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19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吊篮包括:导向机构、悬挂机构及工作平台,导向机构包括支架和第一钢丝绳,支架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部,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第一钢丝绳具有预紧力;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钢丝绳通过安全锁可调节式吊装于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靠近墙体的一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装置,第一钢丝绳设置于导向轮装置的轨道内,使工作平台能够沿第一钢丝绳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独立于悬挂机构的导向机构与工作平台上的导向轮装置配合,为工作平台的移动提供导向,从而保证工作平台与施工墙面保持合适距离,满足施工要求。

Hanging basket applied to curved surfac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造型奇特、结构复杂的建筑,其可能会包含曲面结构。由于传统的吊篮只适用于平直墙面,不适于曲面施工,因此,在对包含曲面结构的建筑的外饰面进行安装或施工时,其复杂的建筑结构会给施工带来严重挑战。如果采取搭设脚手架的方式,由于曲面结构的外墙的位置在水平向上有差异,导致同样无法保持脚手架施工位置与外墙保持在合理的施工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包括:导向机构、悬挂机构以及工作平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架和第一钢丝绳,所述支架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部,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具有预紧力;所述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钢丝绳通过安全锁可调节式吊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靠近墙体的一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装置,所述第一钢丝绳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装置的轨道内,使所述工作平台能够沿所述第一钢丝绳滑动。较佳的,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端部通过花篮螺栓连接至所述支架和/或地面。较佳的,所述第二钢丝绳包括工作绳、安全绳以及生命绳,所述工作绳用于吊装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安全绳吊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起保护作用,所述生命绳连接于所述建筑物与操作人员之间。较佳的,所述工作绳和安全绳的自由端均连接有配重块。较佳的,所述工作绳和安全绳的端部分别采用至少三个绳夹扣合。较佳的,所述第二钢丝绳上还设有行程限位开关。较佳的,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与建筑物接触处包覆有保护套。较佳的,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第二钢丝绳之间安装有提升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曲面的吊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所述建筑物的顶部施工所述支架,并将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S2:将所述工作平台吊装在所述第二钢丝绳上;S3:将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调整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位置,使其位于所述导向轮装置的轨道内;S4:将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并收紧所述第一钢丝绳。较佳的,在步骤S1前,还包括对墙面的防水层进行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独立于悬挂机构的导向机构与工作平台上的导向轮装置配合,为工作平台的移动提供导向,从而保证工作平台与施工墙面保持合适距离,满足施工要求;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件成本低、安装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应用于曲面的吊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悬挂机构和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轮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绳夹的扣合示意图。图中:01-建筑物、02-曲面、03-建筑梁;11-支架、12-第一钢丝绳、13-花篮螺栓、20-悬挂机构、21-工作绳、22-安全绳、23-生命绳、24-配重块、25-行程限位开关、26-绳夹、27-观察口、30-工作平台、31-导向轮装置、32-轨道、33-安全锁、34-提升机、35-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导向机构、悬挂机构20以及工作平台30,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架11和第一钢丝绳12,所述支架11固定于建筑物01的顶部,所述第一钢丝绳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11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绳12具有预紧力,换句话说,第一钢丝绳12处于拉紧状态;所述悬挂机构20包括至少两根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1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钢丝绳通过安全锁33可调节式吊装于所述工作平台30上;请重点参考图3a和图3b,所述工作平台30靠近墙体的一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装置31,所述第一钢丝绳12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装置31的轨道32内,使所述工作平台30能够沿所述第一钢丝绳12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钢丝绳12为两根,分设于工作平台30的两端,即两根第一钢丝绳12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作平台30的长度一致(允许误差10cm,即±5cm,以免影响安全锁33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利用独立于悬挂机构20的导向机构与工作平台30上的导向轮装置31配合,为工作平台30的移动提供导向,从而保证工作平台30与施工墙面保持合适距离,满足施工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架11仅作为支撑作用,其可以采用若干横杆、竖杆、斜杆、滑轮以及配重块等拼接组装而成,本申请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所述工作平台30是悬挂于空中,用于承载作业人员、工具、设备、作业材料进行高处作业的场地,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1.5m~5m标准平台,也可以采用横杆、竖杆、斜杆及螺栓等拼接组装而成,其形状、结构可按需要自由设置,本申请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较佳的,请重点参考图2,所述第二钢丝绳包括两根工作绳21、两根安全绳22以及一根生命绳23,所述工作绳21用于吊装所述工作平台30,即所述工作绳21用于控制所述工作平台30的升降;所述安全绳22吊装在所述工作平台30上起保护作用,工作时,工作平台30锁定在安全绳22上,防止工作平台30下坠;所述生命绳23连接于所述建筑物01(例如建筑梁03)与操作人员之间,利用自动锁器锁定,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较佳的,请重点参考图1,所述第一钢丝绳12的端部通过花篮螺栓13连接至所述支架11和/或地面,花篮螺栓13可以利用丝杠进行伸缩,从而调整第一钢丝绳12的松紧,使得所述第一钢丝绳12在安装后具有一定的预紧力。所述工作绳21、安全绳22以及生命绳23可以采用卸扣与支架11或建筑物01。较佳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工作绳21和安全绳22的自由端均连接有配重块24,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绳21的配重块24为10kg,所述安全绳22的配重块24为5kg,从而确保工作绳21和安全绳22从建筑物01的顶部放绳后,呈自然垂吊状态,继而消除绳内卷绕应力,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较佳的,请重点参考图4,所述工作绳21和安全绳22的端部分别采用至少三个绳夹26扣合,相邻两个绳夹26之间的距离约为60mm,其中两个相邻的绳夹26之间(例如最后一组绳夹26之间)设有一观察口27,所述观察口27即为工作绳21或安全绳22的其中一段为拱起状态,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工作绳21或安全绳22是否出现下滑或松动。较佳的,所述第一钢丝绳12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机构、悬挂机构以及工作平台,/n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架和第一钢丝绳,所述支架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部,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具有预紧力;/n所述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n所述第二钢丝绳通过安全锁可调节式吊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靠近墙体的一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装置,所述第一钢丝绳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装置的轨道内,使所述工作平台能够沿所述第一钢丝绳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机构、悬挂机构以及工作平台,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架和第一钢丝绳,所述支架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部,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具有预紧力;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第二钢丝绳通过安全锁可调节式吊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靠近墙体的一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装置,所述第一钢丝绳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装置的轨道内,使所述工作平台能够沿所述第一钢丝绳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端部通过花篮螺栓连接至所述支架和/或地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绳包括工作绳、安全绳以及生命绳,所述工作绳用于吊装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安全绳吊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起保护作用,所述生命绳连接于所述建筑物与操作人员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曲面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绳和安全绳的自由端均连接有配重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飞毛子成刘坤熊玎玮倪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