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81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包括围护成四方柱体结构的筒体内模板以及用于该筒体内模板快速安拆的旋转控制支脱模机械系统,该旋转控制支脱模机械系统包括位于四方柱体中心位置的主旋转轴,还包括用于连接主旋转轴和筒体内模板的传动杆;在筒体内模板的转角处设有充气收分角模;所述充气收分角模充气后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所述充气收分角模安装并充气后其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中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其两侧的筒体内模板准确拼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可自由收分的特性,改进四边相互制约的内模板,使之形成可收放的整体。

Rubber inflatable split angle mold for inner formwork of core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的模板工程发展至今,施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已具备相当水平,比如台模系统、快装快拆系统等,都是通过整体拆装为手段,以达到省工省时提高效率的目标。但作为必须现浇的核心筒结构部分,其中电梯井井壁的模板,受内部空间特别是内直角的影响,模板在转角处相互咬合,无法整体装配整体提升,只能散拼装作业,耗工耗时并影响了整层模板的施工进度。现有技术有使用铝合金角模的方法,但在施工三~四层后,铝合金角模受混凝土浇筑的冲击产生变形,初凝后角模被卡死,导致内模板无法整体提升,仍被迫回到散装散拆的方法上来,最终没能突破旧的模式。因此,对于转角处的模板如何快速安拆,依然是制约建筑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包括围护成四方柱体结构的筒体内模板以及用于该筒体内模板快速安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成四方柱体结构的筒体内模板(2)以及用于该筒体内模板(2)快速安拆的旋转控制支脱模机械系统,该旋转控制支脱模机械系统包括位于四方柱体中心位置的主旋转轴(1),还包括用于连接主旋转轴(1)和筒体内模板(2)的传动杆(3);在筒体内模板(2)的转角处设有充气收分角模(4);所述充气收分角模(4)充气后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所述充气收分角模(4)安装并充气后其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中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其两侧的筒体内模板(2)准确拼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成四方柱体结构的筒体内模板(2)以及用于该筒体内模板(2)快速安拆的旋转控制支脱模机械系统,该旋转控制支脱模机械系统包括位于四方柱体中心位置的主旋转轴(1),还包括用于连接主旋转轴(1)和筒体内模板(2)的传动杆(3);在筒体内模板(2)的转角处设有充气收分角模(4);所述充气收分角模(4)充气后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所述充气收分角模(4)安装并充气后其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中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其两侧的筒体内模板(2)准确拼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收分角模(4)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充放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内模板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收分角模(4)通过橡胶钉(7)或橡胶帽钉(8)伸入筒体内模板(2)的边楞连接孔(6)将其与筒体内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胜刁川王红卫王伟孙灵杨磊姚志刚马建平何永安陆灿赵勇吕明敖灯萍杨东海杨正茂张玮范双彭诗苡舒宁邓欣吉卿恩容徐光明刘强刘广寻郭正华夏体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