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726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属于环控技术领域,包括供液主机、供风主机和末端测控设备;供液主机包括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一一对应的供液主机输液管和供液主机回液管;供液主机输液管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的供液入口连接;供液主机回液管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的回液出口连接;供风主机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一一对应的供风主机输出管;供风主机输出管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的供风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可采用一套系统满足多处液冷风冷需求,而且每处风冷需求温度都可独立调节,灵活性好,管路系统可扩充,节约空间,成本低,采用末端调控风温,减少能源浪费,末端控制供液流量,满足用户需求。

Air cooled liquid cooled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控
,具体地说涉及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
技术介绍
客户实验中心有多套实验设备均有风冷液冷需求,如果每台试验箱配套一套供液系统和风冷系统,不仅耗资巨大而且供液主机、供风主机尺寸较大,也没有足够的场地摆放供液设备、供风设备。如果仅采用一套供液系统,对多个试验箱提供液冷,虽然能够解决占地面积大问题,以及成本高问题,但是却无法满足每台试验箱不同的液冷温度的需求。对每个试验箱提供液冷,不仅有液冷温度要求,同时还具有液冷流量的要求,流量如何单独控制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试验箱要求液冷温度较低,单纯采用单压缩制冷,无法实现,根据客户所需温度选用双级压缩制冷压缩机,若遇有更低温度要求还可选取复叠压缩制冷。风冷需要对新风去除杂质,除湿,调整温度,但如何提高除湿效率,控制风压,满足客户需要,采用一套风冷系统,对多个试验箱提供风冷,能够解决占地面积大问题,以及成本高问题,仍待研发。多套实验设备均有风冷液冷需求,对于液冷需要对液冷流量进行控制,单纯采用变频器控制流量无法达到要求;不同的实验设备液冷流量需求不同,单一的流量计量程无法达到要求;风冷中,风从供风主机经过管道抵达实验设备时,在低温小流量时,风温升降温慢,沿程损失大,无法满足实验设备需求。为此我司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解决方案,采用一套系统解决多处风冷液冷需求,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管路系统可扩充、冷源参数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在末端对液冷流量辅助控制,并在末端对风调温,使之满足实验设备需要。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拟解决如何一套系统解决多处风冷液冷需求,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末端对液冷流量、风冷温度调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用于给若干个试验箱提供风冷和液冷,包括供液主机、供风主机和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所述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与若干个试验箱一一对应;所述末端测控设备包括供液管、回液管和供风管;所述供液管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五阀门和供液出口;所述回液管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连接在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所述供风管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第二控制阀、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盘管输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连接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所述盘管输出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供液主机包括若干组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一一对应的供液主机输液管和供液主机回液管;所述供液主机输液管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的供液入口连接;所述供液主机回液管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的回液出口连接;所述供风主机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一一对应的供风主机输出管;所述供风主机输出管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的供风入口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供液主机用于给试验箱提供冷却液冷热源或经其他中间转换装置转换后再将冷热源提供给试验箱;供风主机用于给试验箱提供冷热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与若干个试验箱一一对应;末端测控设备用于末端控制冷却液供应流量和供风温度和流量;供液主机提供的冷却液从与末端测控设备对应的供液主机输液管经供液入口进入供液管,经过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控制供液流量,多余的流量从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分走,经第二分流支路返回回液管,再从回液出口流走;当第五阀门、第七阀门打开时,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关闭,待使用的冷却液继续沿着供液管流经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可以监测冷却液的流量,再经过第五阀门,第五阀门控制供液管的开闭,冷却液从供液出口流向试验箱或其他中间转换装置;返回的冷却液从回液入口进入回液管,经过打开的第七阀门,从回液出口经过供液主机回液管返回供液主机;当第五阀门、第七阀门关闭时,第三阀门、第四阀门打开,待使用的冷却液则从盘管输入管流入冷却加热盘管装置的盘管入口,经过打开的第三阀门,冷却液在冷却加热盘管装置内和供风换热后,从盘管输出管经过打开的第四阀门返回回液管,再从回液出口流走;供风主机提供的干燥风从供风入口进入供风管,第二控制阀控制供风流量,然后经过冷却加热盘管装置和冷却液换热后,经过第二流量计,再从供风出口送至试验箱;第二流量计用于监测供风流量。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控制供液流量弥补变频器控制流量的能力不足;供风温度在靠近试验箱的位置的冷却加热盘管装置调整,避免提前调整温度后的送风在管路中容易有较大损失的问题,节约能源。所述第五阀门和供液出口之间的供液管上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供液温度,并将温度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末端测控设备还包括流量支路、第三流量计和第六阀门;所述流量支路一端连接在盘管输入管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供液管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五阀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流量支路上设有第三流量计和第六阀门。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流量计分别为大量程流量计和小量程流量计,当选取第三流量计时,第六阀门打开,第五阀门关闭;当选用第一流量计时,第六阀门关闭,第五阀门打开;可以灵活选择,精确测定供液流量。所述第七阀门和回液出口之间的回液管上设有第五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监测回液温度,并将温度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所述盘管输入管和第一流量计之间的供液管上设有第四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监测供液压力,并将压力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所述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第八阀门。第八阀门控制供风管通断,便于检修。所述第二流量计和供风出口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第六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监测供风温度,并将温度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所述第八阀门和第二流量计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监测供风压力,并将压力参数传递给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将信息呈现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所述第八阀门和第二流量计之间的供风管上设有安全阀。