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装置和具有该分离装置的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479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分离装置和具有该分离装置的制冷系统。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段分离器,所述一段分离器具有第一气体进口、第二气体进口、第三气体进口、第一气体出口、液体出口和放空口,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进口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的底部,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的上部;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液体进口和第二气体出口,其中所述液体进口与所述液体出口连通;和气体输送管,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离装置具有液位低、有效降低液位等优点。

Separation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the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装置和具有该分离装置的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具体地,涉及分离装置,还涉及具有该分离装置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当制冷系统的一段分离器出现液位时,要及时将液体闪蒸出去,以便维持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主要用以下两种方法控制一段分离器的液位,即加压输出法和二次闪蒸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不同缺点。加压输出法的缺点是:由于输送的是冷介质,入口压力很低,增压泵运行时很容易发生汽蚀现象,导致液位无法降低,并且在开泵前需要充分的冷泵,增加了操作难度。二次闪蒸法的缺点是:一段分离器的液位下降速度很慢,影响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与加减负荷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现有的二次闪蒸法虽然将液态的制冷剂加热成气态,但是一段分离器的液位下降速度依然很慢。经过专利技术人深入地研究后发现,由于加热后的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到防喘振管内,进而从一段分离器的底部进入到一段分离器内。由此导致从一段分离器的底部进入的气态的制冷剂因与一段分离器的底部的液态的制冷剂换热,而发生二次冷凝,从而导致一段分离器的液位下降速度缓慢,影响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与加减负荷的调整。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分离装置和具有该分离装置的制冷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段分离器,所述一段分离器具有第一气体进口、第二气体进口、第三气体进口、第一气体出口、液体出口和放空口,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进口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的底部,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的上部;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液体进口和第二气体出口,其中所述液体进口与所述液体出口连通;和气体输送管,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分离装置具有液位低、有效降低液位的优点。优选地,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设在所述一段分离器的上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设在所述一段分离器的侧面上,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与所述液体出口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与所述一段分离器的高度之比大于等于0.6。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能够与防喘振管相连,所述防喘振管能够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相连,其中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部能够与放空管相连,所述放空管能够与所述放空口相连,所述放空口和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为同一个开口。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在所述气体输送管上;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其中所述气体输送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之间的部分相连。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包括:水浴器,所述水浴器具有水浴腔,所述水浴腔的壁面上设有脱盐水进口和蒸汽进口;和受热容器,所述受热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水浴腔内,其中所述液体进口和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受热容器上。优选地,所述脱盐水进口和所述蒸汽进口设在所述水浴腔的第一侧壁面上,所述水浴腔的第二侧壁面上设有溢流口,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面与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设置。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分离装置;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所述放空口相连;防喘振管,所述防喘振管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相连;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制冷系统具有压缩机稳定地运行、有效地调整压缩机的负荷、压缩机效率高、制冷能力高的优点。优选地,所述放空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放空管的位于所述第三开关阀与所述第四开关阀之间的部分相连,其中所述第三开关阀相对所述第四开关阀邻近所述放空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离装置1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离装置10包括一段分离器110、加热器120和气体输送管130。一段分离器110具有第一气体进口111、第二气体进口112、第三气体进口、第一气体出口114、液体出口115和放空口116。其中,第一气体进口111位于一段分离器110的底部,第三气体进口位于一段分离器110的上部。加热器120具有液体进口121和第二气体出口122,液体进口121与液体出口115连通。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一端部与第二气体出口122连通,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二端部与第三气体进口连通。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离装置10的工作过程。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液体(例如液态丙烯或液态氨)通过液体出口115离开一段分离器110、且通过液体进口121进入到加热器120内,加热器120将液体加热成气体(例如气态丙烯或气态氨)。该气体依次通过第二气体出口122、气体输送管130和第三气体进口进入到一段分离器110内。由于第三气体进口位于一段分离器110的上部、第一气体进口111位于一段分离器110的底部,因此通过气体输送管130进入到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气体不会与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液体混合接触。由此可以避免进入到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气体冷凝为液体,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液位,防止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液位较快上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离装置10通过在一段分离器110的上部设置第三气体进口、且设置与第三气体进口连通的气体输送管130,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液位,防止一段分离器110内的液位较快上涨。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离装置10具有液位低、有效降低液位等优点。本技术还提供制冷系统1。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包括分离装置10、放空管20、防喘振管30和压缩机(图中未示出)。放空管20与一段分离器110的放空口116相连,防喘振管30与一段分离器110的第一气体进口111相连,该压缩机的进气口与一段分离器110的第一气体出口114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通过设置分离装置10,从而可以使该压缩机稳定地运行、有效地调整负荷。而且,由于无需通过提高压缩机的入口温度来降低一段分离器110的液位,因此不会影响该压缩机的效率,进而不会降低该压缩机和制冷系统1的制冷能力。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具有压缩机稳定地运行、有效地调整压缩机的负荷、压缩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段分离器(110),所述一段分离器(110)具有第一气体进口(111)、第二气体进口(112)、第三气体进口、第一气体出口(114)、液体出口(115)和放空口(116),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进口(111)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底部,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上部;/n加热器(120),所述加热器(120)具有液体进口(121)和第二气体出口(122),其中所述液体进口(121)与所述液体出口(115)连通;和/n气体输送管(130),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122)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段分离器(110),所述一段分离器(110)具有第一气体进口(111)、第二气体进口(112)、第三气体进口、第一气体出口(114)、液体出口(115)和放空口(116),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进口(111)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底部,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位于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上部;
加热器(120),所述加热器(120)具有液体进口(121)和第二气体出口(122),其中所述液体进口(121)与所述液体出口(115)连通;和
气体输送管(130),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122)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122)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设在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体进口设在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侧面上,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与所述液体出口(115)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与所述一段分离器(110)的高度之比大于等于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管(140),所述连接管(14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122)相连,所述连接管(140)的第二端部能够与防喘振管(30)相连,所述防喘振管(30)能够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111)相连,其中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管(140)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130)的第二端部能够与放空管(20)相连,所述放空管(20)能够与所述放空口(116)相连,所述放空口(116)和所述第三气体进口为同一个开口。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许若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