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09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在所述斗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斗体分为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在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底部各设有第一定量下料仓和第二定量下料仓;在所述中空腔体与所述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一上挡板和第二上挡板;在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和第二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上分别设有第一下挡板和第二下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控制挡板和出料阀的开合,便于下料操作;通过将两个下料仓设置为标准体积,可以使两种树脂同时下料,不仅能确保加料的准确性,且能提高加料的时效性,确保生产作业的连续。

A double cavity feeding device easy 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覆膜砂生产
,特别是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覆膜砂的生产过程中,会添加多种辅料对覆膜砂进行改性,其中树脂作为覆膜砂中的粘结剂,为覆膜砂的受热成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覆膜砂的成型性能,在添加树脂时,通常需要两种树脂配合使用。常规生产时,采用人工加料,由于树脂的外形和颜色相似,经常会发生加错树脂的情况,且加料效率低,加料的时效性很难控制。公开号为CN104550697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向覆膜砂混砂机中加辅料的自动加料装置,其中树脂的加入采用了称重加料的方式,该加料方式仅适用于加入一种树脂的情况。当同时需要加入2中不同类型的树脂时,称重加料只能先对一种树脂进行称量,然后再对另一种树脂进行称重,加料步骤繁琐,加料的时间变长。针对上述问题,期望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不仅能确保加料的准确性,且能提高加料的时效性,确保生产作业的连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不仅能确保加料的准确性和产品的质量,且能提高加料的时效性,确保生产作业的连续。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为上开口,在所述斗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斗体分为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在第一中空腔体底部设有第一定量下料仓,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贯通相连;在第二中空腔体底部设有第二定量下料仓,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贯通相连;<br>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一上挡板,在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二上挡板;在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在所述第一出料口设有第一下挡板,在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设有第二下挡板,所述第一下挡板与第一气缸相连,所述第二下挡板与第二气缸相连,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以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和第二定量下料仓的体积为标准体积。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挡板与所述第一下挡板固定在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相连,所述第一气缸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将所述第二上挡板与所述第二下挡板固定在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架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相连,所述第二气缸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下挡板的上方,在所述第一上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上设有第一上漏料口,在所述第一下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上设有第一下漏料口,所述第一上漏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漏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第二上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下挡板的上方,在所述第二上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上设有第二上漏料口,在所述第二下挡板靠近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上设有第二下漏料口,所述第二上漏料口与所述第二下漏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优选的,在斗体的上端口设一网孔板,所述网孔板采用筛网。进一步的,所述网孔板可拆卸的装设在斗体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气缸的作用下,使第一下漏料口与第一出料口、第二下漏料口与第二出料口在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此时,出料口关闭,将网孔板设在所述斗体的上端,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分别倒入一定量的不同树脂。根据两种树脂的密度,计算出两种树脂在标准体积下所需的体积量比,并将该比值输入到控制系统。打开控制系统的加料指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启动,分别根据控制系统的指示,控制第一下挡板和第二下挡板的开合次数,两种树脂通过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掉落到设于斗体外部的混料室内。当第一下挡板和第二下挡板均停止工作时,即完成两种树脂的混料,将混料室内混合好的树脂快速的、一次性加入到混砂机中,完成树脂的加料操作。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气缸控制挡板和出料阀的开合,便于加料操作;(2)由于第一下料仓和第二下料仓均为标准体积,可以使两种树脂同时加料,不仅能确保加料的准确性和产品的质量,且能提高加料的时效性,确保生产作业的连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出料阀处于打开的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出料阀处于关闭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斗体;11、第一中空腔体;12、第二中空腔体;13、隔板;21、第一定量下料仓;22、第二定量下料仓;31、第一上挡板;32、第二上挡板;41、第一出料口;42、第二出料口;51、第一下挡板;52、第二下挡板;61、第一气缸;62、第二气缸;71、第一移动架;72、第二移动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包括斗体1,所述斗体为上开口,在斗体1内设有一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斗体1分为第一中空腔体11和第二中空腔体12。在第一中空腔体11和第二中空腔体12底部各设有第一定量下料仓21和第二定量下料仓22,所述定量下料仓与中空腔体贯通相连。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11与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21间还设有第一上挡板31,在所述第二中空腔体12与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22间还设有第二上挡板32。当定量下料仓内填满树脂时,关闭所述挡板,即得到所需体积的树脂。在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21和第二定量下料仓2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在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混料室;所述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上分别设有第一下挡板51和第二下挡板52,所述第一下挡板51与第二下挡板52分别与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相连。通过气缸的运动控制出料阀的开合,从而控制出料口。当关闭所述出料阀,所述中空腔体内的树脂填满定量下料仓,此时关闭所述挡板,并打开出料阀,即可完成树脂的定体积出料。采用定体积出料的方式,仅需控制树脂的加入体积比,设置单侧出料阀的开合次数即可,无需控制第一下挡板51和第二下挡板52的出料顺序,节约了加料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料效率,将所述第一上挡板31与所述第一下挡板51固定在第一移动架71上,所述第一移动架71的一端与第一气缸61相连;所述第一气缸61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并由设于斗体1外部的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方式。具体的,所述第一上挡板31位于所述第一下挡板51的上方,在所述第一上挡板31远离所述第一气缸6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上漏料口,在所述第一下挡板51靠近所述第一气缸6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下漏料口,所述第一上漏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漏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同理,将所述第二上挡板32与所述第二下挡板52固定在第二移动架72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为上开口,在所述斗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斗体分为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n在第一中空腔体底部设有第一定量下料仓,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贯通相连;在第二中空腔体底部设有第二定量下料仓,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贯通相连;/n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一上挡板,在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二上挡板;/n在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在所述第一出料口设有第一下挡板,在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设有第二下挡板,所述第一下挡板与第一气缸相连,所述第二下挡板与第二气缸相连,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以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为上开口,在所述斗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斗体分为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
在第一中空腔体底部设有第一定量下料仓,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贯通相连;在第二中空腔体底部设有第二定量下料仓,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贯通相连;
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一上挡板,在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间设有第二上挡板;
在所述第一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第二定量下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在所述第一出料口设有第一下挡板,在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设有第二下挡板,所述第一下挡板与第一气缸相连,所述第二下挡板与第二气缸相连,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以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双腔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挡板与所述第一下挡板固定在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相连,所述第一气缸在水平方向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亦军侍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天润造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