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9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拨钮、外壳体、内壳体、左右叶片、上下吹风导向板;拨钮安装在内壳体的上端,内壳体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拨钮与驱动连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驱动连杆的末端连接连杆,连杆的下端连接左右驱动杆,连杆的一端连接上下吹风连杆,左右驱动杆中间设有驱动凹槽;左右叶片连杆与转动装置连接,左右驱动连杆穿过驱动凹槽;上下吹风导向板的一端与上下吹风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机动车,安装上述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正常出风口所需要的实现的功能集合在一个拨钮上,既美化了造型同时又保证了出风口的正常功能。

Air outlet structure of air conditioner with integrated knob and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汽车内安装有汽车空调,用来调节汽车内的温度和湿度。现有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结构较为简单,通常设置有多个导风片,通过调节风口拨钮的方向来调节多个导风片的导风角度,实现气流方向的上下左右调节;通过控制出风口的风门开度来调节风量大小。一般的普通出风口采用两组叶片来达成上下左右的出风效果,然后再使用一组风门来关闭出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克服现有空调出风口结构尺寸大和成本高的缺点。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拨钮、外壳体、内壳体、左右叶片、上下吹风导向板;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拨钮安装在内壳体的上端,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拨钮的末端连接两个平行的驱动连杆,所述拨钮与驱动连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驱动连杆的末端连接连杆,连杆的下端连接左右驱动杆,连杆的一端穿过内壳体,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上下吹风连杆,左右驱动杆中间设有驱动凹槽;左右叶片与左右叶片连杆连接,左右叶片连杆与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端和活动端,活动端连接左右驱动连杆,左右驱动连杆穿过驱动凹槽;上下吹风导向板的一端与上下吹风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左右驱动杆垂直,所述连杆为滚花插销式连杆,所述上下吹风连杆上设有键槽,所述滚花插销式连杆与键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左右驱动杆、左右驱动连杆和转动装置均设置在内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下吹风导板设置在后壳体的下端。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轴硅胶,所述转动轴硅胶设置在转动轴的两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在转动轴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掉落格栅,所述防掉落格栅固定在左右叶片的上端且设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吹风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下吹风连杆一、上下吹风连杆二、上下吹风连杆三,上下吹风连杆一与连杆连接,上下吹风连杆三的末端与上下吹风导向板连接。进一步的,左右叶片分布在内壳体的两侧,内壳体内设有2个转动装置,左右驱动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转动装置的活动端。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机动车,安装上述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功能上能完全满足出风口的性能;2、通过一个拨钮来控制所有需要的功能;3、减少组件,缩小出风口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大幅度减少成本;4、一个拨钮使外观更为简洁,在某些造型中更符合美观,同时提供新的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拨钮1、外壳体5、内壳体、左右叶片7、上下吹风导向板13;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拨钮1安装在内壳体的上端,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拨钮1的末端连接两个平行的驱动连杆4,所述拨钮1与驱动连杆4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驱动连杆4的末端连接连杆18,连杆18的下端连接左右驱动杆19,连杆18的一端穿过内壳体,所述连杆18的一端连接上下吹风连杆,左右驱动杆19中间设有驱动凹槽;左右叶片7与左右叶片连杆8连接,左右叶片连杆8与转动装置21连接,转动装置21包括转动端和活动端,活动端连接左右驱动连杆20,左右驱动连杆20穿过驱动凹槽;上下吹风导向板13的一端与上下吹风连杆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18与左右驱动杆19垂直,所述连杆18为滚花插销式连杆,所述上下吹风连杆上设有键槽,所述滚花插销式连杆与键槽配合。连杆在旋转时,直接带动上下吹风连杆一起旋转。连杆在水平方向运动时,上下吹风连杆不运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右驱动杆19、左右驱动连杆20和转动装置21均设置在内壳体内。通过设置在内壳体内,避免影响风速和风向。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前壳体3、后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9,所述上下吹风导板13设置在后壳体12的下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轴硅胶2,所述转动轴硅胶12设置在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轴硅胶起到保护转动轴的作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10,所述挡板10安装在转动轴上。挡板10起到避免转动轴过度转动,将驱动连杆撞坏。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掉落格栅6,所述防掉落格栅6固定在左右叶片7的上端且设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防掉落格栅6防止硬币等异物掉落,导致功能失效。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吹风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下吹风连杆一15、上下吹风连杆二16、上下吹风连杆三17,上下吹风连杆一15与连杆18连接,上下吹风连杆三17的末端与上下吹风导向板13连接。上下吹风连杆一15、上下吹风连杆二16、上下吹风连杆三17起到摇动的作用。上下吹风连杆一15、上下吹风连杆二16、上下吹风连杆三17依次带动与之连接的零件转动,最终带动上下吹风导向板13绕着轴转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左右叶片7分布在内壳体的两侧,内壳体内设有2个转动装置21,左右驱动连杆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转动装置21的活动端。当拨钮1水平移动时,驱动连杆4水平移动,带动左右驱动杆19水平移动,左右驱动杆19带动左右驱动连杆20转动,左右驱动连杆20带动转动装置21转动,进而带动左右叶片7转动。当拨钮1转动时,驱动连杆4转动,连杆18绕着转动轴转动,连杆18带动上下吹风连杆一15转动,进而带动上下吹风连杆二16和上下吹风连杆三17依次转动。上下吹风连杆三17带动上下吹风导向板13转动。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机动车,安装上述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外壳体、内壳体、左右叶片、上下吹风导向板;/n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n所述拨钮安装在内壳体的上端,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拨钮的末端连接两个平行的驱动连杆,所述拨钮与驱动连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驱动连杆的末端连接连杆,连杆的下端连接左右驱动杆,连杆的一端穿过内壳体,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上下吹风连杆,左右驱动杆中间设有驱动凹槽;/n左右叶片与左右叶片连杆连接,左右叶片连杆与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端和活动端,活动端连接左右驱动连杆,左右驱动连杆穿过驱动凹槽;/n上下吹风导向板的一端与上下吹风连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外壳体、内壳体、左右叶片、上下吹风导向板;
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
所述拨钮安装在内壳体的上端,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拨钮的末端连接两个平行的驱动连杆,所述拨钮与驱动连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驱动连杆的末端连接连杆,连杆的下端连接左右驱动杆,连杆的一端穿过内壳体,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上下吹风连杆,左右驱动杆中间设有驱动凹槽;
左右叶片与左右叶片连杆连接,左右叶片连杆与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端和活动端,活动端连接左右驱动连杆,左右驱动连杆穿过驱动凹槽;
上下吹风导向板的一端与上下吹风连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左右驱动杆垂直,所述连杆为滚花插销式连杆,所述上下吹风连杆上设有键槽,所述滚花插销式连杆与键槽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驱动杆、左右驱动连杆和转动装置均设置在内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骋瑾浦黎春张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慧鱼汽车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