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7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包括筐主体,所述筐主体为筐底面、筐左侧面、筐前面、筐后面和筐右侧面组成的无盖筐体,所述筐主体上宽下窄,所述筐左侧面和筐右侧面中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的穿绳固定孔一,所述筐前面和筐后面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三个穿绳固定孔二,所述筐左侧面和筐右侧面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两个对接作用位点一,所述筐前面和筐后面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三个对接作用位点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以模块化方式设计了筐体叠加可切换的两种模式进行组装装填和运输,整体设计对应目前市面存在的问题一一针对解决,在使用和处理效率都大大提高,节省了整个系统的能耗。

A modular packing basket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特别是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越来越严,一些常规的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出现了不适应性,促使着许多企业研发出各种组合去污工艺,生物膜法相关的处理技术在此环境下再次成为了主力工艺,而滴滤池相关的就是生物膜法的一种改良或者变形,滴滤池是由污水自流经填料过程去除污染物,但填料的装填方式对处理效率影响是非常的大。目前市面上多采用整个滤池般体积大,通氧效果差;又或者是一种普通式填料筐,易变性,通风面积小,抗腐蚀性差易氧化的普通筐,效率低下,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结构合理,以模块化方式设计了筐体叠加可切换的两种模式进行组装装填和运输,整体设计对应目前市面存在的问题一一针对解决,在使用和处理效率都大大提高,节省了整个系统的能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包括筐主体,所述筐主体为筐底面、筐左侧面、筐前面、筐后面和筐右侧面组成的无盖筐体,所述筐主体上宽下窄,所述筐左侧面和筐右侧面中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的穿绳固定孔一,所述筐前面和筐后面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三个穿绳固定孔二,所述筐左侧面和筐右侧面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两个对接作用位点一,所述筐前面和筐后面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三个对接作用位点二,所述所述筐左侧面和筐右侧面底部内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棒插孔,所述筐左侧面、筐前面、筐后面和筐右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半锥形的套插件,所述套插件底部设有卡位凹槽,所述筐左侧面、筐前面、筐后面和筐右侧面上内侧顶部分别设有和卡位凹槽相配合的卡位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筐主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塑性材料PP,聚丙烯特点是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进一步的,所述筐底面上均匀设有滴滤孔,保证滴滤效果和通风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筐左侧面、筐前面、筐后面和筐右侧面上均设有上疏下密的通风孔,保证底部有良好的通风进气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穿绳固定孔一位于筐左侧面和筐右侧面五分之四高度处,所述穿绳固定孔二高度高于穿绳固定孔一高度,穿绳固定孔用于通过绳固定相邻的筐主体,使得整体重心向内,不倒塌。进一步的,所述筐底面上下表面均匀设有井字形加强筋,所述筐底面下表面设有连接井字形加强筋的两个叉形加强筋,增强底部的受力能力,增强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对接作用位点一和对接作用位点二为凸出表面的圆柱筒体结构,保证和相邻的筐主体之间形成对接,防止筐体挤压变形,导致破裂或者倒塌。进一步的,所述筐前面上的套插件和卡位凸起位置与筐后面上的卡位凸起和套插件位置相对应,所述左侧面上的套插件和卡位凸起位置与筐右侧面上的卡位凸起和套插件位置相对应,设计可切换的两种模式,一种运输式镶嵌型,是可以运输的时候节省空间及镶嵌方便运输不容易散开,另一种装料式堆叠型,在加装了填料堆叠起来,通过筐体四侧面上加强挡棱固定卡位,使得筐与筐的叠加不易偏移。进一步的,所述对接作用位点一和对接作用位点二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对接作用位点一和对接作用位点二相邻两个之间连接有加强挡棱,一方面用于增加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阻挡筐主体堆叠插接时不易分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筐主体由塑性材料PP通过组合模具正式模制作而成五面长方体筐,底面是均匀开孔用来过水滴滤,四周敞开足够的通风小孔,来增强通风面积,实现对氧气的充分利用;筐的四侧边设置的穿绳固定孔,以此来利用相互作用力固定筐体不变形;另还在三面位于筐体外高度三分之二处设立圆环形凸起的对接作用位点,用来对应相邻筐体的受力位点以利用相互作用力来固定筐体不变形;底面上下都设有加强筋,特别是底面下面是交叉固定加强筋增强底面的承重能力;内部两长侧面设立可插支撑棒的固定孔位,必要时可安插支撑棒来增强支撑来自上层的压力;筐与筐上下重叠设立两种模式,一种是运输模式的镶嵌型,另一种是装填料式的堆叠型。只需要旋转筐体的插接方位即可实现。本装置以模块化方式设计了筐体叠加可切换的两种模式进行组装装填和运输,整体设计对应目前市面存在的问题一一针对解决,在使用和处理效率都大大提高,节省了整个系统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镶嵌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堆叠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筐底面,2、筐左侧面,3、筐前面,4、筐后面,5、筐右侧面,6、穿绳固定孔一,7、穿绳固定孔二,8、对接作用位点一,9、对接作用位点二,10、支撑棒插孔,11、井字形加强筋,12、套插件,13、卡位凹槽,14、卡位凸起,15、加强挡棱。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包括筐主体,所述筐主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塑性材料PP,所述筐主体为筐底面1、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组成的无盖筐体,所述筐底面1上均匀设有滴滤孔,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均设有上疏下密的通风孔,所述筐主体上宽下窄,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中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的穿绳固定孔一6,所述筐前面3和筐后面4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三个穿绳固定孔二7,所述穿绳固定孔一6位于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五分之四高度处,所述穿绳固定孔二7高度高于穿绳固定孔一6高度,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两个对接作用位点一8,所述筐前面3和筐后面4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三个对接作用位点二9,所述对接作用位点一8和对接作用位点二9为凸出表面的圆柱筒体结构,所述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底部内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棒插孔10,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分别设有两个半锥形的套插件12,所述套插件12底部设有卡位凹槽13,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内侧顶部分别设有和卡位凹槽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包括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主体为筐底面(1)、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组成的无盖筐体,所述筐主体上宽下窄,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中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的穿绳固定孔一(6),所述筐前面(3)和筐后面(4)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三个穿绳固定孔二(7),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两个对接作用位点一(8),所述筐前面(3)和筐后面(4)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三个对接作用位点二(9),所述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底部内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棒插孔(10),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分别设有两个半锥形的套插件(12),所述套插件(12)底部设有卡位凹槽(13),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内侧顶部分别设有和卡位凹槽(13)相配合的卡位凸起(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包括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主体为筐底面(1)、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组成的无盖筐体,所述筐主体上宽下窄,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中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的穿绳固定孔一(6),所述筐前面(3)和筐后面(4)上部同一高度分别对称设有三个穿绳固定孔二(7),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两个对接作用位点一(8),所述筐前面(3)和筐后面(4)中上部同一高度对称设有三个对接作用位点二(9),所述所述筐左侧面(2)和筐右侧面(5)底部内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棒插孔(10),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分别设有两个半锥形的套插件(12),所述套插件(12)底部设有卡位凹槽(13),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面(3)、筐后面(4)和筐右侧面(5)上内侧顶部分别设有和卡位凹槽(13)相配合的卡位凸起(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主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塑性材料P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底面(1)上均匀设有滴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填料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左侧面(2)、筐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赵子博王成刘秋文吴昌禄郑福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