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12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第一预设深度;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位置处施工后排腰梁,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前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连接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腰梁的连梁;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预设基底。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给出的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造价便宜。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hair type double row pile anch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基坑支护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支护工程越来越多,桩锚支护结构形式由于其经济优越性以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使得其在基坑支护工程中使用的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支护的强度,有通过双排桩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撑,即,在开挖基坑前布设两排间隔布置的支护桩,以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且双排桩的宽度随基坑的深度而加宽。但是,上述这种双排桩支护结构虽然能够增加支护的强度,但是,其需要设两排贯穿至基地的支护桩,施工慢,且每排支护桩的数量较多,造价昂贵,不便于较深基坑的支护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排桩造价昂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第一预设深度;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位置处施工后排腰梁,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前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连接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腰梁的连梁;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预设基底。可选的,所述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的步骤包括:沿基坑的侧壁钻设多个后排钻孔直至越过预设基底;在多个所述后排钻孔内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得到所述后排支护桩。可选的,所述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的步骤包括:在后排支护桩的桩顶开挖土方形成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施工多个后排冠梁锚索,并使所述后排冠梁锚索穿出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施工得到后排冠梁,多个所述后排冠梁锚索穿过所述后排冠梁。可选的,所述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的步骤之后:对所述后排冠梁锚索进行张拉锁定。可选的,所述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预设深度钻设多个前排钻孔直至越过预设基底,多个所述前排钻孔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前排钻孔沿所述后排支护桩的延伸方向延伸布置;在多个所述前排钻孔内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得到所述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可选的,所述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位置处施工后排腰梁,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前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连接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腰梁的连梁的步骤包括: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后排支护桩的侧边开挖土方形成第二凹槽;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开挖土方形成第三凹槽;在第一预设深度开开挖土方形成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在第二凹槽内施工多个后排腰梁锚索,并使所述后排腰梁锚索穿出所述第二凹槽;在第三凹槽内施工多个前排冠梁锚索,并使所述前排冠梁锚索穿出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施工得到后排腰梁,多个所述后排腰梁锚索穿过所述后排腰梁;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施工得到前排冠梁,多个所述前排冠梁锚索穿过所述前排冠梁;在所述第四凹槽内施工得到连梁。可选的,所述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位置处施工后排腰梁,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前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连接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腰梁的连梁的步骤之后:对所述后排腰梁锚索和前排冠梁锚索进行张拉锁定。可选的,每一所述后排支护桩与一所述前排支护桩相对设置,且每一所述连梁沿相对设置的后排支护桩至前排支护桩的延伸方向布置。可选的,多个后排腰梁锚索和多个所述前排冠梁锚索均平行设置。可选的,所述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的步骤之前:在所述基坑外施工止水帷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施工完成后所得到的支护结构为后排支护桩和前排支护桩组合而成的,后排支护桩和前排支护桩高度不同,无需设置两相同高度的支护桩结构,减省了造价,且通过后排支护桩支护基坑的上部,后排支护桩和前排支护桩的组合结构支护基坑的下部,由于基坑的上部对后排支护桩的抵压力较小,因此无需双排桩进行支护,基坑的下部更是能达到与双排桩支护相同的效果,因而相对于双排桩而言,效果不会减少,但造价更便宜;并且,后排支护桩和前排支护桩的间距相对于双排桩而言距离可以更近,可增加挖设的基坑的大小;此外,上述施工方法中,在未挖设土方前施工后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后排腰梁、前排冠梁以及连梁,都是在平地上进行施工,无需架设支撑架、支撑板等结构,施工方便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排桩造价昂贵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中S10和S2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中S5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的支护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的连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的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造价便宜,且支护稳定。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沿基坑17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11,此时,基坑17还未开挖,需要先通过后排支护桩11进行支撑,在施工前需要先进行测量放线,以规划后排支护桩11的位置;S20,沿多个后排支护桩11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111,后排冠梁111设于后排支护桩11的桩顶,用作将多个后排支护桩11连接在一起,防止顶部边缘产生坍塌;S30,开挖基坑17的土方直至第一预设深度,此处所说的第一预设深度为预设标高的深度位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该第一预设深度可以为一地下层的高度,这样,在更易进行后续的施工;S40,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13,前排支护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n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n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第一预设深度;/n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n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位置处施工后排腰梁,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前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连接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腰梁的连梁;/n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预设基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
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
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第一预设深度;
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
位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位置处施工后排腰梁,沿多个所述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前排冠梁,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连接所述前排冠梁和后排腰梁的连梁;
开挖基坑的土方直至预设基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基坑的侧壁施工后排支护桩的步骤包括:
沿基坑的侧壁钻设多个后排钻孔直至越过预设基底;
在多个所述后排钻孔内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得到所述后排支护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的步骤包括:
在后排支护桩的桩顶开挖土方形成第一凹槽;
在第一凹槽内施工多个后排冠梁锚索,并使所述后排冠梁锚索穿出所述第一凹槽;
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施工得到后排冠梁,多个所述后排冠梁锚索穿过所述后排冠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多个所述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施工后排冠梁的步骤之后:
对所述后排冠梁锚索进行张拉锁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椅式双排桩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预设深度施工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深度钻设多个前排钻孔直至越过预设基底,多个所述前排钻孔与所述后排支护桩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前排钻孔沿所述后排支护桩的延伸方向延伸布置;
在多个所述前排钻孔内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得到所述前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苹张领帅刘迪李燕刘峻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