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26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上料装置,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机架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中心线与第一转轴的中心线重合,第一转盘靠近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套设绕线筒的立柱,立柱靠近第二转盘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过线孔,第二转盘对应第一转盘上的立柱设置有若干通孔,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架,支架可转动地上设置有上辊筒和下辊筒,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具有间隙,下滚筒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支架可转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料效率高。

Wire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材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材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锦丝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扬声器产品中,从耳机、笔记本电脑、传感器,到电视机、汽车喇叭乃至各种音箱产品。目前通用的锦丝线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大多是合金铜或镀银合金铜包覆纤维加以绞合等方式成型以形成绞合线;但是现有的绞合线上料设备需在合金铜线或者镀银合金线在绞合装置上绞合成绞合线后才能进行上料,无法直接对合金铜线或者镀银合金线直接进行上料,上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转盘靠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套设绕线筒的立柱,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第二转盘对应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立柱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可转动地上设置有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辊筒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可转动的连接。其中,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呈圆盘状。上料时,将绕有合金铜线的绕线筒套设在立柱上,且绕线筒可相对立柱转动,然后将挡板固定在立柱的端部以防止绕线筒掉出立柱,然后将绕线筒上的合金铜线穿过挡板上的过线孔牵引至第二转盘并穿过第二转盘上的通孔,然后在将合金铜线穿过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的间隙,此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辊筒转动,由于此时合金铜线被压紧在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因此合金铜线会被上辊筒和下辊筒牵引,使得绕线筒上的合金铜线被牵引向下压辊,同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其上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因此在合金铜线被牵引的过程中,位于第二转盘和下辊筒之间的合金铜线会在第三转轴的转动下缠绕绞合,形成绞合线,成品线再经过上辊筒和下辊筒被输送至下一工序的设备,完成上料过程。本申请可以在将合金铜线绞合成绞合铜线的同时对绞合线进行上料,极大地提高了上料效率。优选的,所述过线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可以通过胶合的连接结构固定在过线孔内,合金穿过橡胶圈且与橡胶圈紧配合,使得过橡胶圈能夹紧合金铜线,对合金铜线具有一定的拉力,从而防止绕线筒在第一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合金铜线因甩动而被拉出绕线筒而导致合金铜线相互缠绕,同时橡胶层能去除经过过线孔的合金铜线表面的氧化层,能有效提高成品绞合线的导电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一转盘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转盘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纳皮带的皮带槽,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皮带驱动连接。通过在第一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皮带槽,可以使得第一转盘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且电机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上方,则连接电机上的皮带轮和第一转盘的皮带除了起到传动的作用还能用于支撑第一转轴,增加第一转轴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的强度,同时本申请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固定在第一转轴上,因此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可随着第一转轴转动,简化了驱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两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上辊筒,所述上辊筒与所述第二转轴同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设置有下辊筒,所述下辊筒与所述第三转轴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三转轴延伸出所述支撑柱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下辊筒转动,而由于合金铜线被夹紧在下压辊和上压辊之间,因此下压辊转动时可以带动上压辊转动从而牵引合金铜线移动,其中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可以通过轴承可转动地穿设在支撑柱上,第三转轴伸出所述支撑柱外侧的部分形成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辊筒的侧壁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环绕所述上辊筒设置,所述下辊筒对应所述凸条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下辊筒设置,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条的高度,所述凸条插入所述凹槽内。凸条的端部伸入到凹槽中,与凹槽形成一孔状结构,由铜合金线绞合而成的绞合线被夹紧在该孔状结构中,且凹槽的宽度与绞合线的直径一致,可以用于支撑绞合线,防止绞合线被压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凸条的表面以及所述凹槽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增加凸条以及凹槽与绞合线的摩擦力,以保证绞合线顺利被牵引。优选的,所述第二转盘包括圆盘形的盘体和两活动块,所述两活动块呈半圆环状,所述两活动块和组合呈一圆环状机构,所述活动块通过螺栓与所述盘体连接,所述盘体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半圆槽,所述活动块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半圆槽设置有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形成所述通孔。其中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形成的通孔呈圆孔状。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活动块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盘体的边缘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活动块可拆卸地设置在盘体上,用以便于将铜合金线放入到第一半圆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槽形成的通孔中,其中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数量最少为两个,以防止活动块相对于盘体转动。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1、本申请可以在将合金铜线绞合成绞合铜线的同时对绞合线进行上料,极大地提高了上料效率。2、本申请中,电机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上方,则连接电机上的皮带轮和第一转盘的皮带除了起到传动的作用还能用于支撑第一转轴,增加第一转轴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的强度,同时本申请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固定在第一转轴上,因此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可随着第一转轴转动,简化了驱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线材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的连接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第一转轴,12-第一转盘,121-立柱,122-绕线筒,123-挡板,1231-过线孔,13-第二转盘,131-盘体,1311-第一半圆槽,1312-第二螺纹孔,132-活动块,1321-第二半圆槽,1322-第一螺纹孔,14-第一电机,141-皮带轮,142-皮带,15-支架,16-上辊筒,161-凸条,17-下辊筒,171-凹槽,2-铜合金线,3-绞合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转盘靠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套设绕线筒的立柱,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第二转盘对应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立柱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可转动地上设置有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辊筒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可转动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转盘靠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套设绕线筒的立柱,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第二转盘对应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立柱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可转动地上设置有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辊筒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可转动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一转盘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转盘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纳皮带的皮带槽,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皮带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上辊筒,所述上辊筒与所述第二转轴同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兴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