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圈储料装置,其属于轮胎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三个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传送部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部的外表面上的若干个拨爪;所述传送部传动能够带动第N+1个拨爪拨动未完全置于第N个拨爪上的胎圈,以使所述胎圈位于相邻所述拨爪之间。储料时,将胎圈套在间隔设置的传送组件的外侧,如果胎圈部分搭接在第N个拨爪上,部分挂在传送组件上,在传送部传动时,带动第N+1个拨爪拨动胎圈,以使胎圈位于相邻拨爪之间,由于拨爪的拨动作用,进而能够对胎圈的位置进行纠偏,防止胎圈挂在传送组件的一端导致被拉扯,便于后续机械手稳定地抓取胎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bead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圈储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胎圈储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成型机成型一个轮胎胎胚时,需要供给两个轮胎胎圈。为了实现成型机自动成型轮胎,一般在成型机的合适位置安装一个机械手和胎圈供料装置,机械手自动抓取胎圈供料装置上的胎圈,然后自动供料给轮胎成型机。由于轮胎的胎圈含有粘性较强的胶料,胎圈不便于直接叠加,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托盘储料方式,即将胎圈放置于隔离件上保存。托盘储料的方式需要机械手先抓取带胎圈的托盘,再利用机械手一些复杂的机构分离胎圈与托盘,然后先将托盘放置托盘储料处再将钢圈送至轮胎成型机,然后进行下一轮取料。该种方式存在几个缺点:一是对机械手的结构、控制要求很高,需要机械手自动分离出胎圈,整个抓取控制系统也极其复杂,用时也较多;二是隔离件与胎圈上的胶料易黏连,机械手自动分离时有可能损伤胶料,三是需要分别提供带有胎圈的托盘储料处以及空置托盘储料处,所占空间较大。现有技术还提供一种隔板分离的方式,该方式中通过分隔板叠放或者堆积胎圈,但是分隔板与钢圈相较于前面的托盘更易粘结,需手工分开,非常消耗时间和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圈储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胎圈存储过程中易于粘连、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胎圈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胎圈储料装置,包括底座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三个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传送部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部的外表面上的若干个拨爪;所述传送部传动能够带动第N+1个拨爪拨动未完全置于第N个拨爪上的胎圈,以使所述胎圈位于相邻所述拨爪之间。其中,部分所述传送部上设置所述拨爪。其中,所述拨爪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部的外表面垂直。其中,所述传送部沿竖直方向传送所述胎圈。其中,所述底座上对应每个所述传送部设置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传送部绕设在两个所述转轴上。其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驱动源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传送部传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和滑块,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传送部的一侧连接。其中,所述滑块与所述传送部之间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送部铰接。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所述传送组件,对应每个所述传送部设置一组所述连杆组件,四组所述连杆组件共用一个所述滑块。其中,所述传送部为链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胎圈储料装置,储料时,将胎圈套在间隔设置的传送组件的外侧,传动如果胎圈部分搭接在第N个拨爪上,部分挂在传送组件上,在传送部传动时,所有拨爪均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第N+1个拨爪能够拨动胎圈,以使胎圈能够完全置于第N个拨爪上,不需要人工介入就可自动储料;当第N+1个拨爪移动到位后,再向第N+1个拨爪上套一个胎圈,传送部再传动,带动第N+2个拨爪拨动未完全置于第N+1个拨爪上的胎圈,依次类推。由于拨爪的拨动作用,进而能够对胎圈的位置进行纠偏,防止胎圈挂在传送组件的一端导致被拉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储料完成后,每个胎圈均位于相邻拨爪之间,避免胎圈之间粘连,且拨爪与胎圈之间的接触面积小,避免胎圈与用于储料的拨爪之间的粘连,便于后续供料时机械手稳定地抓取胎圈。供料时,通过机械手抓取一个胎圈并输送至轮胎成型机处,传送部反向传动,带动所有拨爪均反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机械手再抓取一个胎圈,传送部继续传动,依次类推。上述胎圈储料装置省略了现有的托盘、隔板等部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空间占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胎圈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胎圈储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胎圈储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胎圈储料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0、胎圈;11、底座;12、支撑柱;21、传送部;22、拨爪;221、第N个拨爪;222、第N+1个拨爪;23、丝杠;24、滑块;25、连杆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胎圈储料装置,既能够对胎圈10进行储存,又能够将储存的胎圈10供料至轮胎成型机。储料时,将多个胎圈10一个个置于该装置上,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供料时,将胎圈10一个个传送至该装置的供料端,便于机械手抓取。具体地,胎圈储料装置包括底座11和间隔设置于底座11上的至少三个传送组件,底座11用于提供支撑作用,传送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传送部21和间隔设置于传送部21的外表面上的若干个拨爪22。传送部21能够传动,在传动过程中,带动拨爪22移动。储料时,将胎圈套在间隔设置的传送组件的外侧,如果胎圈部分搭接在第N个拨爪221上,部分挂在传送组件上,通过传送部21传动,能够带动所有拨爪均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第N+1个拨爪222能够拨动胎圈10,以使胎圈10能够完全置于第N个拨爪221上;当第N+1个拨爪222移动到接料的位置后,传动再向第N+1个拨爪222上套一个胎圈10,传送部21再传动,带动第N+2个拨爪22拨动未完全置于第N+1个拨爪222上的胎圈10,依次类推。由于拨爪22的拨动作用,进而能够对胎圈10的位置进行纠偏,防止胎圈10挂在传送组件的一端导致被拉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将胎圈套在间隔设置的传送组件的外侧时,如果胎圈刚好搭接在第N个拨爪221上,在传送部传动时,第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胎圈储料装置,包括底座(1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的至少三个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传送部(2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部(21)的外表面上的若干个拨爪(22);/n所述传送部(21)传动能够带动第N+1个拨爪(222)拨动未完全置于第N个拨爪(221)上的胎圈(10),以使所述胎圈(10)位于相邻所述拨爪(2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圈储料装置,包括底座(1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的至少三个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传送部(2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部(21)的外表面上的若干个拨爪(22);
所述传送部(21)传动能够带动第N+1个拨爪(222)拨动未完全置于第N个拨爪(221)上的胎圈(10),以使所述胎圈(10)位于相邻所述拨爪(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传送部(21)上设置所述拨爪(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爪(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部(21)的外表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21)沿竖直方向传送所述胎圈(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对应每个所述传送部(21)设置一个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传送部(21)绕设在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