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9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其结构包括机箱,机箱一侧设有入料口,机箱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机箱上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另一端设有运送麻纤维的运输机构,动力机构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一搓揉机构和第二搓揉机构,第一碾压机构和第二碾压机构设于运输机构上方,机箱内壁一侧设有若干排水口,机箱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水循环机构一端设于排水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麻皮进行搓揉,且搓揉方向相反,使搓揉效果更显著,更强的搓揉效果同样可以将麻皮内的部分胶质挤出,提高了麻纤维的制成率,使生产效率提高。

A kind of hemp fiber kne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涉及麻纤维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
技术介绍
麻纤维搓揉装置主要通过搓揉麻皮,使纤维束中的麻纤维进一步分散开来,使得后续的脱胶工序中脱胶剂更容易进入到麻纤维束的内部,提高麻纤维脱胶的效率和脱胶的质量,但搓揉效果不均匀,出现了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立体搓麻装置[申请号:201710946723.4],包括侧固定板、下固定板、侧驱动轴、下驱动轴,经过打麻处理后的麻韧皮纤维束经过再次的搓麻处理,在两条带有砂纸的皮带的相互搓扯作用下,纤维束中的麻纤维进一步分散开来,使得后续的脱胶工序中脱胶剂更容易进入到麻纤维束的内部,增大麻纤维束与脱胶处理剂的接触面积,提高麻纤维脱胶的效率和脱胶的质量,提高麻纤维的制成率。上述方案在搓扯过程中会出现破坏麻纤维的情况,影响麻纤维质量,同时搓揉效果不明显,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可以稳定有效地搓揉麻纤维,并且降低了对麻纤维的损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麻纤维搓揉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机箱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机箱下方设有若干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有工作腔,所述机箱一端设有齿轮腔,所述机箱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腔内并设有运送麻纤维的运输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另一端设于所述齿轮腔内,所述动力机构另一端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一搓揉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另一端另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二搓揉机构,所述第一碾压机构和所述第二碾压机构设于所述运输机构上方,所述工作腔一侧内壁设有若干排水口,所述机箱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一端设于排水口处。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第一搓揉机构和所述第二搓揉机构可以对麻皮进行搓揉,且搓揉方向相反,使搓揉效果更显著,更强的搓揉效果同样可以将麻皮内的部分胶质挤出,提高了麻纤维的制成率,使生产效率提高。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于所述机箱一侧,所述电动机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主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带轮外端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带轮一端,所述第二带轮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带轮螺纹旋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设于所述齿轮腔内并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螺纹旋合。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带轮另一端,所述第二传动带另一端套设于第三带轮一端,所述第三带轮内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带轮螺纹旋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另一端套设有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传动带另一端套设于第四带轮外端,所述第四带轮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四带轮螺纹旋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另一端,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滚轮外端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二滚轮外端,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若干可让剥离的胶质通过的沥水口。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第一搓揉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并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另一端设有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五带轮外端套设有第四传动带,所述第四传动带另一端套设于第六带轮,所述第六带轮内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有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三滚轮外端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四滚轮外端,所述第一皮带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第一搓揉板。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第二搓揉机构包括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并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内连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另一端设有第七带轮,所述第七带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七带轮外端套设有第五传动带,所述第五传动带另一端套设有第八带轮,所述第八带轮内连接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八带轮与所述第四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四旋转轴与所述机箱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旋转轴上设有第五滚轮,所述第五滚轮与所述第四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三旋转轴上设有第六滚轮,所述第六滚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螺纹旋合,所述第六滚轮外端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五滚轮外端,所述第二皮带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第二搓揉板。