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炊事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1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炊事油炉,它包括一炉座,炉座上设置一炉体,炉体中央为一燃烧杯,燃烧杯上罩拢火盘,下设喷油嘴,燃烧杯外部缠绕输油管,输油管的入口端与储油罐连,出口端与安装在炉座上的阀体总成连,炉体和阀体总成外置炉罩;阀体总成包括一具有通孔的阀体,阀体侧壁开一与通孔贯通的径向孔,通孔的出口端连接喷油嘴,从入口端伸入一针阀杆,针阀杆头部与通孔留有间隙,中部与通孔螺纹连接,后部与通孔间加套密封圈/垫片和螺母,尾部由一定位套支撑在炉座上;储油罐上并安装有压力表和注气出油阀,注气出油阀一端为注气口,外接气源,内通罐体油液上方,注气出油阀另一端为出油口,外接预热管,内通罐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野外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炉具,特别是关于一种野外用炊事油炉
技术介绍
目前的燃烧炉具一般都采用直喷式点火燃烧方式,这种燃烧炉具存在燃油不预 热、点火时间常、火力不可调、熄火后容易造成回火等缺陷。有的炉具经过改进后, 采取了输油管预热措施,但因为受热不均匀、预热时间常,容易在管内造成积炭; 有的炉具只能靠控制储油罐的出油量来控制火力大小,这样容易造成熄火,而不能 在燃烧前端控制燃油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预热时间短、火力可调、不易积炭的 炊事油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炊事油炉,其特征在于它 包括一炉座,在炉座的一端设置一炉体,所述炉体中央为一燃烧杯,所述燃烧杯上 端扣罩一拢火盘,下端留有一火焰口,所述火焰口处设置一喷油嘴,所述喷油嘴由 一喷油嘴座固定在所述炉座上,所述燃烧杯的外部缠绕有输油预热管,所述预热管 的入口端与一远端储油罐相连,出口端与一安装在所述炉座上的阀体总成相连,所 述炉体和阀体总成的外围设置有保护炉罩;所述阀体总成包括一具有阶梯通孔的阀体,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一与所述通 孔贯通的径向孔,所述径向孔连接所述预热管的出口端,所述通孔的出口端连接所 述喷油嘴,所述通孔的入口端伸入一针阀杆,所述针阀杆的头部与所述通孔之间留 有间隙,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的连接中部螺纹旋接,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的连 接后部加套有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在所述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的后端部顶压一 套设在所述针阀杆上并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的密封螺母,所述针阀杆的尾部活动穿 设在一定位套上,所述定位套支撑连接在所述炉座上;所述储油罐包括一罐体,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加油口,并安装有压力表和注气出 油阀,所述注气出油阀一端口为注气口,所述注气口外接气源,内通罐体油液面的 上方,所述注气出油阀另一端口为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外接所述预热管,内通罐体 的底部。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的旋进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针式阀杆处于旋进极限时,所述针式阀杆的头部与所述通孔之间留有微量 间隙。所述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中,垫片与石墨密封圈间隔设置,所述密封螺母顶 压一片所述垫片。所述预热管材料为钛铝铜合金。 所述针式阀杆末端设置一旋转手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燃烧 杯外面设置了缠绕式预热管,不但避免了预热管直接受热造成严重积炭,而且加大 了预热行程。2、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可调针阀结构,燃油经过控制阀后从喷嘴喷出, 提高了对燃油量的准确控制程度,大大减少了燃油控制的滞后时间,操控性能大大 提高,从而保持加热均匀稳定,火力大小调节方便。3、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油罐上设置 有注气出油阀,使得燃油以压力油的状态流出,不需要外接动力源,操作方便。本 专利技术大小均可制作,特别适用于野外炊事作业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阀体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配套使用的油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炉座l,在炉座l的一端为圆盘状,其上设 置一炉体2,炉座l另一端为平板状,其上设置有提手ll。炉体2包括一中央燃烧 杯21,燃烧杯21上端呈喇叭开口,在喇叭开口上扣罩一拢火盘22。燃烧杯21下 端留有一火焰口23,在火焰口处设置一喷油嘴24及支撑喷油嘴的喷嘴座25,喷嘴 座25固定在炉座1上;燃烧杯21的外部缠绕有输油预热管26,预热管26的入口 端与远端储油罐3相连,预热管26的出口端连接于一安装在炉座1上的阀体总成4。 在整体炉座1的上方设置一炉罩5,以保护炉体2和阀体总成4。如图l、图3所示,阀体总成4包括一阀体41,阀体41通过定位块42安装在 炉座l上;在阀体41的侧壁上开设一径向孔43,径向孔43与预热管26的出口端 相连;阀体41内设有阶梯型通孔44,通孔44与径向孔43相贯接。