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37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其中,两支座分别固定在补偿装置左、右侧端面上,限位板水平设置在补偿装置上方,且限位板位于补偿装置的两导轨之间。每一支座与限位板均通过两个用于减振、缓冲的弹簧组件相连,两弹簧组件分别位于对应支座前、后端,四个弹簧组件呈矩形分布。两导轨分别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与补偿装置之间的间隙大于缓冲装置的压缩行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快捷。该缓冲装置直接固定在补偿装置上,通过弹簧组件分散吸收跳动能量,达到减振、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防止电梯补偿装置剧烈跳动,保障电梯平稳运行。

A buffer device for super high speed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涉及超高速电梯,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超高速电梯的需求快速增长。一般地,超高速电梯梯速在4m/s以上,较高的梯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振动、气流。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在提升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超高速电梯需增加补偿绳牵引的补偿装置。而超高速电梯在实际使用中,当轿厢急停时,会造成电梯补偿装置的剧烈跳动,导致稳定性不足,易引起补偿绳抖动、脱槽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超高速电梯补偿装置的跳动问题,提出一种可吸收跳动能量,达到减振目的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板和两支座,所述两支座分别固定在补偿装置左、右侧端面上,所述限位板水平设置在补偿装置上方,且所述限位板位于补偿装置的两导轨之间;每一支座与所述限位板均通过两个用于减振、缓冲的弹簧组件相连,两弹簧组件分别位于对应支座前、后端,四个弹簧组件呈矩形分布;所述两导轨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补偿装置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缓冲装置的设定压缩行程。进一步地,任一支座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外侧面垂直焊接相连的两翼板,所述两翼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前、后端;两底板分别与补偿装置左、右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任一弹簧组件均包括两第二螺杆和两压簧,任一翼板上均开设有两与第二螺杆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两第二螺杆分别一一对应自下而上穿过两第一通孔并穿出所述限位板,所述两第二螺杆各自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两压簧分别套在所述两第二螺杆上,且所述两压簧均位于所述限位板与对应翼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下端面与所述四个弹簧组件对应位置均一体设有压块,任一弹簧组件中的两第二螺杆均穿过对应位置的压块。进一步地,任一弹簧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杆和若干碟簧,任一翼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对应翼板上两第一通孔外侧;所述第一螺杆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穿出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若干碟簧套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且所述若干碟簧位于所述限位板与对应翼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杆上、位于最上端碟簧底部旋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将最上端碟簧紧固在所述限位板上。进一步地,任一第一螺杆上套设的碟簧数量均为三个。进一步地,任一翼板上、下侧沿长度方向均均匀设置有四块用于连接翼板与对应底板的三角加强板;同一翼板上、下侧的三角加强板一一上下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两第一通孔依次开设在翼板上侧的两两相邻的三角加强板之间。进一步地,任一支座的两翼板间均留有容纳对应侧导轨的间隙;所述限位板左、右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对应侧导轨的梯形槽口;上述缓冲装置还包括两L形连接件,所述两L形连接件各自的短段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限位板上端面左、右侧中间位置,所述两L形连接件各自的长段分别与对应侧导轨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上端面固定有四个用于吊装所述缓冲装置的吊耳,四个吊耳呈矩形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快捷。该缓冲装置直接固定在补偿装置上,通过弹簧组件分散吸收跳动能量,达到减振、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防止电梯补偿装置剧烈跳动,保障电梯平稳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补偿装置,2-支座,201-底板,202-翼板,203-三角加强板,3-导轨,4-限位板,401-压块,5-弹簧组件,501-第一螺杆,502-碟簧,503-第二螺杆,504-压簧,6-L形连接件,7-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至3所示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板4和两支座2,两支座2分别固定在补偿装置1左、右侧端面上,限位板4水平设置在补偿装置1上方,且限位板4位于补偿装置1的两导轨3之间,两导轨3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每一支座2与限位板4均通过两个用于减振、缓冲的弹簧组件5相连,两弹簧组件5分别位于对应支座2前、后端,四个弹簧组件5呈矩形分布。