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69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包括分闸半轴、双刀组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双刀组件包括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和双刀片,通过弹性元件相作用。双刀片采用一体式结构,降低了成本,减少制造装配工序,弹性元件通过设置在双刀片上的圆形凹槽和与圆形凹槽相匹配的圆头锥形凸台组成的可转动的关节装置与双刀片相接触,使弹性元件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压歪,防止弹性元件在压缩过程中位置错位,双刀片与分闸半轴接触的头部为双卡头设计,有利于减小摩擦力,更有利于机构快速分闸。

A current limiting automatic op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
技术介绍
断路器分断能力是断路器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分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分闸装置的分断能力。根据分断试验可知,断路器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会瞬间交正常值增大20多倍,甚至更多,这样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产生强大的额外电动力。这种情况下,断路器应该通过分闸装置快速分闸,否则将易于对断路器的内部机构造成破坏。中国专利CN99111495.7公开了一种电路断路器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内的限流自动分闸装置。该限流自动分闸装置主要包括一个打开棘爪,该打开棘爪主要由一对支承凸缘、固定到支承凸缘的一个引导板、与支承凸缘铰接的一个限制杠杆以及安装在引导板与限制杠杆之间的两个压缩弹簧构成。限制杠杆的端部设有一个与闩锁相配合的鼻。当闩锁与限制杠杆的端部的鼻之间解锁时,断路器可以快速分闸。而闩锁与鼻之间的解锁时间的长短,则是通过两个压缩弹簧的受压缩程度来控制。但是,上述系统中的自动分闸装置带有一定的弊端:在分闸过程中限制杠杆是绕转轴旋转,并不是上下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弹簧在压缩过程中不是直线压缩,因弹簧位置偏移,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功能失效,从而导致断路器的分断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包括分闸半轴、双刀组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双刀组件包括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和双刀片,所述双刀片通过双刀组件转轴可转动安装在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之间,并受双刀片限位轴限位;所述双刀限流解锁片和双刀片通过弹性元件相作用,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装置与双刀片相接触。进一步而言,所述双刀片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弹性元件为限流弹簧。进一步而言,所述可转动的关节装置为设置在双刀片上的圆形凹槽和与圆形凹槽相匹配的圆头锥形凸台。进一步而言,所述双刀限流解锁片上设有限流弹簧固定装置。进一步而言,所述限流弹簧固定装置为限流弹簧安装座。进一步而言,所述限流弹簧安装座设有圆柱形孔洞,所述限流弹簧一端安装在圆柱形孔洞内,另一端安装在圆头锥形凸台上。进一步而言,所述限流弹簧、圆形凹槽、圆头锥形凸台和限流弹簧安装座均为一对2个。进一步而言,述双刀片与分闸半轴接触的头部为双卡头。与之相应的,一种断路器,采用上述限流自动分闸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双刀片采用一体式结构,降低了成本,减少制造装配工序。2.弹性元件通过采用关节装置与双刀片相接触,使弹性元件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压歪,防止弹性元件在压缩过程中位置错位。3.双刀片与分闸半轴接触的头部为双卡头,分割为两部分,有利于减小摩擦力,更有利于机构快速分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刀组件爆炸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刀片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刀片又一角度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圆头锥形凸台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限流弹簧安装座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限流弹簧安装座的侧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限流弹簧安装座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分闸装置合闸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分闸装置分闸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1—分闸半轴;2—双刀限流解锁片;3—双刀片;4—双刀片限位轴;5—双刀组件转轴;6—限流弹簧;7—圆形凹槽;8—圆头锥形凸台;9—限流弹簧安装座;10—双卡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为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其用于与之配套的断路器中,实现断路器的快速分闸。如图1、8、9所示,本实施例的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具有分闸半轴1、双刀限流解锁片2、双刀片3等。其中双刀限流解锁片2有两片,双刀片3为一体式结构,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制造装配工序。其通过双刀组件转轴5安装在该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从而构成一个双刀组件。双刀片3可以凭借双刀组件转轴5在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中转动,但受安装在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之间的双刀片限位轴4限位。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之间还设有限流弹簧6。本实施例中,限流弹簧6有两根。限流弹簧安装座9安装在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之间,如图5、6、7所示,其为一个长方体,座内设有两个圆柱形孔洞。每根限流弹簧6的底端安装在限流弹簧安装座9的每个圆柱形孔洞内,另一端则套在一个圆头锥形凸台8的下方,圆头锥形凸台8的形状如图4所示。相应的,双刀片3上设有两个圆形凹槽7,与圆头锥形凸台8相匹配,如图2所示。这样若限流弹簧6压缩时,圆头锥形凸台8的圆头部分可在圆形凹槽7内转动,进而防止限流弹簧6在压缩过程中位置错位,使限流弹簧6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压歪。如图3所示,双刀片3与分闸半轴1接触的头部分为两部分,形成双卡头10。这样有利于减小摩擦力,更有利于机构快速分闸。如图6所示,在断路器所在线路没有发生短路故障时,机构合闸,此时在限流弹簧6的作用下,双刀片3的双卡头10与分闸半轴1接触,处于锁定状态。若线路出现短路故障,线路中产生短路电流,在短路电流作用下,断路器的动静触头间产生强大电动斥力,作用力最终传递到限流自动分闸装置上,此时这额外的作用力会压缩限流弹簧6,当限流弹簧6压缩到一定状态时,将驱使双刀限流解锁片2转动,并导致分闸半轴1与双刀片3的双卡头10之间解锁,此时断路器就能快速分闸,从而断开短路故障电流。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包括分闸半轴(1)、双刀组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双刀组件包括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和双刀片(3),所述双刀片(3)通过双刀组件转轴(5)可转动安装在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之间,并受双刀片限位轴(4)限位;所述双刀限流解锁片(2)和双刀片(3)通过弹性元件相作用,其特征在于:/n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装置与双刀片(3)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包括分闸半轴(1)、双刀组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双刀组件包括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和双刀片(3),所述双刀片(3)通过双刀组件转轴(5)可转动安装在两片双刀限流解锁片(2)之间,并受双刀片限位轴(4)限位;所述双刀限流解锁片(2)和双刀片(3)通过弹性元件相作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装置与双刀片(3)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刀片(3)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限流弹簧(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流自动分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关节装置为设置在双刀片(3)上的圆形凹槽(7)和与圆形凹槽(7)相匹配的圆头锥形凸台(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垒垒陈大江潘璇刘丰丰侯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全凯帆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