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及工业轴流压缩机性能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527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透平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及工业轴流压缩机性能计算方法,模型的自动标定方法包括:建立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损失落后角模型包括多个子模型,所述子模型内包含进口马赫数修正项及模型系数,将模型系数的初始值设为0;将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输入损失落后角模型,输出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原始性能数据;采集工业轴流压缩机运行时的实际性能数据;将原始性能数据和实际性能数据作为输入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损失落后角模型进行系数寻优,得到包含模型系数最优值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真实运行数据构建经过自动标定后的专有损失落后角模型,进一步提高多级工业轴流压缩机一维性能计算的准确性。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lost angle model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dustrial axial compressor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及工业轴流压缩机性能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平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损失落后角模型的自动标定及工业轴流压缩机的性能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多级工业轴流压缩机是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化工、制药、风洞等领域的动力机械,是很多大型工业生产企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多级工业轴流压缩机一维性能计算中,落后角和损失等经验模型对一维计算精度起到了显著影响。关于轴流压缩机落后角和损失等经验模型的研究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早期关于主要是建立在平面叶栅实验的基础上,如常用的Lieblein模型是在20世纪50年代基于大量实验数据整理总结得到的。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这时期的风洞实验主要是针对低负荷水平亚音速叶型,因此归纳总结的某些经验模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之后部分学者对跨音和超音工况的落后角和损失模型开展了研究,对流管收缩率、可压性及轴向速度密度比等影响因素加以修正,使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有了进一步提高。随着CFD技术在透平机械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对轴流压缩机中复杂流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经验模型的发展,如Banjac等基于CFD数值模拟结果发展了一套适用于进口导叶的经验模型等。虽然在长期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些设计或研发机构积累了不少经验数据,并基于经验数据公开了众多的落后角和损失模型。但目前公开的模型主要是针对早期公开叶型和标准叶型,如NACA65系列、双圆弧及多圆弧叶型等。随着高性能透平机械的发展,通过参数化优化或反设计等方法得到的先进叶型及弯、掠等先进三维造型技术被应用于现代高性能工业轴流压缩机中。对于高性能工业轴流压缩机,利用现有的落后角和损失模型进行一维性能计算时存在很大的困难,体现在无法摆脱线性范畴,计算误差较大,适用范围较窄等方面。《汽轮机技术》2005年12月第47卷第6期公开了《一种损失和落后角模型在轴流压气机特性预估中的应用》,其中,第二节损失和落后角模型公开了多种子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组合来进行某型两级轴流压气机特性预估计算。根据第三节的实验结果对比图可以看出计算值与设计值的偏差比较大,也就是说该模型对于性能的计算误差较大,精确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损失落后角模型的自动标定技术及轴流压缩机的性能计算方法,通过建立高性能轴流压缩机的专有模型,通过对模型添加修正项,从而实现高性能轴流压缩机的快速精确气动选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无法满足高性能的工业轴流压缩机性能计算精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损失落后角模型的自动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损失落后角模型包括多个子模型,所述子模型内包含进口马赫数修正项及模型系数,将模型系数的初始值设为0;步骤2:将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输入损失落后角模型,输出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原始性能数据;步骤3:采集工业轴流压缩机运行时的实际性能数据;步骤4:将原始性能数据和实际性能数据作为输入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损失落后角模型进行系数寻优,得到包含模型系数最优值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模型系数的最优值的取值范围为-5到5。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参考攻角子模型,所述参考攻角子模型采用式Ⅰ进行计算:其中,iref表示参考攻角,(iref)Lieblein表示Lieblein攻角模型且(iref)Lieblein=(Ki)shape(Ki)thickness(i0)10+nθ-1,(Ki)shape表示叶片形状的修正函数,(Ki)thickness表示叶片厚度的修正函数,θ表示叶片弯角,(i0)10表示10%相对厚度,0°叶片弯角下的攻角,n表示与落后角相关的函数项,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1、C2和C3表示模型系数。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参考落后角子模型,所述参考落后角子模型采用式Ⅱ进行计算:其中,δref表示参考落后角,(δref)Carter表示Carter落后角模型,γi和γe分别为叶栅的进口几何角和出口几何角,σ为稠度,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4、C5和C6表示模型系数。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非设计点落后角子模型,所述非设计点落后角子模型采用式Ⅲ进行计算:其中,x=i-iref,i表示非设计点攻角,iref表示参考攻角,δoffdesign表示非设计点落后角,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4、C5、C7、C8、C9和C10表示模型系数。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参考损失子模型,所述参考损失子模型采用式Ⅳ进行计算:其中,(ωref)Lieblein为通过Lieblein模型得到的参考损失,ωref表示参考损失,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10表示模型系数。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非设计点损失子模型,所述非设计点损失子模型采用式Ⅴ进行计算:ωoffdesign=ωref+f2(i-iref)式Ⅴ其中,ωoffdesign表示非设计点损失,ωref表示参考损失,i表示非设计点攻角,iref表示参考攻角,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12、C13、C14、C15和C16表示模型系数。进一步的,步骤1中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几何参数包括:流道坐标,叶栅的进口几何角和出口几何角、弦长、稠度、叶片最大相对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原始性能数据和实际性能数据均包含流量压比特性线和流量效率特性线。更进一步的,步骤4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4.1:将原始性能数据和实际性能数据作为输入,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损失落后角模型进行系数寻优,所述人工蜂群算法的目标函数采用式Ⅵ建立:Obj=H(Aexp,Bcal)pr+H(Aexp,Bcal)η式Ⅵ其中,H(Aexp,Bcal)表示点集A,B间的Hausdorff距离,点集(Aexp)pr和(Aexp)η分别为实际性能数据中每条特性线上每个工况点的压比和效率数据,点集(Bcal)pr和(Bexp)η分别为原始性能数据中通过一维性能特征模型计算获得的每条特性线上每个工况点的压比和效率数据;步骤4.2:得到损失落后角模型的模型系数的最优值和包含模型系数最优值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模型系数的最优值的取值范围为-2到3。一种工业轴流压缩机的性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采用上述任一种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获得包含模型系数最优值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步骤b:将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输入步骤a得到的损失落后角模型,得到工业轴流压缩机的一维性能数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业轴流压缩机一维性能计算对已有经验模型的依赖,避免模型使用的盲目性,在使用中通过寻优算法搜索最优的模型系数修正值以减小该轴流压缩机特性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间的偏差。(2)通过本专利技术进行标定后的损失落后角模型针对具有现代先进叶型的高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建立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损失落后角模型包括多个子模型,所述子模型内包含进口马赫数修正项及模型系数,将模型系数的初始值设为0;/n步骤2:将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输入损失落后角模型,输出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原始性能数据;/n步骤3:采集工业轴流压缩机运行时的实际性能数据;/n步骤4:将原始性能数据和实际性能数据作为输入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损失落后角模型进行系数寻优,得到包含模型系数最优值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模型系数的最优值的取值范围为-5到5。/n