两导轨3分别与限位板4固定连接。限位板4与补偿装置1之间的间隙大于缓冲装置的设定压缩行程。具体地,参见图4,任一支座2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201和与底板201外侧面垂直焊接相连的两翼板202,两翼板202分别位于底板201前、后端。两底板201分别与补偿装置1左、右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任一弹簧组件5均包括两第二螺杆503和两压簧504,任一翼板202上均开设有两与第二螺杆503相匹配的第一通孔。两第二螺杆503分别一一对应自下而上穿过两第一通孔并穿出限位板4,两第二螺杆503各自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两压簧504分别套在两第二螺杆503上,且两压簧504均位于限位板4与对应翼板202之间。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下端面与四个弹簧组件5对应位置均一体设有压块401,任一弹簧组件5中的两第二螺杆503均穿过对应位置的压块401,压块401对螺杆503起到固定导向作用,同时,对压簧504起到预压缩的作用。任一弹簧组件5还包括第一螺杆501和若干碟簧502,任一翼板202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螺杆50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对应翼板202上两第一通孔外侧。第一螺杆501自下而上穿过第二通孔并穿出限位板4,第一螺杆501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若干碟簧502套在第一螺杆501上,且若干碟簧502位于限位板4与对应翼板202之间。第一螺杆501上、位于最上端碟簧502底部旋接有螺母,螺母将最上端碟簧502紧固在限位板4上。本实施例中,任一第一螺杆501上套设的碟簧502数量均为三个。任一翼板202上、下侧沿长度方向均均匀设置有四块用于连接翼板202与对应底板201的三角加强板203。同一翼板202上、下侧的三角加强板203一一上下对应,第二通孔和两第一通孔依次开设在翼板202上侧的两两相邻的三角加强板203之间。任一支座2的两翼板202间均留有容纳对应侧导轨3的间隙。限位板4左、右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对应侧导轨3的梯形槽口。上述缓冲装置还包括两L形连接件6,两L形连接件6各自的短段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限位板4上端面左、右侧中间位置,两L形连接件6各自的长段分别与对应侧导轨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此外,限位板4上端面固定有四个用于吊装缓冲装置的吊耳7,固定方式为螺纹连接,四个吊耳7呈矩形分布。本专利技术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装置1向上急速跳动时,两支座2跟随补偿装置1向上跳动,在两支座2向上跳动的过程中,四个弹簧组件5中的压簧504和多个碟簧502同时被压缩,分散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4)和两支座(2),所述两支座(2)分别固定在补偿装置(1)左、右侧端面上,限位板(4)水平设置在补偿装置(1)上方,且限位板(4)位于补偿装置(1)的两导轨(3)之间;每一支座(2)与限位板(4)均通过两个用于减振、缓冲的弹簧组件(5)相连,两弹簧组件(5)分别位于对应支座(2)前、后端,四个弹簧组件(5)呈矩形分布;所述两导轨(3)分别与限位板(4)固定连接;限位板(4)与补偿装置(1)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缓冲装置的设定压缩行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4)和两支座(2),所述两支座(2)分别固定在补偿装置(1)左、右侧端面上,限位板(4)水平设置在补偿装置(1)上方,且限位板(4)位于补偿装置(1)的两导轨(3)之间;每一支座(2)与限位板(4)均通过两个用于减振、缓冲的弹簧组件(5)相连,两弹簧组件(5)分别位于对应支座(2)前、后端,四个弹簧组件(5)呈矩形分布;所述两导轨(3)分别与限位板(4)固定连接;限位板(4)与补偿装置(1)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缓冲装置的设定压缩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支座(2)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201)和与底板(201)外侧面垂直焊接相连的两翼板(202),所述两翼板(202)分别位于底板(201)前、后端;两底板(201)分别与补偿装置(1)左、右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任一弹簧组件(5)均包括两第二螺杆(503)和两压簧(504),任一翼板(202)上均开设有两与第二螺杆(503)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两第二螺杆(503)分别一一对应自下而上穿过两第一通孔并穿出限位板(4),所述两第二螺杆(503)各自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两压簧(504)分别套在所述两第二螺杆(503)上,且所述两压簧(504)均位于限位板(4)与对应翼板(2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4)下端面与所述四个弹簧组件(5)对应位置均一体设有压块(401),任一弹簧组件(5)中的两第二螺杆(503)均穿过对应位置的压块(4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高速电梯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弹簧组件(5)还包括第一螺杆(501)和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青郑尧张建宏许开东
申请(专利权)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