在通孔44的出 口端,连接一接管45,接管45的出口端穿过喷嘴座25与喷油嘴24相连通;从通 孔44的入口端旋设入一针阀杆46,针阀杆46的尖细头部可以插入到接管45中,5针阀杆46与通孔44的连接中部靠螺纹连接,针阀杆46与通孔44的连接后部套设 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47,在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47端部顶压一套设在针阀杆46 上并与通孔44螺纹连接的密封螺母48。调节针阀杆46的旋进旋出,可以控制给油 量的多少,即使当针阀杆46处于旋进极限时,尖端部位与接管45之间仍保留有一 微量间隙。针阀杆46的尾部由一定位套49支撑,定位套49紧固在定位板50上, 定位板50安装在炉座l上。如图4所示,储油罐3包括一罐体31,在罐体31上留有加油口 32并安装有压 力表33和注气出油阀34。注气出油阀34—端口为注气口 35,注气口35外接打气 筒(图中未示出),内通罐体31油液面的上方;注气出油阀34另一端口为出油口 36,出油口 36外接预热管26,内通罐体31的底部。上述实施例中,在针阀杆46与通孔44的螺纹旋进端,设置一限位环51,以保 证限制针式阀杆5的旋进,使得针式阀杆5至旋进极限时,尖细的头部与第一级阶 梯孔11之间仍留有微量的间隙。在针阀杆46的末端可以设置一旋转手柄52。上述实施例中,为防积炭,预热管26—般采用钛铝铜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先向储油罐3中注气加压,然后打开出油口 36向预热管26 供油。燃油经预热管26通过径向通孔43流入到阀体41,然后通过通孔44进入接 管45与针阀杆46之间的间隙进入喷油嘴24,同时在喷油嘴24处点火,火焰就会 在燃烧杯21中央燃烧。由于预热管26是缠绕在燃烧杯21外围,因此避免了直接 受热,同时由于缠绕也加大了燃烧预热行程。燃烧过程中,旋转调节针阀杆46,可 以调节火力大小。油炉用毕后,旋进针阀杆46,由于螺纹旋尽或限位环9的限位, 保证针式阀杆5的尖细头部与第一级阶梯孔11之间仍留有一微量间隙,所以预热 管26内燃油可以充分燃尽,防止回火。权利要求1、一种炊事油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炉座,在炉座的一端设置一炉体,所述炉体中央为一燃烧杯,所述燃烧杯上端扣罩一拢火盘,下端留有一火焰口,所述火焰口处设置一喷油嘴,所述喷油嘴由一喷油嘴座固定在所述炉座上,所述燃烧杯的外部缠绕有输油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入口端与一远端储油罐相连,出口端与一安装在所述炉座上的阀体总成相连,所述炉体和阀体总成的外围设置有保护炉罩;所述阀体总成包括一具有阶梯通孔的阀体,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一与所述通孔贯通的径向孔,所述径向孔连接所述预热管的出口端,所述通孔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喷油嘴,所述通孔的入口端伸入一针阀杆,所述针阀杆的头部与所述通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的连接中部螺纹旋接,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后部加套有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在所述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的后端部顶压一套设在所述针阀杆上并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的密封螺母,所述针阀杆的尾部活动穿设在一定位套上,所述定位套支撑连接在所述炉座上;所述储油罐包括一罐体,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加油口,并安装有压力表和注气出油阀,所述注气出油阀一端口为注气口,所述注气口外接气源,内通罐体油液面的上方,所述注气出油阀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炊事油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炉座,在炉座的一端设置一炉体,所述炉体中央为一燃烧杯,所述燃烧杯上端扣罩一拢火盘,下端留有一火焰口,所述火焰口处设置一喷油嘴,所述喷油嘴由一喷油嘴座固定在所述炉座上,所述燃烧杯的外部缠绕有输油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入口端与一远端储油罐相连,出口端与一安装在所述炉座上的阀体总成相连,所述炉体和阀体总成的外围设置有保护炉罩;所述阀体总成包括一具有阶梯通孔的阀体,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一与所述通孔贯通的径向孔,所述径向孔连接所述预热管的出口端,所述通孔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喷油嘴,所述通孔的入口端伸入一针阀杆,所述针阀杆的头部与所述通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的连接中部螺纹旋接,所述针阀杆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后部加套有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在所述石墨密封圈/垫片组合的后端部顶压一套设在所述针阀杆上并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的密封螺母,所述针阀杆的尾部活动穿设在一定位套上,所述定位套支撑连接在所述炉座上;所述储油罐包括一罐体,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加油口,并安装有压力表和注气出油阀,所述注气出油阀一端口为注气口,所述注气口外接气源,内通罐体油液面的上方,所述注气出油阀另一端口为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外接所述预热管,内通罐体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涵张相洪尹立军李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