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建彬专利>正文

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67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属于基坑内支护领域,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本体,基坑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层,基坑本体底端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倒T形槽,倒T形槽底壁上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座,混凝土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筒,固定半筒远离混凝土面层一侧设有相匹配的移动半筒,固定半筒与移动半筒之间设有预制桩,混凝土底座上端开凿有与预制桩相匹配的稳定槽,可以实现基于柔性支护方法的同时,辅以预制桩的刚性支撑作用,较好的控制基坑变形量,使基坑在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不易出现失稳现象,适用于5‑15m、土质较好的基坑支护要求,施工方便且工程成本低。

A kind of reinforced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und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cross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内支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基建,建筑基坑的数量也逐年上升,深基坑的规模、深度和施工难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旧城区中,深基坑邻近旧建筑或古建筑的情况,基坑开挖将对老旧建筑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如下沉、开裂、甚至倒塌等。目前深基坑支护方法有刚性支护方法和柔性支护方法。刚性支护方法是指由围护桩或连续墙与锚索或内支撑联合支护的形式,因支护坑壁的围护桩或连续墙刚度大而形成了刚性支护。刚性支护方法可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深基坑,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施工时需要大型机械、噪声大、使用大量泥浆,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对周边老旧建筑或古建筑等有不良影响,且需要大量钢筋和混凝土,存在工程造价高及施工工期长等不足。基坑柔性支护方法,包括预应力锚杆支护、土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层(2),所述基坑本体(1)底端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倒T形槽(4),所述倒T形槽(4)底壁上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座(3),所述混凝土底座(3)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筒(5),所述固定半筒(5)远离混凝土面层(2)一侧设有相匹配的移动半筒(6),所述固定半筒(5)与移动半筒(6)之间设有预制桩(7),所述混凝土底座(3)上端开凿有与预制桩(7)相匹配的稳定槽,所述移动半筒(6)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薄翼板(8),所述固定半筒(5)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厚翼板(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层(2),所述基坑本体(1)底端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倒T形槽(4),所述倒T形槽(4)底壁上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座(3),所述混凝土底座(3)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筒(5),所述固定半筒(5)远离混凝土面层(2)一侧设有相匹配的移动半筒(6),所述固定半筒(5)与移动半筒(6)之间设有预制桩(7),所述混凝土底座(3)上端开凿有与预制桩(7)相匹配的稳定槽,所述移动半筒(6)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薄翼板(8),所述固定半筒(5)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厚翼板(9),所述厚翼板(9)远离固定半筒(5)一端开凿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外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10),且L形连接板(10)远离滑块(18)一端与薄翼板(8)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接板(10)远离滑块(18)一端插设有锁紧螺栓(11),所述薄翼板(8)和厚翼板(9)上分别开凿有螺纹孔和螺纹槽,且锁紧螺栓(11)依次与螺纹孔和螺纹槽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施工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加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彬贾明辉曹建洋刘强司云飞张文一
申请(专利权)人:范建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