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6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关风机、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换热器、引风机和冷却塔,冷却塔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出风口,关风机安装于冷却塔的进料口上,冷却塔内设有冷却帽、冷却板和温度计,冷却帽与引风机连接,冷却板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接,出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通过气体管道与引风机连接,出料口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关风机、引风机和温度计电连接,控制面板上可显示温度计所测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冷空气吹散降温,然后经两层冷却板的降温后,实现了余热的利用,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产生扬尘,给工作人员造成职业病,且装料口处能够定量出料,便于包装。

Discharge cooling device of red lead oxida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
,具体属于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红丹氧化炉是红丹生产的主要设备,红丹氧化炉工作时的炉温在500℃左右,由红丹氧化炉生产的氧化后的红丹粉的初始温度也在500℃左右。此时氧化后的红丹粉的温度较高,无法进行包装,且氧化后的红丹粉的热量无法被充分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关风机、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换热器、引风机和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关风机安装于冷却塔的进料口上,所述的冷却塔内的上部设有冷却帽,所述的冷却帽通过冷风管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的冷风管道的出风口垂直向上,且位于冷却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的引风机位于冷却塔的外部,所述的冷却帽的下方的冷却塔的塔壁上设有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所述的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之间的距离为150cm,所述的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上分别安装有冷却板,所述的冷却板分别通过水管一和水管二与冷却塔外部的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板分别通过热管一和热管二与冷却塔外部的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管道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道和水管三连接,所述的上层挡圈上的冷却板下方还安装有筛网,所述的下层挡圈下方的冷却塔塔壁上还设有出风口和温度计,所述的出风口处设有滤网,所述的温度计和出风口与下层挡圈之间的距离为120cm,所述的出料口设置于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的出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的换热器通过气体管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的换热器还与水管三和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出料口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关风机、引风机和温度计电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上可显示温度计所测的温度,所述的控制面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冷却帽包括锥形帽体、导风锥和连接架,所述的导风锥设置于锥形帽体的锥顶内,所述的连接架将锥形帽体固定在冷风管道的出风口上,所述的导风锥位于冷风管道出风口中心处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的冷却管道上还设有流量控制阀。进一步,所述的冷却板由承重圈和降温管构成,所述的承重圈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筛网为倒锥形,安装于承重圈的底部,所述的承重圈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一侧的承重圈与出水口一侧的承重圈之间被隔断块隔断,所述的降温管的两端分别安装于进水口一侧和出水口一侧的承重圈上,所述的降温管在承重圈内平行设置。进一步,所述的冷却板的承重圈下表面还安装有振动器,所述的振动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出料口的下端还连接有拨料机,所述的拨料机包括壳体、电机和拨料桨,所述的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的拨料桨位于壳体内,所述的拨料桨安装于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的电机安装于壳体的顶部,所述的拨料桨为扇形块,所述的拨料桨为两个,所述的拨料桨对称设置在电机转轴的两侧,所述的拨料桨之间形成两个装料区,所述的出料口安装于其中一个装料区上方的壳体上,所述的另一个装料区的壳体上安装有装料口,所述的装料口上还安装有除尘罩,所述的除尘罩通过气体管道与出料口连通,所述的除尘罩还通过气体管道与引风机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装料口还内设置有上下两层纵横交错的挡料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空气吹散降温,然后经两层冷却板的降温后,实现了对氧化后的红丹粉的降温,并且通过水流将冷却塔内的热量进行收集,实现了余热的利用,另外,通过引风机对装袋口处的除尘和对出风口处气流的吸引,使整个冷却塔处于一个密封循环的状态,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产生扬尘,给工作人员造成职业病,且装料口处能够定量出料,便于包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冷却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拨料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关风机12、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24、换热器8、引风机3和冷却塔1,冷却塔1上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3,关风机12安装于冷却塔1的进料口11上,关风机12可将温度在500℃左右的氧化后的红丹粉以10kg/min的速度匀速的送入该装置。