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4864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涉及抱闸检测领域。该电路包括:n组并联子线路,每个所述子线路包括:第一电阻、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外部接线、第二外部接线、第三电阻、光耦合装置及导通装置,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抱闸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并联的第一外部接线的一端及第二外部接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外部接线的另一端与抱闸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外部接线还依次连接了第三电阻、光耦合装置和导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工业抱闸检测,能够解决无法确定抱闸预警原因的问题,达到节省人力并且可以准确得知具体预警原因的效果。

A brake detection circuit of multi axis servo dr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抱闸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在复杂的工业现场,电机接线磨损比较常见,因此对抱闸装置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是根据据检测信号判断电磁抱闸的状态是否出现异常,但是不能够明确的给使用者指出是否是驱动器内部接线原因导致的抱闸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包括:n组并联子线路,每个所述子线路包括:第一电阻、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外部接线、第二外部接线、第三电阻、光耦合装置及导通装置,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抱闸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并联的第一外部接线的一端及第二外部接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外部接线的另一端与抱闸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外部接线还依次连接了第三电阻、光耦合装置和导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电路可以在当抱闸出现异常时,快速通过对第三电阻的电压监控以及光耦合装置的作用锁定问题所在,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节省现场的时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还与并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压相连,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的0势能点相连。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二极管及电容可以有效地防止过高电压对系统造成损害,稳压二极管D3是防止钳位作用,使电压稳定在24V附近,电容是起到滤除噪声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还与第二二极管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由两组反向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并联组成,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组第二二极管中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组第二二极管中的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组第二二极管的第三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组第二二极管的第四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压的0势能点相连。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Mos管可变电阻也可用于放大,由于输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电容可以容量较小,不必使用电解电容器同时也可以用作开关,并且通过第二二极管可以防止过高电压。进一步地,所述连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电阻、第五二极管及第一测试点,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光耦合装置的第四管脚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测试点相连。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第一测试点进行测试可以直接判断出抱闸装置报警的原因。进一步地,所述连通装置还包括:第五电阻和三极管,所述光耦合装置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第五电阻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通装置还包括:第四二极管及第二测试点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光耦合装置的第三管脚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测试点相连。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第二测试点进行测试可以直接判断出抱闸装置报警的原因。进一步地,所述光耦合装置的第三管脚还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光耦合装置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短路时,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流过大对系统造成的损害,同时还可以作为另一个电压取样点。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与n组所述子线路中的任意一组的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流过大对系统造成的损害。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与n组所述子线路中的任意一组的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流过大对系统造成的损害。进一步地,所述Mos管的型号为:CEP60N10。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包括:n组并联子线路,每个子线路包括:第一电阻R1、Mos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一外部接线、第二外部接线、第三电阻R3、光耦合装置U1及导通装置,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抱闸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Mos管Q1的漏极与并联的第一外部接线的一端及第二外部接线的一端相连,第一外部接线的另一端及第二外部接线的另一端与抱闸装置相连,第二外部接线还依次连接了第三电阻R3、光耦合装置和导通装置。通过上述电路可以在当抱闸出现异常时,快速通过对第三电阻的电压监控以及光耦合装置的作用锁定问题所在,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节省现场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阻R1为10R,第一二极管D1的型号为:ES2D,第二电阻R2为75R,第一外部接线与抱闸装置的正极相连,第二外部接线与抱闸装置的负极相连,第三电阻R3为10R,光耦合装置U1的型号为:PC817,驱动器上电完成后,使能前,驱动器的核心控制单元对导通装置进行电平检测,如果控制单元检测到为高电平,则说明外部的抱闸线路未接好;控制单元则点亮驱动器上的1号发光二极管LED1。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还与并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及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压相连,电容的另一端与电压的0势能点相连。通过第三二极管D3及电容可以有效地防止过高电压对系统造成损害,稳压第三二极管D3是防止钳位,使电压稳定在24V附近,电容C1是起到滤除噪声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二极管为24V稳压二极管,若外部抱闸接线不良,此时Q1漏极电压应该是0V,此时第三二极管和电容起作用。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还与第二二极管D2相连,第二二极管D2由两组反向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并联组成,第二电阻R2与第一组第二二极管中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相连,Mos管Q1的漏极与第二组第二二极管中的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组第二二极管的第三肖特基二极管与第二组第二二极管的第四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压的0势能点相连。Mos管Q1可变电阻也可用于放大,由于输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电容可以容量较小,不必使用电解电容器同时也可以用作开关,并且通过第二二极管D2可以防止过高电压。需要说明的是,在抱闸驱动端电平为0V时,通过第一电阻R1的电压为0,Mos管Q1的栅极电压为0V,若外部抱闸接线良好,此时Mos管Q1漏极电压应该是24V,若通过控制单元使得抱闸驱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并联子线路,每个所述子线路包括:第一电阻、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外部接线、第二外部接线、第三电阻、光耦合装置及导通装置,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抱闸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并联的第一外部接线的一端及第二外部接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外部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抱闸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外部接线还依次连接了所述第三电阻、所述光耦合装置和所述导通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并联子线路,每个所述子线路包括:第一电阻、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外部接线、第二外部接线、第三电阻、光耦合装置及导通装置,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抱闸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并联的第一外部接线的一端及第二外部接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外部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抱闸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外部接线还依次连接了所述第三电阻、所述光耦合装置和所述导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还与并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压相连,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的0势能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还与第二二极管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由两组反向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并联组成,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组第二二极管中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组第二二极管中的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组第二二极管的第三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组第二二极管的第四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压的0势能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伺服驱动系统的抱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电阻、第五二极管及第一测试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刚赵晓兀郑登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