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08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包括避难箱体、把手、无人机、销轴、拉门、凹型拉手、转盘、转动柱、压块、强力磁铁、夹板以及缓冲垫,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把手,避难箱体内部放置有无人机,避难箱体前端面装配有拉门,拉门上端面安装有凹型拉手,拉门前端面连接有销轴,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转盘,转盘下端面装配有转动柱,转动柱下端面安装有夹板,夹板下端面粘接有缓冲垫,避难箱体内部下侧安装有强力磁铁,强力磁铁上侧吸附有压块,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固定效果好。

A kind of refuge device for UAV resc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属于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在救灾救援过长中需要用到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在使用时对无人机固定不够牢靠,在避难过程中会出现损坏现象,影响后续使用,现在急需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固定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包括避难箱体、便于固定机构、把手以及无人机,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把手,所述避难箱体内部放置有无人机,所述避难箱体内部设置有便于固定机构,所述便于固定机构包括销轴、拉门、凹型拉手、转盘、转动柱、压块、强力磁铁、夹板以及缓冲垫,所述避难箱体前端面装配有拉门,所述拉门上端面安装有凹型拉手,所述拉门前端面连接有销轴,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下端面装配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下端面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下端面粘接有缓冲垫,所述避难箱体内部下侧安装有强力磁铁,所述强力磁铁上侧吸附有压块。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柱与夹板连接处固定有轴承,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夹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压块上端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与压块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拉门前端面装配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柱与避难箱体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拉门前端面开设有销孔,所述销轴直径与销孔内径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下端面设置有支架,所述压块下端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支架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销轴、拉门、凹型拉手、转盘、转动柱、压块、强力磁铁、夹板以及缓冲垫,该设计对无人机进行牢靠固定,解决了原有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固定防护性能。因转动柱与夹板连接处固定有轴承,转动柱通过轴承与夹板转动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轴承使转动柱转动时夹板不随之转动,因压块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柱,压块上端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柱与压块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便于对连接柱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压块进行取放,因拉门前端面装配有透明观察窗,该设计通过使用透明观察窗可以观察对无人机的固定情况,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固定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中便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中便于固定机构的正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中A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中压块与无人机支架连接处的俯视剖视图;图中:1-避难箱体、2-便于固定机构、3-把手、4-无人机、21-销轴、22-拉门、23-凹型把手、24-转盘、25-转动柱、26-压块、27-强力磁铁、28-夹板、29-缓冲垫、251-轴承、261-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4救援用避难装置,包括避难箱体1、便于固定机构2、把手3以及无人机4,避难箱体1上端面安装有把手3,避难箱体1内部放置有无人机4,避难箱体1内部设置有便于固定机构2。便于固定机构2包括销轴21、拉门22、凹型拉手23、转盘24、转动柱25、压块26、强力磁铁27、夹板28以及缓冲垫29,避难箱体1前端面装配有拉门22,拉门22上端面安装有凹型拉手23,拉门22前端面连接有销轴21,避难箱体1上端面安装有转盘24,转盘24下端面装配有转动柱25,转动柱25下端面安装有夹板28,夹板28下端面粘接有缓冲垫29,避难箱体1内部下侧安装有强力磁铁27,强力磁铁27上侧吸附有压块26,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转动柱25与夹板28连接处固定有轴承251,转动柱25通过轴承251与夹板28转动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轴承251使转动柱25转动时夹板28不随之转动,压块26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柱261,压块26上端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柱261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柱261与压块26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便于对连接柱261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压块26进行取放。拉门22前端面装配有透明观察窗,避难箱体1上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转动柱25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转动柱25与避难箱体1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透明观察窗可以观察对无人机4的固定情况,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转动柱25在避难箱体1内部上下移动,拉门22前端面开设有销孔,销轴21直径与销孔内径相匹配,该设计便于使用销轴21对拉门22进行固定,无人机4下端面设置有支架,压块26下端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支架相匹配,该设计便于压块26对无人机4支架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需要对无人机4进行避难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将销轴21取出,然后向上拉动凹型把手23从而带动拉门22向上运动,当拉门22脱离避难箱体1后,然后将无人机4放入避难箱体1内部,通过使用压块26在强力磁铁27的作用下对无人机4的支架进行固定,然后转动转盘24从而带动转动柱25做旋转运动,转动柱25做旋转运动在避难箱体1的作用下,转动柱25向下运动,转动柱2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夹板28向下运动,从而对无人机4进行固定,此时转动柱25转动在轴承251的作用下夹板28不会随之转动,缓冲垫29对无人机4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在固定时损坏无人机4,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包括避难箱体、便于固定机构、把手以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把手,所述避难箱体内部放置有无人机,所述避难箱体内部设置有便于固定机构;/n所述便于固定机构包括销轴、拉门、凹型拉手、转盘、转动柱、压块、强力磁铁、夹板以及缓冲垫,所述避难箱体前端面装配有拉门,所述拉门上端面安装有凹型拉手,所述拉门前端面连接有销轴,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下端面装配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下端面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下端面粘接有缓冲垫,所述避难箱体内部下侧安装有强力磁铁,所述强力磁铁上侧吸附有压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包括避难箱体、便于固定机构、把手以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把手,所述避难箱体内部放置有无人机,所述避难箱体内部设置有便于固定机构;
所述便于固定机构包括销轴、拉门、凹型拉手、转盘、转动柱、压块、强力磁铁、夹板以及缓冲垫,所述避难箱体前端面装配有拉门,所述拉门上端面安装有凹型拉手,所述拉门前端面连接有销轴,所述避难箱体上端面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下端面装配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下端面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下端面粘接有缓冲垫,所述避难箱体内部下侧安装有强力磁铁,所述强力磁铁上侧吸附有压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救援用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与夹板连接处固定有轴承,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夹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俞晓明朱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洁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