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6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包括无动力风球、布水管、布水槽、不锈钢通风支架、通风过道、通风集水槽以及百叶窗进风口,所述的无动力风球安装在顶部中间两端,所述布水管一分为二与不锈钢通风支架上的布水槽水力相连位于无动力风球正下端,所述布水槽位于不锈钢通风支架的顶部中间均匀布水,所述不锈钢通风支架为方形立体结构设置在无动力风球正下方,所述通风过道位于不锈钢通风支架中间,所述通风集水槽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底部,所述百叶窗进风口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的四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然拔风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无能耗,运行成本基本为零,通风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处理效率。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滴滤池降解有机物是通过滤料上的生物膜分解有机物,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通过好氧作用去除污水中的COD、BOD、氨氮和总磷,为了可以滴滤池上的微生物更高效率的去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采用拔风装置,利用拔风原理来保证滴滤池内部的通风充氧,维持整个系统的富氧,从而有利于滴滤池对污水进行处理。但一般采用的拔风装置效率低下或者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增加成本。另外当生活污水进入滴滤池后,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从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结构合理,降低成本减少能耗,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由无动力风球、布水管、布水槽、不锈钢通风支架、通风过道、通风集水槽以及百叶窗进风口组成,所述的无动力风球安装在顶部中间两端,所述布水管一分为二与不锈钢通风支架上的布水槽水力相连位于无动力风球正下端,所述布水槽位于不锈钢通风支架的顶部中间均匀布水,所述不锈钢通风支架为方形立体结构设置在无动力风球正下方,所述通风过道位于不锈钢通风支架中间,所述通风集水槽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底部,所述百叶窗进风口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的四周。
[0005]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无动力风球设置在最顶部中间两侧,两个无动力风球作为内部与外部的连通出气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布水管和布水槽都设置安放在不锈钢通风支架上面中间隔着层填料筐是按特定设计位置进行布水。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不锈钢通风支架整体用不锈钢方管制作而成,分成两部分位于整套装置的中间两侧无动力风球的正下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四侧面是按特定设计设置了百叶窗进风口作为整个装置与外界相连的进风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最底部是通风集水槽,与不锈钢通风支架隔开有一点距离为了底部进风由下而上,且多条沟槽相互交错。
[0010]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通风过道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中间,用作过道和内部通风。
[0011]进一步的,所述自然拔风装置集水槽是与通风集水槽相连,位于不锈钢通风支架的底部外侧四周用作最终的集水出水。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整套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廉,全程无能耗损失,运行成本基本为零,仅靠自然通风,通过无动力风球的运行原理室内外温差形成动力,引起空气流动,无动力风球球状设置减小外部摩擦从而自转形成自然拔风系统。而且污水自进入该装置后由于长期通风散气,减少蚊虫滋生,不再产生二次污染。
[0013]本装置利用特殊的设计,将拔风原理和好氧处理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减少整个运行系统的能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竖截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顶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1、无动力风球,2、布水管,3、布水槽,4、不锈钢通风支架,5、百叶窗进风口,6、通风集水槽,7、通风过道,8、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风球1、布水管2、布水槽3、不锈钢通风支架4、百叶窗进风口5、通风集水槽6、通风过道7以及集水槽8组成,所述的无动力风球1位于整套装置的外壳体最顶部,所述不锈钢通风支架4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布水管2为滴滤池进水管且安装在无动力风球1下方,所述布水槽3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顶部,所述的布水槽3与布水管2水力相连,所述的百叶窗进风口5设置在整套装置的外壳体四周下部,所述的通风集水槽6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的下部,为兼顾通风集水作用,所述通风过道7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之间,所述集水槽8在外壳体底部一侧且与通风集水槽6相连,作最终集水出水。
[0020]外壳体顶部安装两个无动力风球1且位于中部两侧均与外界接触,所述布水管2通过支架安装在无动力风球1下方,由三通一分为二的水管组成整套装置的进水管,所述布水槽3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上部且与布水管2水力相连,为自然拔风装置均匀布水,所述不锈钢通风支架4由不锈钢方管制作而成,且位于整套装置的外壳体中部两侧,所述通风集水槽6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底部,包括多条沟槽交错连接,最终汇集于集水槽8,所述通风过道7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之间,位于整套装置外壳体的正中且用于通风和过道,所述集水槽8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底部一侧且与通风集水槽6相连,用作集水出水。
[0021]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风球(1)、布水管(2)、布水槽(3)、不锈钢通风支架(4)、百叶窗进风口(5)、通风集水槽(6)、通风过道(7)以及集水槽(8)组成,所述的无动力风球(1)位于整套装置的外壳体最顶部,所述不锈钢通风支架(4)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布水管(2)为滴滤池进水管且安装在无动力风球(1)下方,所述布水槽(3)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顶部,所述的布水槽(3)与布水管(2)水力相连,所述的百叶窗进风口(5)设置在整套装置的外壳体四周下部,所述的通风集水槽(6)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的下部,所述通风过道(7)设置在不锈钢通风支架(4)之间,所述集水槽(8)在外壳体底部一侧且与通风集水槽(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顶部安装两个无动力风球(1)且位于中部两侧均与外界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滴滤池的自然拔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2)通过支架安装在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刘秋文王金凤张玲玲薛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