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594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属于环控技术领域,供液管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五阀门和供液出口;回液管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连接在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供风管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第二控制阀、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采用末端调控风温,减少能源浪费,末端控制供液流量,满足用户需求。

Termin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
本技术属于环控
,具体地说涉及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
技术介绍
客户实验中心有多套实验设备均有风冷液冷需求,对于液冷需要对液冷流量进行控制,单纯采用变频器控制流量无法达到要求;不同的实验设备液冷流量需求不同,单一的流量计量程无法达到要求;风冷中,风从供风主机经过管道抵达实验设备时,在低温小流量时,风温升降温慢,沿程损失大,无法满足实验设备需求。为此我司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解决方案,在末端对液冷流量辅助控制,并在末端对风调温,使之满足实验设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拟解决在末端对液冷流量、风冷温度调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包括供液管、回液管和供风管;所述供液管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五阀门和供液出口;所述回液管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连接在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所述供风管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第二控制阀、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盘管输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连接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所述盘管输出管上设有第四阀门。由上述结构可知,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用于末端控制冷却液供应流量和供风温度和流量;冷却液从供液入口进入供液管,经过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控制供液流量,多余的流量从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分走,经第二分流支路返回回液管,再从回液出口流走;当第五阀门、第七阀门打开时,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关闭,待使用的冷却液继续沿着供液管流经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可以监测冷却液的流量,再经过第五阀门,第五阀门控制供液管的开闭,冷却液从供液出口流向试验箱或其他装置;返回的冷却液从回液入口进入回液管,经过打开的第七阀门,从回液出口返回供液主机;当第五阀门、第七阀门关闭时,第三阀门、第四阀门打开,待使用的冷却液则从盘管输入管流入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的盘管入口,经过打开的第三阀门,冷却液在冷却加热盘管装置内和供风换热后,从盘管输出管经过打开的第四阀门返回回液管,再从回液出口流走;供风从供风入口进入供风管,第二控制阀控制供风流量,然后经过冷却加热盘管装置和冷却液换热后,经过第二流量计,再从供风出口送至试验箱;第二流量计用于监测供风流量。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控制供液流量弥补变频器控制流量的能力不足;供风温度在靠近试验箱的位置的冷却加热盘管装置调整,避免提前调整温度后的送风在管路中容易有较大损失的问题,节约能源。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阀门和供液出口之间的供液管上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供液温度,并将温度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量支路、第三流量计和第六阀门;所述流量支路一端连接在盘管输入管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供液管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五阀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流量支路上设有第三流量计和第六阀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流量计分别为大量程流量计和小量程流量计,当选取第三流量计时,第六阀门打开,第五阀门关闭;当选用第一流量计时,第六阀门关闭,第五阀门打开;可以灵活选择,精确测定供液流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设有第五温度传感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温度传感器监测回液温度,并将温度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盘管输入管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供液管上设有第四压力传感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四压力传感器监测供液压力,并将压力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第八阀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八阀门控制供风管通断,便于检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第六温度传感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六温度传感器监测供风温度,并将温度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第八阀门和第二流量计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第五压力传感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压力传感器监测供风压力,并将压力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第八阀门和第二流量计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安全阀。由上述结构可知,安全阀保证管路压力不会过高,保护系统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供液管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五阀门和供液出口;回液管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连接在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供风管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第二控制阀、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本技术的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采用末端调控风温,减少能源浪费,末端控制供液流量,满足用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7-供液管、8-回液管、9-供风管、70-第四压力传感器、71-供液入口、72-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3-第一流量计、74-第五阀门、75-供液出口、76-流量支路、77-第三流量计、78-第六阀门、79-第四温度传感器、81-回液入口、82-第七阀门、83-回液出口、84-第五温度传感器、85-第二分流支路、91-供风入口、92-第二控制阀、93-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4-第二流量计、95-供风出口、96-盘管输入管、97-第三阀门、98-盘管输出管、99-第四阀门、100-第八阀门、101-第六温度传感器、102-第五压力传感器、103-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见附图1。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包括供液管7、回液管8和供风管9;所述供液管7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71、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第一流量计73、第五阀门74和供液出口75;所述回液管8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81、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85连接在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供风管9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91、第二控制阀92、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第二流量计94和供风出口95;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96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和第一流量计73之间的供液管7上;所述盘管输入管96上设有第三阀门97;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98连接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管(7)、回液管(8)和供风管(9);所述供液管(7)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71)、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第一流量计(73)、第五阀门(74)和供液出口(75);所述回液管(8)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81)、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85)连接在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供风管(9)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91)、第二控制阀(92)、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第二流量计(94)和供风出口(95);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96)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和第一流量计(73)之间的供液管(7)上;所述盘管输入管(96)上设有第三阀门(97);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98)连接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盘管输出管(98)上设有第四阀门(99)。/n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管(7)、回液管(8)和供风管(9);所述供液管(7)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71)、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第一流量计(73)、第五阀门(74)和供液出口(75);所述回液管(8)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81)、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85)连接在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供风管(9)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91)、第二控制阀(92)、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第二流量计(94)和供风出口(95);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96)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和第一流量计(73)之间的供液管(7)上;所述盘管输入管(96)上设有第三阀门(97);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98)连接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盘管输出管(98)上设有第四阀门(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阀门(74)和供液出口(75)之间的供液管(7)上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7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环控系统末端测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支路(76)、第三流量计(77)和第六阀门(78);所述流量支路(76)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张家祥林英黄伟王玉庭陈玉川陈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