的,当且仅当跳板在转动行程的末端时,跳板与副导电片接触并电性连接,跳板与副接线柱电性连接。优选的,主导电片还包括插入到主接线柱内并与外部电线接触连接的主插片、与主插片末端连接并与主插片成90°夹角的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连接并与主插片和第一连接片均成90°夹角的第二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连接并与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成90°夹角的支撑片,弯折边位于支撑片上。优选的,主导电片为一体结构,主导电片为一铜片弯折而成。优选的,副导电片包括插入到副接线柱内并与外部电线接触连接的副插片、与副插片末端连接并与副插片成90°夹角的接触片,接触片可与跳板接触。优选的,跳板包括中心板和位于中心板两端的接触板,中心板一侧表面与弯折边接触连接、另一侧表面与翘板接触连接,翘板转动时,翘板与中心板的接触点发生移动。优选的,接触点在弯折边端部棱边左侧时,跳板向左转动;接触点在弯折边端部棱边右侧时,跳板向右转动。优选的,接线柱的第三个记为双控接线柱,副接线柱上设置有双控导电片,跳板通过双控导电片与副接线柱电性连接。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翘板开关,其上设置有主导电片,通过主导电片端部棱边与跳板、翘板配合动作,以提供翘板按压顺畅可靠、接电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去除壳体和按键后的翘板开关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翘板开关的外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主导电片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副导电片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跳板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去除壳体后的翘板开关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翘板开关的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5,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壳体6、接线柱、翘板5、跳板3、按键19,接线柱的数量为三个,接线柱与外部电线电性连接,翘板5驱使跳板3摆动以接通两个接线柱,接线柱中的一个记为主接线柱1,主接线柱1上设置有主导电片2,主导电片2自主接线柱1起并延伸到跳板3的中心处,主导电片2包括与跳板3接触的弯折边4,翘板5可相对于壳体6进行转动,翘板5转动时带动跳板3转动,跳板3绕弯折边4端部棱边转动。跳板3通过主导电片2与主接线柱1时刻保持电性连接。接线柱的另一个记为副接线柱7,副接线柱7上设置有副导电片8,跳板3通过副导电片8与副接线柱7电性连接。当且仅当跳板3在转动行程的末端时,跳板3与副导电片8接触并电性连接,跳板3与副接线柱7电性连接。主导电片2还包括插入到主接线柱1内并与外部电线接触连接的主插片9、与主插片9末端连接并与主插片9成90°夹角的第一连接片10、与第一连接片10连接并与主插片9和第一连接片10均成90°夹角的第二连接片11、与第二连接片11连接并与第一连接片10和第二连接片11均成90°夹角的支撑片12,弯折边4位于支撑片12上。接线柱的第三个记为双控接线柱17,副接线柱7上设置有双控导电片18,跳板3通过双控导电片18与副接线柱7电性连接。主导电片2为一体结构,主导电片2为一铜片弯折而成。副导电片8包括插入到副接线柱7内并与外部电线接触连接的副插片13、与副插片13末端连接并与副插片13成90°夹角的接触片14,接触片14可与跳板3接触。跳板3包括中心板15和位于中心板15两端的接触板16,中心板15一侧表面与弯折边4接触连接、另一侧表面与翘板5接触连接,翘板5转动时,翘板5与中心板15的接触点发生移动。接触点在弯折边4端部棱边左侧时,跳板3向左转动;接触点在弯折边4端部棱边右侧时,跳板3向右转动。工作原理如下,按键具有两个状态,分别控制线路的接通与断开,断开状态下,按下按键,驱使翘板转动,翘板与跳板接触点发生移动,而此时跳板与弯折边端部棱边的接触点保持不变,故跳板会发生转动,跳板将原本断开连接的两接线柱接通;此后再次按动按键使按键转动到断开状态,驱使翘板转动,翘板与跳板接触点发生移动,而此时跳板与弯折边端部棱边的接触点保持不变,故跳板会发生转动,跳板将原本接通的两接线柱断开。请参考图6-7,本技术实施例2包括: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接线柱的数量是两个,并不包含双控接线柱,即壳体25内仅具有主接线柱20和副接线柱21,主接线柱20内设置有主导电片26,副主接线柱21内设置有副导电片27,按键22带动翘板23转动,翘板23转动驱使跳板24做转动动作以实现主接线柱20与副接线柱21的连通与断开。虽然对本技术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
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壳体(6)、接线柱、翘板(5)、跳板(3)、按键(19),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所述接线柱与外部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翘板(5)驱使跳板(3)摆动以接通两个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中的一个记为主接线柱(1),所述主接线柱(1)上设置有主导电片(2),所述主导电片(2)自主接线柱(1)起并延伸到所述跳板(3)的中心处,所述主导电片(2)包括与所述跳板(3)接触的弯折边(4),所述翘板(5)可相对于壳体(6)进行转动,所述按键(19)与翘板同步转动,所述翘板(5)转动时带动所述跳板(3)转动,所述跳板(3)绕所述弯折边(4)端部棱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壳体(6)、接线柱、翘板(5)、跳板(3)、按键(19),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所述接线柱与外部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翘板(5)驱使跳板(3)摆动以接通两个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中的一个记为主接线柱(1),所述主接线柱(1)上设置有主导电片(2),所述主导电片(2)自主接线柱(1)起并延伸到所述跳板(3)的中心处,所述主导电片(2)包括与所述跳板(3)接触的弯折边(4),所述翘板(5)可相对于壳体(6)进行转动,所述按键(19)与翘板同步转动,所述翘板(5)转动时带动所述跳板(3)转动,所述跳板(3)绕所述弯折边(4)端部棱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3)通过所述主导电片(2)与主接线柱(1)时刻保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的另一个记为副接线柱(7),所述副接线柱(7)上设置有副导电片(8),所述跳板(3)通过所述副导电片(8)与副接线柱(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当且仅当所述跳板(3)在转动行程的末端时,所述跳板(3)与所述副导电片(8)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跳板(3)与所述副接线柱(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电片(2)还包括插入到主接线柱(1)内并与外部电线接触连接的主插片(9)、与主插片(9)末端连接并与主插片(9)成90°夹角的第一连接片(10)、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红禾朗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