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倾斜行车盘道支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倾斜行车盘道支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建、构筑物的地下或地上停车场和大型物流仓储类建筑的行车盘道,多为双向倾斜,即盘道纵向中心线弯曲,纵向截面形成坡度,横向截面水平向内倾斜,形成整体结构高程点各异的情况。传统支模的施工质量依赖班组自身操作技能水平,难免引起双向倾面盘道高程控制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倾斜行车盘道支模施工方法。一种双向倾斜行车盘道支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双向倾斜行车盘道实际设计的有限的高程点,在AutodeskRevit软件内构建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BIM三维信息化模型,进而可直接在BIM三维信息化模型上获取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各点板面高程;步骤2:通过模架设计安全复核软件初步确定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立杆密度,绘制立杆初步排布简图;步骤3:在AutodeskRevit软件中创建一种可整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倾斜行车盘道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通过双向倾斜行车盘道实际设计的有限的高程点,在Autodesk Revit软件内构建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BIM三维信息化模型,进而可直接在BIM三维信息化模型上获取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各点板面高程;/n步骤2:通过模架设计安全复核软件初步确定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立杆密度,绘制立杆初步排布简图;/n步骤3:在Autodesk Revit软件中创建一种可整体协同表达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参数化“立杆支撑族”;为使得支撑模架的立杆支顶高程可进行整体协调调整,需令参数化“立杆支撑族”的“支顶高程A”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倾斜行车盘道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双向倾斜行车盘道实际设计的有限的高程点,在AutodeskRevit软件内构建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BIM三维信息化模型,进而可直接在BIM三维信息化模型上获取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各点板面高程;
步骤2:通过模架设计安全复核软件初步确定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立杆密度,绘制立杆初步排布简图;
步骤3:在AutodeskRevit软件中创建一种可整体协同表达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参数化“立杆支撑族”;为使得支撑模架的立杆支顶高程可进行整体协调调整,需令参数化“立杆支撑族”的“支顶高程A”为:
其中,i≤m,j≤n;
通过确定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某一区域的“(1,1)点立杆支顶高程”、“(Xm,1)点立杆支顶高程”、“(1,Yn)点立杆支顶高程”,可表达出该区域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各“(Xi,Yj)点立杆支顶高程”;
步骤4:通过在步骤1中构建的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BIM三维信息化模型中实测“(1,1)点盘道板面高程”、“(Xm,1)点盘道板面高程”和“(1,Yn)点盘道板面高程”,再利用对应点的盘道板面高程减去对应点的“盘道竖直面厚度”、“模板竖直面厚度”、“木枋次龙骨竖直面高度”、“倾斜垫木竖直面厚度”和“钢管主龙骨外直径”,得到步骤3中对应的“(1,1)点立杆支顶高程”、“(Xm,1)点立杆支顶高程”和“(1,Yn)点立杆支顶高程”;
步骤5:在AutodeskRevit软件中将步骤4的结果代入到步骤3的参数化“立杆支撑族”中,并导出各点位的立杆支顶高程的明细表;
步骤6:在AutodeskRevit软件中,在满足JGJ130规范的前提下,以“以直代曲”的方式预先布设水平联系杆和水平剪刀撑,完成双向倾斜行车盘道的支撑模架的BIM三维信息化模型的创建;
步骤7:根据步骤2的立杆排布图进行放线施工;根据支撑模架的BIM三维信息化模型进行各立杆的加工和定位布置,以及进行水平杆件的排布;
步骤8:以各区段的钢筋混凝土板梁的两端,中部相间1/8处的板面或板底作为高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瑜,卜继斌,温喜廉,刘三玲,叶家成,关焯壕,潘盛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