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10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实现阻隔车道的作用,又可在夜间阻挡车灯光线影响对向车道,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利用车道上车灯光线投射到对向车道的路面上,实现照明效果,大大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Lighting method of intelligent road lighting isolation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公路隔离带往往都是只具备简单的阻隔车道的作用,导致在夜间会车时对向车道的车灯灯光,尤其是远光灯,往往会对车道另一侧驾驶人员产生严重的眩晕效应,这极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在道路隔离处间隔设置若干个加强立柱,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加强立柱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在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旋转遮光板,所述旋转遮光板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所述上横梁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同时摆动的第一电机,在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还间隔设有多组发电照明机构,所述发电照明机构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及用于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上。在白天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上横梁2或下横梁3垂直,从而便于车辆观察对向车道的车流情况和道路情况,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将太阳能转化电能,达到电源自供应要求,无需外界电源,拓展了应用场景;在夜间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隔离带方向平行的方向,将隔离带两边车辆的灯光隔离,避免灯光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的路面上,利于驾驶人员在夜间能够更清楚地观察路面情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其中,所述发电照明机构包括外罩、两个中心对称且对应固定在外罩两侧的上端的旋转集光发电装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外罩内的变角度反射装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外罩上的反光盖板、蓄电池,所述旋转集光发电装置用于将车道上的车灯光线反射至变角度反射装置上以及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变角度反射装置用于接收经旋转集光发电装置反射后的光线,所述反光盖板用于接收经变角度反射装置反射后的光线,所述外罩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供经反光盖板反射后的光线射出的出光口,所述蓄电池固定在外罩内,所述蓄电池用于存储旋转集光发电装置转化后的电能及用于为第一电机和发电照明机构提供电源。其中,所述旋转集光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电机、L形的转轴、翻转托板和滚轮,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外罩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的下端,所述转轴的纵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转轴的纵臂的下端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翻转托板活动套设在转轴的横臂上,所述翻转托板朝向外罩的一面固定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翻转托板背向外罩的一面固定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滚轮通过一个滚轮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滚轮与翻转托板的上端顶靠。其中,所述转轴的纵臂的上端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斜凸块,所述转轴的纵臂套设于驱动轴上、且其下端设有与斜凸块配合的斜缺口。其中,所述变角度反射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减速箱体、角度调节轴、第二反光板和反光安装架,所述减速箱体固定在外罩内,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减速箱体上,所述角度调节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罩上,所述角度调节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减速箱体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锥齿,所述角度调节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所述驱动锥齿与从动锥齿相互啮合,且所述驱动锥齿的齿顶圆直径小于从动锥齿的齿顶圆直径,所述驱动锥齿和从动锥齿均位于减速箱体内,所述反光安装架固定在角度调节轴上,所述第二反光板固定在反光安装架上。其中,若干个所述旋转遮光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臂,相邻两个所述转臂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电机的通过一个电机支架固定在上横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所述上横梁上转动连接有与驱动齿配合的从动齿,其中位于最外侧且靠近第一电机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从动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本专利技术既可实现阻隔车道的作用,又可在夜间阻挡车灯光线影响对向车道,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同时增加多组发电照明机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无需外接电源,拓展了应用场景,并且能够利用车道上车灯光线投射到对向车道的路面上,实现照明效果,大大利于驾驶人员在夜间更清楚观察路面情况,大大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而设置第二反光板的倾斜角度可调,从而可以调整光线的反射角度,进而改变光线照明的方向及范围,使得光线分布更加均匀,照明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旋转遮光板垂直于上横梁或下横梁时的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发电照明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发电照明机构隐藏外罩后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集光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变角度反射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转轴与驱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强立柱;2-上横梁;3-下横梁;4-旋转遮光板;5-第一电机;6-发电照明机构;61-外罩;62-旋转集光发电装置;621-第一支架;622-第二电机;623-转轴;6231-斜缺口;624-翻转托板;625-滚轮;626-第一反光板;627-太阳能发电板;628-弹簧;629-驱动轴;6291-斜凸块;63-变角度反射装置;631-第三电机;632-减速箱体;633-角度调节轴;634-第二反光板;635-反光安装架;64-反光盖板;65-蓄电池;66-出光口;7-转臂;8-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在道路隔离处间隔设置若干个加强立柱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加强立柱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3,在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旋转遮光板4,所述旋转遮光板4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上,所述上横梁2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同时摆动的第一电机5,在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还间隔设有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所述发电照明机构6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及用于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上。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在白天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上横梁2或下横梁3垂直,从而便于车辆观察对向车道的车流情况和道路情况,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将太阳能转化电能,达到电源自供应要求,无需外界电源,拓展了应用场景;在夜间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隔离带方向平行的方向,将隔离带两边车辆的灯光隔离,避免灯光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的路面上,利于驾驶人员在夜间能够更清楚地观察路面情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具体地,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道路隔离处间隔设置若干个加强立柱(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加强立柱(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3),在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旋转遮光板(4),所述旋转遮光板(4)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上,所述上横梁(2)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同时摆动的第一电机(5),在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还间隔设有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所述发电照明机构(6)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及用于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上;/n在白天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上横梁2或下横梁3垂直,从而便于车辆观察对向车道的车流情况和道路情况,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将太阳能转化电能,达到电源自供应要求,无需外界电源,拓展了应用场景;在夜间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隔离带方向平行的方向,将隔离带两边车辆的灯光隔离,避免灯光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的路面上,利于驾驶人员在夜间能够更清楚地观察路面情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道路照明隔离带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道路隔离处间隔设置若干个加强立柱(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加强立柱(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3),在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旋转遮光板(4),所述旋转遮光板(4)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上,所述上横梁(2)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同时摆动的第一电机(5),在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还间隔设有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所述发电照明机构(6)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及用于将车道一侧的车灯光线投射到车道另一侧上;
在白天时,第一电机5带动若干个旋转遮光板4摆动至与上横梁2或下横梁3垂直,从而便于车辆观察对向车道的车流情况和道路情况,同时多组发电照明机构6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将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雨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欧曼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