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2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56
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包括固定在门体内端的铰链座及固定在柜体内端的固定座,铰链座与固定座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门体通过铰接组件与柜体实现开关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内安装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调节棒及设于调节棒末端的紧固齿,调节棒与紧固齿间通过连接座连接,一导向柱穿过连接座末端的安装孔与紧固齿的滑动槽连接,所述的调节棒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柱,外螺纹柱与固定座外端的调节孔螺接,旋转调节棒,驱动调节棒往内伸入,导向柱沿着滑动槽往内滑动,推动紧固齿往侧方伸出插入柜体本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铰链单边固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一侧的固定结构,使得固定座与柜体本体的连接强度。

A hidden hinge with two-way fix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具体是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
技术介绍
现有的门体铰链可以将门板悬挂在门框外,包括固定安装在门框上的门框安装单元及固定地安装在门板上的门板固定座,通过门体铰链两侧分别内置安装于门框安装单元及门板固定座内,从而将门板与门框进行铰接,从而实现门体的开关。但是经过测试显示,这种门体铰链在使用大约2万次时就会产生损坏,损坏部件部分由于偏转件长期工作导致,传统上的做法是偏转件由金属板材制作而成,然后在门框上焊接或螺接在门框安装单元上,连接强度弱,不能保证门体稳定长期的工作。而且由于门框安装单元与门框连接依靠单边螺丝穿过门框安装单元直接与门框螺接固定,而门框安装单元另一端与门框安装仅仅贴合而没有再锁紧固定的操作,导致门框安装单元单边容易发生松动,严重影响了门体铰链的正常运作,甚至导致门框安装单元或门体铰链发生掉落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铰链连接强度好,连接结构稳定牢固的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本专利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包括固定在门体内端的铰链座及固定在柜体内端的固定座,铰链座与固定座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门体通过铰接组件与柜体实现开关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内安装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调节棒及设于调节棒末端的紧固齿,调节棒与紧固齿间通过连接座连接,一导向柱穿过连接座末端的安装孔与紧固齿的滑动槽连接,所述的调节棒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柱,外螺纹柱与固定座外端的调节孔螺接,旋转调节棒,驱动调节棒往内伸入,导向柱沿着滑动槽往内滑动,推动紧固齿往侧方伸出插入柜体本体内。所述的滑动槽呈腰型,倾斜30°-60°设置。所述的连接座呈“匚”设置,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及中间端板,安装孔贯穿上端板及下端板设置,所述的紧固齿夹持于上端板及下端板间。所述的中间端板下方贯穿设有挂槽,挂槽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的调节棒通过其末端的夹槽夹持挂槽上端于其内,将调节棒与连接座连接。所述的紧固齿一侧由本体向外突出设置若干个插齿,插齿插入柜体本体内。所述的导向柱为铆钉,铆钉铆接在连接座的安装孔内。所述的调节棒外端面设置十字旋转槽。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上盖及下盖,上盖及下盖合闭夹持锁紧装置于其内,所述的调节孔位于上盖外端面上,并贯穿上盖设置。所述的调节孔为内螺纹孔,与调节棒的外螺纹柱螺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提高市场竞争力。2、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快捷,锁紧操作效率高。3、在传统铰链单边固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一侧的固定结构,使得固定座与柜体本体的连接强度强,连接结构稳定牢固,很好的保证了铰链的长期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装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隐藏上盖后的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隐藏上盖后与柜体本体安装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的A-A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锁紧装置与固定座的装配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紧固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包括固定在门体内端的铰链座1及固定在柜体3内端的固定座2,铰链座1与固定座2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门体通过铰接组件与柜体3实现开关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内安装有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4包括调节棒41及设于调节棒41末端的紧固齿42,调节棒41与紧固齿42间通过连接座5连接,一导向柱6穿过连接座5末端的安装孔54与紧固齿42的滑动槽421连接,所述的调节棒41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柱411,外螺纹柱411与固定座2外端的调节孔211螺接,旋转调节棒41,驱动调节棒41往内伸入,导向柱6沿着滑动槽421往内滑动,推动紧固齿42往侧方伸出插入柜体3本体内。