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机箱上端一侧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一侧设有入水口,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入水口处,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工作腔之间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水泵另一侧设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置于所述排水口下方,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管连接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筛网,所述水箱下方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万向轮。在上述的麻纤维搓揉装置中,所述齿轮腔一侧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若干螺栓固定于所述机箱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端盖可转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搓揉机构和第二搓揉机构可以对麻皮进行搓揉,且搓揉方向相反,使搓揉效果更显著,更强的搓揉效果同样可以将麻皮内的部分胶质挤出,提高了麻纤维的制成率,使生产效率提高。2.本专利技术中的运输机构可以使麻皮在设备内更平稳地移动,并辅助第一搓揉机构和第二搓揉机构完成搓揉动作,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搓揉板和第二搓揉板采用薄板且密集的分组设置,可以在保证对麻皮的搓揉效果的同时下,不影响自身的移动,同时不会阻碍麻皮在运输机构驱使下的稳定移动。4.本专利技术中的水循环机构可以冲刷搓揉过程中的麻皮,使搓揉过程中挤出的胶质与麻纤维分离,同时可以清除夹杂在麻皮之间的杂质,提高麻纤维半成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麻纤维搓揉装置的三维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麻纤维搓揉装置的三维后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麻纤维搓揉装置的三维半剖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麻纤维搓揉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入料口(2),所述机箱(1)另一侧设有出料口(3),所述机箱(1)下方设有若干支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工作腔(8),所述机箱(1)一端设有齿轮腔(6),所述机箱(1)上设有动力机构(10),所述动力机构(10)一端设有传动机构(20),所述传动机构(20)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腔(8)内并设有运送麻纤维的运输机构(7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设于所述齿轮腔(6)内,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一搓揉机构(3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另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二搓揉机构(40),所述第一碾压机构(30)和所述第二碾压机构(40)设于所述运输机构(20)上方,所述工作腔(8)一侧内壁设有若干排水口(7),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50),所述水循环机构(50)一端设于排水口(7)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入料口(2),所述机箱(1)另一侧设有出料口(3),所述机箱(1)下方设有若干支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工作腔(8),所述机箱(1)一端设有齿轮腔(6),所述机箱(1)上设有动力机构(10),所述动力机构(10)一端设有传动机构(20),所述传动机构(20)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腔(8)内并设有运送麻纤维的运输机构(7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设于所述齿轮腔(6)内,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一搓揉机构(3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另一侧设有搓揉麻纤维的第二搓揉机构(40),所述第一碾压机构(30)和所述第二碾压机构(40)设于所述运输机构(20)上方,所述工作腔(8)一侧内壁设有若干排水口(7),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50),所述水循环机构(50)一端设于排水口(7)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0)包括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设于所述机箱(1)一侧,所述电动机(11)连接有主动轴(12),所述主动轴(12)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3)与所述主动轴(12)螺纹旋合,所述第一带轮(13)外端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4),所述第一传动带(14)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带轮(15)一端,所述第二带轮(15)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6),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与所述第二带轮(15)螺纹旋合,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与所述机箱(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6)另一端设于所述齿轮腔(6)内并设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6)螺纹旋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0)包括第二传动带(21),所述第二传动带(2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带轮(15)另一端,所述第二传动带(21)另一端套设于第三带轮(22)一端,所述第三带轮(22)内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3),所述第二传动轴(23)与所述第三带轮(22)螺纹旋合,所述第二传动轴(23)与所述机箱(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22)另一端套设有第三传动带(24),所述第三传动带(24)另一端套设于第四带轮(25)外端,所述第四带轮(25)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26),所述第三传动轴(26)与所述第四带轮(25)螺纹旋合,所述第三传动轴(26)与所述机箱(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70)包括第一滚轮(71),所述第一滚轮(71)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26)另一端,所述第一滚轮(71)与所述第三传动轴(26)螺纹旋合,所述运输机构(70)包括第二滚轮(73),所述第二滚轮(73)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23)另一端,所述第二滚轮(73)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3)螺纹旋合,所述第一滚轮(71)外端套设有传送带(72),所述传送带(72)套设于所述第二滚轮(73)外端,所述传送带(72)上设有若干可让剥离的胶质通过的沥水口(7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纤维搓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搓揉机构(30)包括第二锥齿轮(31),所述第二锥齿轮(31)设于所述第一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玲玉夏继英潘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达邦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