冷却塔1内的上部设有冷却帽5,冷却帽5包括锥形帽体51、导风锥52和连接架53,导风锥52设置于锥形帽体51的锥顶内,连接架53将锥形帽体51固定在冷风管道31的出风口上,导风锥52位于冷风管道31出风口中心处的上方,冷风管道31出风口处的冷风流量为120m3/h,冷风管道31与引风机3连接,引风机为轴流风机,冷风管道31的出风口垂直向上,且位于冷却塔1的中心轴线上,引风机3位于冷却塔1的外部。500℃左右的氧化后的红丹粉进入冷却塔1后会落在冷却帽5上,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帽体51向下滑落,当其离开帽体51时,冷风管道31流出的冷风经导风锥52的扩散作用,沿帽体51底部向外吹扫,使氧化后的红丹粉离开帽体51后被吹散,使冷气流与氧化后的红丹粉充分接触,达到对氧化后的红丹粉的初次降温,初次降温后的氧化后的红丹粉的温度在270℃左右。冷却帽5的下方的冷却塔1的塔壁上设有上层挡圈71和下层挡圈72,上层挡圈71和下层挡圈72之间的距离为150cm,上层挡圈71和下层挡圈72上分别安装有冷却板6,冷却板6由承重圈63和降温管65构成,冷却板6的承重圈63下表面还安装有振动器16,振动器16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承重圈63为中空结构,筛网7为倒锥形,安装于承重圈63的底部,承重圈63上设有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进水口61一侧的承重圈63与出水口62一侧的承重圈63之间被隔断块64隔断,降温管65的两端分别安装于进水口61一侧和出水口62一侧的承重圈63上,降温管65在承重圈63内平行设置。冷却板6分别通过水管一21和水管二22与冷却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关风机、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换热器、引风机和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关风机安装于冷却塔的进料口上,所述的冷却塔内的上部设有冷却帽,所述的冷却帽通过冷风管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的冷风管道的出风口垂直向上,且位于冷却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的引风机位于冷却塔的外部,所述的冷却帽的下方的冷却塔的塔壁上设有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所述的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之间的距离为150cm,所述的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上分别安装有冷却板,所述的冷却板分别通过水管一和水管二与冷却塔外部的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板分别通过热管一和热管二与冷却塔外部的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管道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道和水管三连接,所述的上层挡圈上的冷却板下方还安装有筛网,所述的下层挡圈下方的冷却塔塔壁上还设有出风口和温度计,所述的出风口处设有滤网,所述的温度计和出风口与下层挡圈之间的距离为120cm,所述的出料口设置于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的出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的换热器通过气体管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的换热器还与水管三和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出料口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关风机、引风机和温度计电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3 CN 20191128380271.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关风机、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换热器、引风机和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关风机安装于冷却塔的进料口上,所述的冷却塔内的上部设有冷却帽,所述的冷却帽通过冷风管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的冷风管道的出风口垂直向上,且位于冷却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的引风机位于冷却塔的外部,所述的冷却帽的下方的冷却塔的塔壁上设有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所述的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之间的距离为150cm,所述的上层挡圈和下层挡圈上分别安装有冷却板,所述的冷却板分别通过水管一和水管二与冷却塔外部的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板分别通过热管一和热管二与冷却塔外部的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管道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道和水管三连接,所述的上层挡圈上的冷却板下方还安装有筛网,所述的下层挡圈下方的冷却塔塔壁上还设有出风口和温度计,所述的出风口处设有滤网,所述的温度计和出风口与下层挡圈之间的距离为120cm,所述的出料口设置于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的出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的换热器通过气体管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的换热器还与水管三和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出料口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关风机、引风机和温度计电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帽包括锥形帽体、导风锥和连接架,所述的导风锥设置于锥形帽体的锥顶内,所述的连接架将锥形帽体固定在冷风管道的出风口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朱管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骏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