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76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包括支架、绕线轮、导线装置和助力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贯穿之间,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右半部外壁上套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齿轮盘,所述中心轴的左半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母固定有曲柄,所述绕线轮的右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机构,所述曲柄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机构,所述支架的上半部右侧外壁上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有导线装置,所述支架的上半部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助力装置。该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不仅能够更加轻松的对风筝线进行收放,而且风筝轮更易于拆卸和安装。

An electric powered kite wheel for ki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
本技术属于风筝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
技术介绍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专利技术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风筝轮是较为先进的风筝放飞器具,但是传统的风筝轮采用的是单手摇轮,放飞中型或大型风筝时,收线比较吃力,目前通常是两人轮流把线拉近绕线轮,然后收线,用这样的方式收线非常危险,由于风筝线较细在加上风力的作用,风筝线会划开拉线人的皮肉;而且现在的风筝轮结构较为复杂,维修时不便于拆卸和安装。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包括支架(1)、绕线轮(3)、导线装置(8)和助力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贯穿之间,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的右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刹车盘(6),所述刹车盘(6)套设在中心轴(2)的外壁上,所述支架(1)下半部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刹车手柄(7),所述中心轴(2)的右半部外壁上套接有绕线轮(3),所述绕线轮(3)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齿轮盘(9),所述中心轴(2)的左半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母固定有曲柄(4),所述绕线轮(3)的右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机构(5),所述曲柄(4)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包括支架(1)、绕线轮(3)、导线装置(8)和助力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贯穿之间,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的右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刹车盘(6),所述刹车盘(6)套设在中心轴(2)的外壁上,所述支架(1)下半部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刹车手柄(7),所述中心轴(2)的右半部外壁上套接有绕线轮(3),所述绕线轮(3)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齿轮盘(9),所述中心轴(2)的左半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母固定有曲柄(4),所述绕线轮(3)的右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机构(5),所述曲柄(4)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机构(5),所述支架(1)的上半部右侧外壁上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有导线装置(8),所述支架(1)的上半部左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助力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装置(8)包括导线盒(15)和导线轴(16),所述导线盒(15)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在支架(1)的右侧外壁上,所述导线盒(15)内设有导线轴(16),所述导线轴(16)通过旋转轴承与导线盒(15)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导线盒(15)的顶板和底板上开设有导线口,导线口的内壁上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橡胶防护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筝用电动助力风筝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郭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东升工艺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