【技术特征摘要】
1.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损失落后角模型包括多个子模型,所述子模型内包含进口马赫数修正项及模型系数,将模型系数的初始值设为0;
步骤2:将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输入损失落后角模型,输出工业轴流压缩机的原始性能数据;
步骤3:采集工业轴流压缩机运行时的实际性能数据;
步骤4:将原始性能数据和实际性能数据作为输入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损失落后角模型进行系数寻优,得到包含模型系数最优值的损失落后角模型,所述模型系数的最优值的取值范围为-5到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参考攻角子模型,所述参考攻角子模型采用式Ⅰ进行计算:



其中,iref表示参考攻角,(iref)Lieblein表示Lieblein攻角模型且(iref)Lieblein=(Ki)shape(Ki)thickness(i0)10+nθ-1,(Ki)shape表示叶片形状的修正函数,(Ki)thickness表示叶片厚度的修正函数,θ表示叶片弯角,(i0)10表示10%相对厚度,0°叶片弯角下的攻角,n表示与落后角相关的函数项,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1、C2和C3表示模型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参考落后角子模型,所述参考落后角子模型采用式Ⅱ进行计算:



其中,δref表示参考落后角,(δref)Carter表示Carter落后角模型,γi和γe分别为叶栅的进口几何角和出口几何角,σ为稠度,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4、C5和C6表示模型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非设计点落后角子模型,所述非设计点落后角子模型采用式Ⅲ进行计算:



其中,x=i-iref,i表示非设计点攻角,iref表示参考攻角,δoffdesign表示非设计点落后角,Ma1表示进口马赫数,C4、C5、C7、C8、C9和C10表示模型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失落后角模型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子模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王冬李宏安陈余平陈江辉周根标王仪田任栋王小坤吴广杨岐平谭小平高少华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