安全阀保证管路压力不会过高,保护系统安全。进一步的,还包括FC770测控设备;所述FC770测控设备包括次级热交换器、三级储液箱、三级供液泵、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第四流量计、第九阀门、FC770供液管和FC770回液管;所述次级热交换器二次侧出口、三级储液箱、三级供液泵、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第四流量计、第九阀门和FC770供液管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FC770回液管与次级热交换器二次侧入口连通;所述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的分流口通过第三分流支路与FC770回液管连通;所述次级热交换器一次侧入口可根据需要通过一个可拆卸管路连接在其中一个末端测控设备的供液出口,次级热交换器一次侧出口通过一个可拆卸管路连接在该末端测控设备的回液入口;所述FC770供液管给其中一个试验箱提供冷却液,该试验箱回流的冷却液通过FC770回液管返回次级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用于给若干个试验箱(500)提供风冷和液冷,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主机(1)、供风主机(5)和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所述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与若干个试验箱(500)一一对应;所述末端测控设备(2)包括供液管(7)、回液管(8)和供风管(9);所述供液管(7)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71)、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第一流量计(73)、第五阀门(74)和供液出口(75);所述回液管(8)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81)、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85)连接在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供风管(9)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91)、第二控制阀(92)、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第二流量计(94)和供风出口(95);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96)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和第一流量计(73)之间的供液管(7)上;所述盘管输入管(96)上设有第三阀门(97);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98)连接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盘管输出管(98)上设有第四阀门(99);所述供液主机(1)包括若干组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一一对应的供液主机输液管(35)和供液主机回液管(33);所述供液主机输液管(35)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2)的供液入口(71)连接;所述供液主机回液管(33)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2)的回液出口(83)连接;所述供风主机(5)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一一对应的供风主机输出管(68);所述供风主机输出管(68)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2)的供风入口(9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用于给若干个试验箱(500)提供风冷和液冷,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主机(1)、供风主机(5)和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所述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与若干个试验箱(500)一一对应;所述末端测控设备(2)包括供液管(7)、回液管(8)和供风管(9);所述供液管(7)上依次设有供液入口(71)、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第一流量计(73)、第五阀门(74)和供液出口(75);所述回液管(8)上依次设有回液入口(81)、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所述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的分流口通过第二分流支路(85)连接在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供风管(9)上依次设有供风入口(91)、第二控制阀(92)、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第二流量计(94)和供风出口(95);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入口通过盘管输入管(96)连接在次级三通混合调节阀(72)和第一流量计(73)之间的供液管(7)上;所述盘管输入管(96)上设有第三阀门(97);所述冷却加热盘管装置(93)的盘管出口通过盘管输出管(98)连接第七阀门(82)和回液出口(83)之间的回液管(8)上;所述盘管输出管(98)上设有第四阀门(99);所述供液主机(1)包括若干组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一一对应的供液主机输液管(35)和供液主机回液管(33);所述供液主机输液管(35)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2)的供液入口(71)连接;所述供液主机回液管(33)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2)的回液出口(83)连接;所述供风主机(5)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末端测控设备(2)一一对应的供风主机输出管(68);所述供风主机输出管(68)与对应的末端测控设备(2)的供风入口(9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FC770测控设备(4);所述FC770测控设备(4)包括次级热交换器(41)、三级储液箱(42)、三级供液泵(43)、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44)、第四流量计(45)、第九阀门(46)、FC770供液管(47)和FC770回液管(48);所述次级热交换器(41)二次侧出口、三级储液箱(42)、三级供液泵(43)、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44)、第四流量计(45)、第九阀门(46)和FC770供液管(47)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FC770回液管(48)与次级热交换器(41)二次侧入口连通;所述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44)的分流口通过第三分流支路(49)与FC770回液管(48)连通;所述次级热交换器(41)一次侧入口可根据需要通过一个可拆卸管路连接在其中一个末端测控设备(2)的供液出口(75),次级热交换器(41)一次侧出口通过一个可拆卸管路连接在该末端测控设备(2)的回液入口(81);所述FC770供液管(47)给其中一个试验箱(500)提供冷却液,该试验箱(500)回流的冷却液通过FC770回液管(48)返回次级热交换器(41)二次侧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C770测控设备(4)还包括第二流量支路(401)、第五流量计(402)和第十阀门(403);所述第二流量支路(401)一端连接在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44)和第四流量计(45)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九阀门(46)和FC770供液管(47)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支路(401)上设有第五流量计(402)和第十阀门(4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C770供液管(47)上设有第七温度传感器(4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流量计(45)和三级三通混合调节阀(4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六压力传感器(4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液冷综合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C770回液管(48)上设有第八温度传感器(406)。


7.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张家祥林英黄伟王玉庭陈玉川陈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