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604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服务器、通讯控制站和尾迹追踪装置;尾迹追踪装置两两为一对,同一对中的两尾迹追踪装置的相对面上分别固定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尾迹追踪装置由第一外壳体、段式光栅、红色警示灯、黄色警示灯、绿色警示灯和第一主控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尾迹追踪及充电系统,根据车辆驶离当前尾迹追踪装置的距离来点亮相应的警示灯,以实现对过往车辆的提醒,应用于事故易发路段后,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High speed vehicle depot type grating wake tracking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识别出车型并计算车辆驶离的距离以发出相应警示信号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路上安置的警示灯具只是在车辆阻挡时产生警示信号,或者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产生警示信号,是一种很简单的警示系统,不能区分大体车型,更不能计算车辆大致速度和相邻车辆间的运行距离。而且现有高速路上的警示灯具只使用了红色、黄色两种色彩,即便是在安全行驶车距情况下,也是现实黄闪信号。在道路交通中,这两种色彩都是警示危险信号的,高速行驶的驾驶人,长时间观察这种信号很容易产生精神焦躁,不利于行车安全。现在高速道路为了提高巡视效率,开始使用纯电力驱动的无人机巡视,但由于纯电力驱动的无人机飞行时间大都半小时左右,不能满足整条路段的巡视要求。要想全面巡视,就需要将高速分段,多配人,多配纯电力驱动的无人机,增加服务站点等方式,保证全面巡视要求,这无疑增加了使用单位的人力、财力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服务器、通讯控制站和尾迹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尾迹追踪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以两两为一对的形式设置于道路的两侧,位于道路同一位置处两侧的两尾迹追踪装置为一对,同一对中的两尾迹追踪装置的相对面上分别固定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通讯控制站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通讯控制站经通讯电缆与尾迹追踪装置通信,经光纤或无线网络与服务器通信;通讯控制站用于接收尾迹追踪装置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接收服务器的控制信息,控制尾迹追踪装置点亮相应颜色警示灯;所述尾迹追踪装置由第一外壳体、段式光栅、红色警示灯、黄色警示灯、绿色警示灯和第一主控板组成,段式光栅固定于第一外壳体朝向道路的侧面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固定于第一外壳体朝向来车方向的侧面上,第一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通讯控制站通信的通讯接口,段式光栅、通讯接口以及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均与第一主控板相连接;段式光栅在尾迹追踪装置的第一外壳体上竖向设置,段式光栅的长度和安装高度应满足覆盖距离地面1.35~1.85m的范围,第一主控板利用段式光栅测得的车辆高度来估算车型,再根据车型和段式光栅被遮挡的时间估算出车辆速度,进而根据车辆行驶出去的距离控制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进行车辆尾迹追踪显示。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所述尾迹追踪装置第一外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承载纯电驱动式无人机的载物托盘以及对无人机进行充电的电能辐射线圈,第一外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无人机降落的物体传感器,物体传感器、电能辐射线圈均与第一主控板相连接。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所示尾迹追踪装置的第一外壳体上设置有天阳能电池板,第一外壳体中设置有蓄电池,第一外壳体上设置有电池状态灯,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池状态灯均与第一主控板相连接;第一外壳体上设置有对尾迹追踪装置进行220V供电的电源接口。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所述通讯控制站由第二外壳体、显示屏、第二主控板、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组成,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第二外壳体的上表面上,显示屏设置于第二外壳体的侧面上,第二主控板和蓄电池均设置于第二外壳体中,天线固定于第二外壳体上;第二外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光纤接口,太阳能电池板、显示屏、光纤接口、电源接口、天线和蓄电池均与第二主控板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多个尾迹追踪装置设置在道路的两侧,服务器和通讯控制站实现对尾迹追踪装置的控制和管理;道路同一位置两侧的两尾迹追踪装置为一对,尾迹追踪装置根据段式光栅的被遮挡情况判断出车辆高度,进而识别出车型,再根据车型估算出车辆长度,进而估算出车速,并根据车辆驶离当前尾迹追踪装置的距离来点亮相应的警示灯,以实现对过往车辆的提醒,应用于事故易发路段后,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地,通过在尾迹追踪装置上设置电能辐射线圈、载物托盘和物体传感器,当通过物体传感器感应到有纯电驱动式巡检无人机落到载物托盘上时,则通过电能辐射线圈对无人机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高速巡检无人机飞行时间短、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节省了高速巡检的人力、财力。