所述的滑动槽421呈腰型,倾斜30°-60°设置。所述的连接座5呈“匚”设置,包括上端板51、下端板52及中间端板53,安装孔54贯穿上端板51及下端板52设置,所述的紧固齿42夹持于上端板51及下端板52间。所述的中间端板53下方贯穿设有挂槽55,挂槽55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的调节棒41通过其末端的夹槽412夹持挂槽55上端于其内,将调节棒41与连接座5连接。所述的紧固齿42一侧由本体向外突出设置若干个插齿422,插齿422插入柜体3本体内。所述的导向柱6为铆钉,铆钉铆接在连接座5的安装孔54内。所述的调节棒41外端面设置十字旋转槽413。所述的固定座2包括上盖21及下盖22,上盖21及下盖22合闭夹持锁紧装置4于其内,所述的调节孔211位于上盖21外端面上,并贯穿上盖21设置。所述的调节孔211为内螺纹孔,与调节棒41的外螺纹柱411螺接。工作原理:当门体铰链需要安装时,首先将固定座隐藏式内嵌放置于柜体内,通过固定螺丝穿过固定座212与柜体本螺接,将固定座一侧固定于柜体上。由于固定座内安装有锁紧装置,通过调节锁紧装置,利用锁紧装置内的紧固齿往侧方伸出插入柜体本体内,将固定座另一端与柜体本体连接固定,使得固定座至少有两个方向固定,从而增加了固定座与柜体本体的连接强度强,使得连接结构稳定牢固,很好的保证了后续铰链的的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锁紧装置包括调节棒及设于调节棒末端的紧固齿,调节棒与紧固齿间通过连接座连接,利用导向柱穿过连接座末端的安装孔与紧固齿内的滑动槽连接。此时,利用专用工具通过调节棒外端面的十字旋转槽去旋转调节棒,驱动调节棒沿着调节孔往内伸入,导向柱沿着滑动槽往内滑动,推动紧固齿往侧方伸出,从而将紧固齿一侧的插齿插入柜体本体内,将固定座与柜体本体连接固定。当需要将固定座拆卸时,反向旋转调节棒,调节棒沿着调节孔往外伸出,导向柱沿着滑动槽往外滑出,从而带动紧固齿往相反侧方伸出,插齿与柜体本体脱离,解除固定座与柜体一侧的连接,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快捷。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案中的铰链增设锁紧装置对固定座进行锁紧固定,大大增强了相互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连接结构牢固稳定,另外,本案中的锁紧装置还有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快捷,锁紧操作效率高等优点,故可广泛推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包括固定在门体内端的铰链座(1)及固定在柜体(3)内端的固定座(2),铰链座(1)与固定座(2)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门体通过铰接组件与柜体(3)实现开关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内安装有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4)包括调节棒(41)及设于调节棒(41)末端的紧固齿(42),调节棒(41)与紧固齿(42)间通过连接座(5)连接,一导向柱(6)穿过连接座(5)末端的安装孔(54)与紧固齿(42)的滑动槽(421)连接,所述的调节棒(41)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柱(411),外螺纹柱(411)与固定座(2)外端的调节孔(211)螺接,旋转调节棒(41),驱动调节棒(41)往内伸入,导向柱(6)沿着滑动槽(421)往内滑动,推动紧固齿(42)往侧方伸出插入柜体(3)本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包括固定在门体内端的铰链座(1)及固定在柜体(3)内端的固定座(2),铰链座(1)与固定座(2)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门体通过铰接组件与柜体(3)实现开关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内安装有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4)包括调节棒(41)及设于调节棒(41)末端的紧固齿(42),调节棒(41)与紧固齿(42)间通过连接座(5)连接,一导向柱(6)穿过连接座(5)末端的安装孔(54)与紧固齿(42)的滑动槽(421)连接,所述的调节棒(41)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柱(411),外螺纹柱(411)与固定座(2)外端的调节孔(211)螺接,旋转调节棒(41),驱动调节棒(41)往内伸入,导向柱(6)沿着滑动槽(421)往内滑动,推动紧固齿(42)往侧方伸出插入柜体(3)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槽(421)呈腰型,倾斜30°-6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固定功能的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5)呈“匚”设置,包括上端板(51)、下端板(52)及中间端板(53),安装孔(54)贯穿上端板(51)及下端板(52)设置,所述的紧固齿(42)夹持于上端板(51)及下端板(52)间。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志龙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炬森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