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器油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74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器油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油漆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木器油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40‑50份;丙烯酸树脂:18‑24份;亚麻油醇酸树脂:10‑15份;高岭土:1‑3份;硅藻土:0.1‑1份;活性炭:3‑6份;滑石粉:1‑3份;乳化剂:0.5‑2份;消泡剂:0.5‑2份,通过采用上述配方制得的油漆,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优良的耐磨性。

A wood pai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器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漆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木器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油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家具、道具、外墙、家庭装饰和手工艺品等都需要油漆。油漆可以使物品色泽亮丽、手感细腻、时尚美观,同时它还具有坚固耐用、可防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在公开号为CN10617992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实木家具的环保油漆上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干燥处理、抛光砂、打磨、喷底漆、打磨、喷面漆和成品包装。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上漆工艺中将打磨好的基材批灰后即喷涂底漆,由于木材表面处在毛细孔以及轻微的凹陷容易吸附水汽,木材回潮后内部的水分会通过批灰层散发到底漆层,降低批灰层与底漆层之间的附着力,导致漆膜附着力差,使得木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掉漆的现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木器油漆,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优良的耐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器油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40-50份;丙烯酸树脂:18-24份;亚麻油醇酸树脂:10-15份;高岭土:1-3份;硅藻土:0.1-1份;活性炭:3-6份;滑石粉:1-3份;乳化剂:0.5-2份;消泡剂:0.5-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原料配成木器用油漆,其中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剂,亚麻油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酸与亚麻汕制成的醇酸树脂,本专利技术采用千性油醇酸树脂加入到配方中,制得的漆膜硬度较高,还有较好的光泽和保光性;高岭土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粘黏度,可以提高漆料的吸附性,硅藻土和活性炭两者复配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吸附性,能够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有害物质如甲苯吸附掉,从而降低漆膜的异味,滑石粉的加入可增加漆膜的表面光滑性,赋予其良好的流平性和手感。一般的木器喷涂油漆前都会进行打磨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油漆喷涂在经打磨的木器表面,其中聚氨酯可渗透木器表面的毛细孔中形成“漆钉”,并对木器表面缺陷缺陷进行填平,从而可避免木器内部的水分扩散到油漆表面,本专利技术采用合适的树脂用量比,得到的漆膜在防潮防水的同时,兼具良好的耐磨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油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份的甲基硅酸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硅酸钾主要是钾与甲基氨烷化合的碱性水溶液,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别的酸性化合物反应,形成活性物质聚甲基硅酸产生防水性能,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甲基硅酸钾,能够提高油漆的防潮防水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油漆中还加入有2-4份的碳酸钙和3-5份的碳化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钙可以增强漆料对木器表面的沉积性和渗透性,同时还可以作为中间体,改善整个油漆体系的触变性,碳化硅具有硬度大且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可以提高漆膜的稳定性和耐磨性,两者复配使用,得到的漆膜性能比单独使用更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乳化剂采用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和月桂基葡萄苷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乳化剂,可起到对其他各种填料的分散作用,使得填料和其他组分更好的分散在体系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消泡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疏水类的有机硅物料,绿色环保、无毒性,黏度低,挥发性好,具有较好的消泡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油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3-5份的碳化稻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稻壳粉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作为除臭剂,达到分解油漆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原料的作用,此外碳化稻壳粉主要以二氧化硅作为主要成分,其加入到油漆中,可大大提高漆膜的耐磨性;同时,稻壳粉来源广泛,可废物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碳化稻壳粉的粒度为20-60μ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粒度太小,易发生团聚现象,粒度太大,易发生沉降和析出的情况,通过控制碳化稻壳粉的粒度大小,使得碳化稻壳粉能够军云峰分散于油漆体系中,以充分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木器油漆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木器油漆具有耐磨性好、防潮防水性能稳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为,一种木器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岭土、硅藻土、活性炭和滑石粉混合均匀,投入到研磨机中,于150-200r/min的转速下研磨1.5-2h,得到混合料A;S2,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亚麻油醇酸树脂混合,控制温度为35-55℃,在150-2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5-30min,得到混合料B;S3,将乳化剂投入到混合料A中,控制温度为25-35℃,在50-1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料C;S4,将混合料A、混合料C和消泡剂混合,升温至55-70℃,在50-1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min,即得到木器油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油漆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繁杂工序,得到的油漆分散稳定,可直接喷涂,且形成的漆膜具有耐磨性好、脱漆率低,防潮防水性能优良。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油漆喷涂在经打磨的木器表面,其中聚氨酯可渗透木器表面的毛细孔中形成“漆钉”,并对木器表面缺陷缺陷进行填平,从而可避免木器内部的水分扩散到油漆表面,本专利技术采用合适的树脂用量比,得到的漆膜在防潮防水的同时,兼具良好的耐磨性;(2)本专利技术中的聚氨酯在渗透进木器表面后,除了具有防潮防水的效果外,和可增加漆膜与木器的结合力,即漆膜的附着力大大提高,脱漆率大大降低;(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漆料中加入碳化稻壳粉,一方面可降低漆膜的刺激性气味,还能大大提高漆膜的耐磨性,此外,稻壳粉来源广泛,可提高稻壳的附加值,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木器油漆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值得说明的是,其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下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木器油漆,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S1,将高岭土、硅藻土、活性炭和滑石粉混合均匀,投入到研磨机中,于150r/min的转速下研磨2h,得到混合料A;S2,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亚麻油醇酸树脂混合,控制温度为35℃,在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0min,得到混合料B;S3,将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投入到混合料A中,控制温度为25℃,在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5min,得到混合料C;S4,将混合料A、混合料C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升温至55℃,在50r/min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器油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聚氨酯:40-50份;/n丙烯酸树脂:18-24份;/n亚麻油醇酸树脂:10-15份;/n高岭土:1-3份;/n硅藻土:0.1-1份;/n活性炭:3-6份;/n滑石粉:1-3份;/n乳化剂:0.5-2份;/n消泡剂:0.5-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器油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氨酯:40-50份;
丙烯酸树脂:18-24份;
亚麻油醇酸树脂:10-15份;
高岭土:1-3份;
硅藻土:0.1-1份;
活性炭:3-6份;
滑石粉:1-3份;
乳化剂:0.5-2份;
消泡剂:0.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器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5份的甲基硅酸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器油漆,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油漆中还加入有2-4份的碳酸钙和3-5份的碳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器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采用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和月桂基葡萄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器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建米王家旭郑友钧焦元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五岳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