同时,尾迹追踪装置和通讯控制站均可采用太阳能供电,适于布置在没有电网供电的高速路段,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中尾迹追踪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尾迹追踪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尾迹追踪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中通讯控制站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通讯控制站的后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通讯控制站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尾迹追踪装置,2通讯控制站,3服务器,4通讯电缆,5电源电缆,6光纤,7通信网络,8中央隔离带,9行车道,10应急车道;11第一外壳体,12段式光栅,13红色警示灯,14黄色警示灯,15绿色警示灯,16第一主控板,17蓄电池,18太阳能电池板,19电能辐射线圈,20载物托盘,21物体传感器,22电池状态灯,23螺栓,24电源接口,25通讯接口;26第二外壳体,27显示屏,28第二主控板,29蓄电池,30太阳能电池板,31天线,32电源接口,33光纤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的原理图,其由尾迹追踪装置1、通讯控制站2和服务器3组成,尾迹追踪装置1的数量为多个,其以两两成对的形式布置于道路的两侧,道路同一位置两侧的两尾迹追踪装置1为一对,一侧的尾迹追踪装置1设置于高度中央隔离带8中,另一侧的尾迹追踪装置1设置在应急车道10的外侧。同一对中的两尾迹追踪装置1中,一个尾迹追踪装置1上设置发射光栅,另一个尾迹追踪装置1上设置接收光栅,同一对中的两尾迹追踪装置1上的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应面对设置。成对的尾迹追踪装置1通过检测光栅被遮挡信息来识别车辆,这就要求尾迹追踪装置1上的段式光栅12的在竖向方向上的长度足够长,以便检测出不同车型的高度,如:段式光栅的长度和安装高度应满足覆盖距离地面1.35~1.85m的范围。所示的通讯控制站2实现对尾迹追踪装置1的监测和控制作用,通讯控制站2经通讯电缆4与尾迹追踪装置1相通信,在市电容易获取的路段,尾迹追踪装置1和通讯控制站2还可经电源电缆5供电。在尾迹追踪装置1的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通讯控制站2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在采用多个通讯控制站2的情况下,可将其中一个通讯控制站2设置为主站,而剩余的通讯控制站2则为副站。通讯控制站2经光纤6或无线通信网络7与服务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服务器(3)、通讯控制站(2)和尾迹追踪装置(1);其特征在于:尾迹追踪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以两两为一对的形式设置于道路的两侧,位于道路同一位置处两侧的两尾迹追踪装置(1)为一对,同一对中的两尾迹追踪装置的相对面上分别固定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通讯控制站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通讯控制站经通讯电缆(4)与尾迹追踪装置通信,经光纤(6)或无线网络与服务器(3)通信;通讯控制站用于接收尾迹追踪装置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接收服务器的控制信息,控制尾迹追踪装置点亮相应颜色警示灯;/n所述尾迹追踪装置(1)由第一外壳体(11)、段式光栅(12)、红色警示灯(13)、黄色警示灯(14)、绿色警示灯(15)和第一主控板(16)组成,段式光栅固定于第一外壳体朝向道路的侧面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固定于第一外壳体朝向来车方向的侧面上,第一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通讯控制站(2)通信的通讯接口(25),段式光栅、通讯接口以及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均与第一主控板相连接;段式光栅在尾迹追踪装置的第一外壳体上竖向设置,段式光栅的长度和安装高度应满足覆盖距离地面1.35~1.85m的范围,第一主控板利用段式光栅测得的车辆高度来估算车型,再根据车型和段式光栅被遮挡的时间估算出车辆速度,进而根据车辆行驶出去的距离控制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进行车辆尾迹追踪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车辆段式光栅尾迹追踪及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服务器(3)、通讯控制站(2)和尾迹追踪装置(1);其特征在于:尾迹追踪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以两两为一对的形式设置于道路的两侧,位于道路同一位置处两侧的两尾迹追踪装置(1)为一对,同一对中的两尾迹追踪装置的相对面上分别固定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通讯控制站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通讯控制站经通讯电缆(4)与尾迹追踪装置通信,经光纤(6)或无线网络与服务器(3)通信;通讯控制站用于接收尾迹追踪装置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接收服务器的控制信息,控制尾迹追踪装置点亮相应颜色警示灯;
所述尾迹追踪装置(1)由第一外壳体(11)、段式光栅(12)、红色警示灯(13)、黄色警示灯(14)、绿色警示灯(15)和第一主控板(16)组成,段式光栅固定于第一外壳体朝向道路的侧面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固定于第一外壳体朝向来车方向的侧面上,第一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通讯控制站(2)通信的通讯接口(25),段式光栅、通讯接口以及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均与第一主控板相连接;段式光栅在尾迹追踪装置的第一外壳体上竖向设置,段式光栅的长度和安装高度应满足覆盖距离地面1.35~1.85m的范围,第一主控板利用段式光栅测得的车辆高度来估算车型,再根据车型和段式光栅被遮挡的时间估算出车辆速度,进而根据车辆行驶出去的距离控制红色、黄色和绿色警示灯进行车辆尾迹追踪显示。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丁笑迎李鑫杨元浩官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