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金属-有机配位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材料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维金属-有机配位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表面辅助合成技术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方面具有创建新的功能有机分子的潜力和精确构建有序强健的结构的前景,这种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这样的研究,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已经被证明是一个优秀的观测分析工具,它能够实现在亚分子的分辨率下对实空间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直接识别。近年来,一系列的表面分子间反应主要集中在产生明显不同的纳米结构,包括聚合链,多孔有机网络等。通过表面辅助化学反应进行的精确的“自下而上”合成为制备二维(2D)坚固的共价纳米结构提供了先进的方法,进一步引入具有自校正能力并具有更高稳定性的金属-有机配位相互作用,将是构建有序复杂共价网络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先进补充。作为用于表面合成的一种广为人知的模型系统,C-X键(X=Br或I)裂解之后的分子内C-C偶联已广泛用于促进线型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合成,例如具有特定边缘和界限的石墨烯纳米带,以及一系列通过脱去卤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金属-有机配位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前体分子进行C-C耦合形成聚芘链,然后将聚芘链捕捉Au原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室温下将前体分子沉积到Au(111)表面,得到带前体分子的Au基底;/n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带前体分子的Au基底加热至480K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退火Au基底;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得到的退火Au基底进行观测,在Au(111)表面上前体分子形成C-C耦合,并通过羰基捕捉Au原子形成二维网格,得到二维金属-有机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金属-有机配位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前体分子进行C-C耦合形成聚芘链,然后将聚芘链捕捉Au原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室温下将前体分子沉积到Au(111)表面,得到带前体分子的Au基底;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带前体分子的Au基底加热至480K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退火Au基底;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得到的退火Au基底进行观测,在Au(111)表面上前体分子形成C-C耦合,并通过羰基捕捉Au原子形成二维网格,得到二维金属-有机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金属-有机配位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分子为含有C-X官能团的前体分子,其中,X为氟、氯、溴、碘、砹或钿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金属-有机配位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分子还含有C=O官能团,此官能团可通过与Au原子形成配位键从而捕捉Au原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欣灵,刘新邦,孔惠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