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38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黑臭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气管和曝气管,曝气管的侧壁设置有多列与气道连通的曝气孔组,所述曝气孔组设置有多个曝气孔,曝气管的气管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挡板,若干挡板用于导引气体螺旋式向下流动并经由曝气孔喷出,若干挡板围绕曝气管的气道的内侧壁呈螺旋式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曝气管内侧壁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若干挡板,由风机进入曝气管的气体经过挡板的导引在曝气管的气道中形成螺旋式气流并对着曝气孔喷出,改变了传统气流的流动方式,增加曝气管内压力,使曝气更流畅,不易堵塞曝气孔。

A kind of aeration device for black smelly bottom mu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黑臭水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黑臭水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黑臭水底泥越积越厚,黑臭水底泥削减越来越引起重视。目前黑臭水底泥的削减主要通过底泥疏浚,但底泥疏浚发容易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同时疏浚法的耗资较高,经济成本较高。水体复氧技术的水体治理效果较好,传统的曝气装置曝气孔容易堵塞,导致曝气装置对黑臭水底泥的削减效果不佳,故亟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曝气管内侧壁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若干挡板,由风机进入曝气管的气体经过挡板的导引在曝气管的气道中形成螺旋式气流并对着曝气孔喷出,改变了传统气流的流动方式,增加曝气管内压力,使曝气更流畅,不易堵塞曝气孔。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气管和曝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风机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曝气管连接,所述曝气管设置有与气管的另一端连通的气道,所述曝气管末端密封,曝气管的侧壁设置有多列与气道连通的曝气孔组,所述曝气孔组设置有多个沿曝气管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曝气孔,曝气管的气管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挡板,若干挡板用于导引气体螺旋式向下流动并经由曝气孔喷出,若干挡板围绕曝气管的气道的内侧壁呈螺旋式设置。其中,所述曝气管的上端直径为1-30厘米,曝气管的下端直径为1-30厘米。其中,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0.1-5厘米,所述曝气孔组中从上至下的曝气孔的孔径逐渐增大。其中,所述曝气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气管设置有多个支气管,多个支气管分别与多个曝气管的气道连通。其中,所述挡板与曝气管的气道的内侧壁的夹角为30°-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曝气管内侧壁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若干挡板,由风机进入曝气管的气体经过挡板的导引在曝气管的气道中形成螺旋式气流并对着曝气孔喷出,改变了传统气流的流动方式,增加曝气管内压力,使曝气更流畅,不易堵塞曝气孔。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风机;2、气管;3、曝气管;4、曝气孔;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包括风机1、气管2和曝气管32,所述气管2的一端与风机1连接,气管2的另一端与曝气管32连接,所述曝气管32设置有与气管2的另一端连通的气道,所述曝气管32末端密封,曝气管32的侧壁设置有多列与气道连通的曝气孔4组,所述曝气孔4组设置有多个沿曝气管32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曝气孔4,曝气管32的气管2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挡板5,若干挡板5用于导引气体螺旋式向下流动并经由曝气孔4喷出,若干挡板5围绕曝气管32的气道的内侧壁呈螺旋式设置。传统的曝气管32设置有曝气孔4,风机1提供气体,气体经过气管2输送至曝气管32,曝气管32侧壁设置有曝气孔4,直直流进曝气管32的气体经由侧壁的曝气孔4喷出,对曝气管32外的底泥进行曝气,当曝气管32插入底泥的深度较深时,底泥对曝气孔4的压力较大,较大颗粒的底泥颗粒容易堵塞曝气孔4,削减曝气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曝气管32内侧壁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若干挡板5,由风机1进入曝气管32的气体经过挡板5的导引在曝气管32的气道中形成螺旋式气流并对着曝气孔4喷出,改变了传统气流的流动方式,能够增加曝气管32内气体压力,使曝气更流畅,不易堵塞曝气孔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新型的曝气管32的上端直径为1-30厘米,曝气管32的下端直径为1-30厘米。曝气管32的上端直径与下端直径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地,曝气管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少,如曝气管32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使曝气管32整体呈锥型,便于曝气管32插入底泥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新型的曝气孔4的孔径为0.1-5厘米,所述曝气孔4组中从上至下的曝气孔4的孔径逐渐增大。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曝气孔4的孔径,能够使曝气更顺畅,避免底泥深处的曝气孔4被堵塞。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新型的曝气管3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气管2设置有多个支气管2,多个支气管2分别与多个曝气管32的气道连通。使用多个支气管2分别与曝气管32连接,能够增加曝气量与曝气空间,能够迅速地给底泥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曝气,加快有机物的降解,快速削减底泥。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新型的挡板5与曝气管32的气道的内侧壁的夹角为30°-60°。挡板55与气道的内侧壁形成一定角度,不但便于气体形成螺旋式气体,增加气道内的气体所产生的气压,也对气道内的气体起到导向的作用,将气体引导至曝气孔44出气,避免曝气孔44堵塞。优先地,挡板5与曝气管32的气道的内侧壁的夹角为4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气管和曝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风机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曝气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设置有与气管的另一端连通的气道,所述曝气管末端密封,曝气管的侧壁设置有多列与气道连通的曝气孔组,所述曝气孔组设置有多个沿曝气管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曝气孔,曝气管的气管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挡板,若干挡板用于导引气体螺旋式向下流动并经由曝气孔喷出,若干挡板围绕曝气管的气道的内侧壁呈螺旋式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气管和曝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风机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曝气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设置有与气管的另一端连通的气道,所述曝气管末端密封,曝气管的侧壁设置有多列与气道连通的曝气孔组,所述曝气孔组设置有多个沿曝气管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曝气孔,曝气管的气管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挡板,若干挡板用于导引气体螺旋式向下流动并经由曝气孔喷出,若干挡板围绕曝气管的气道的内侧壁呈螺旋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底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上端直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婵张保安赖柏民黄来云陈浩鹏罗仕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