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320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27
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支援车室内的交流的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交流支援系统具备:话筒,其设置于车室内;声音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车室内;识别部,其识别由所述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生成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向其他乘客传递的传递消息,生成基于生成的所述传递消息得到的声音,使所述声音输出部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所生成的声音。

Communication support system, communication suppor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装置:将讲话者的影像显示于与讲话者以外对应的监视器,并且,从与讲话者以外对应的扬声器输出讲话者的声音,由此,支援车室内的交流(例如,日本特开2018-076035号公报)。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在讲话对象没有想要积极地进行交流的情况下,例如,在孩子在后部座位玩耍而驾驶员座的父母提醒他们那样的状况下,有时讲话的内容难以传递给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考虑这样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支援车室内的交流的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采用了以下的结构。(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交流支援系统,其具备:话筒,其设置于车室内;声音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车室内;识别部,其识别由所述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生成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向其他乘客传递的传递消息,生成基于生成的所述传递消息得到的声音,使所述声音输出部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所生成的声音。(2):在上述(1)的方案中,所述控制部生成对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不同的人发声进行模拟得到的声音。(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乘客的座位位置与所述其他乘客的座位位置的关系来决定所述车室内的规定的位置,以使声像定位于所述规定的位置的方式使所述声音输出部输出声音。(4):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所述声音输出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室内的不同位置的多个声音输出装置,所述控制部指示所述多个声音输出装置中的靠近所述其他乘客的声音输出装置输出声音。(5):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所述控制部指示具备指向性的所述声音输出部沿着从所述乘客朝向所述其他乘客的方向输出声音。(6):在上述(1)~(5)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参照与各乘客预先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唤醒词,在所述讲话内容中包含所述唤醒词的情况下,使基于收集到的所述声音而生成的声音朝向与所述唤醒词建立了对应关系的乘客输出。(7):在上述(1)~(6)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判定所述其他乘客是否对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的讲话做出了应答,在所述其他乘客没有对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的讲话做出应答的情况下,使基于收集到的所述声音而生成的声音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8):在上述(1)~(7)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交流支援系统还具备:摄像部,其对所述车室内进行拍摄;以及图像解析部,其对由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解析,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解析部解析的图像解析结果,判定所述其他乘客是否正在睡觉,在所述其他乘客没有正在睡觉的情况下,使基于收集到的所述声音而生成的声音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9):在上述(1)~(8)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来推定讲话者的感情,生成与推定出的所述感情相应的所述传递消息。(10):在上述(9)的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在推定出的所述感情的等级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生成变更为如下表达的所述传递消息,其中,所述表达是与所述讲话内容相比抑制了感情的表达。(1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所述交流支援系统具备:话筒,其设置于车室内;识别部,其识别由所述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参照与所述车室内的各乘客预先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唤醒词,在所述讲话内容中包含所述唤醒词的情况下开始交流支援。(12):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交流支援方法,使计算机进行如下处理:识别由设置于车室内的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基于识别结果,生成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向其他乘客传递的传递消息,生成基于生成的所述传递消息得到的声音,使设置于所述车室内的声音输出部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所生成的声音。(13):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如下处理:识别由设置于车室内的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基于识别结果,生成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向其他乘客传递的传递消息,生成基于生成的所述传递消息得到的声音,使设置于所述车室内的声音输出部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所生成的声音。根据上述(1)~(13)的方案,能够有效地支援车室内的交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包括智能体装置的交流支援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设置于车辆的话筒、显示部及扬声器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后部座位附近的扬声器的位置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使声像定位的位置移动的情形的图。图5是示出个人资料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图6是示出座位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图7是示出基于交流支援系统进行的设定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基于交流支援系统进行的居间处理(其一)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对执行了处理的其一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参考图。图10是示出基于交流支援系统进行的居间处理(其二)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1是用于对执行了处理的其二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交流支援系统、交流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作为交流支援系统的一例,使用搭载于车辆并具备智能体功能的智能体装置。智能体装置是交流支援系统的一例。智能体装置例如进行用于支援车辆的乘客彼此的对话的传递的各种信息处理、车室内的设备的控制。用于支援车辆的乘客彼此的对话的传递的各种处理、控制例如是进行用于将讲话者的讲话内容向讲话对象有效地传递的支援,例如在满足了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智能体装置也可以为了使乘客视认假想的对话者而使拟人化的动物、形象等图像(以下,称作智能体图像)显示于显示部。智能体图像例如至少包括由观看者识别表情、面部朝向的程度的面部图像。例如,智能体图像在面部区域中呈现模仿眼睛、鼻子的部件,使得面部朝向基于面部区域中的部件的位置而被识别。另外,智能体图像也可以通过包含由观看者立体地感受的三维空间中的头部图像而使得面部朝向被识别。交流支援系统例如通过除了识别乘客的声音的声音识别处理(将声音文本化的处理)之外,还综合地利用自然语言功能(理解文本的构造、意思的处理)、对话控制处理、检索处理等来实现。这些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技术来实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设置于能够与车辆通信的服务器装置等,也可以设置于车辆侧。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右舵的车辆为例进行说明,但在应用左舵的车辆的情况下,将左右颠倒即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车室内的座位的构成为前列和后列这两列的例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支援系统,其中,/n所述交流支援系统具备:/n话筒,其设置于车室内;/n声音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车室内;/n识别部,其识别由所述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n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生成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向其他乘客传递的传递消息,生成基于生成的所述传递消息得到的声音,使所述声音输出部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所生成的声音。/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0 JP 2018-1920711.一种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交流支援系统具备:
话筒,其设置于车室内;
声音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车室内;
识别部,其识别由所述话筒收集到的声音数据所包含的讲话内容;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生成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向其他乘客传递的传递消息,生成基于生成的所述传递消息得到的声音,使所述声音输出部朝向所述其他乘客输出所生成的声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生成对与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不同的人发声进行模拟得到的声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乘客的座位位置与所述其他乘客的座位位置的关系来决定所述车室内的规定的位置,以使声像定位于所述规定的位置的方式使所述声音输出部输出声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声音输出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室内的不同位置的多个声音输出装置,
所述控制部指示所述多个声音输出装置中的靠近所述其他乘客的声音输出装置输出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指示具备指向性的所述声音输出部沿着从所述乘客朝向所述其他乘客的方向输出声音。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参照与各乘客预先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唤醒词,在所述讲话内容中包含所述唤醒词的情况下,使基于收集到的所述声音而生成的声音朝向与所述唤醒词建立了对应关系的乘客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支援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识别结果,判定所述其他乘客是否对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的讲话做出了应答,在所述其他乘客没有对发出了收集到的所述声音的乘客的讲话做出应答的情况下,使基于收集到的所述声音而生成的声音朝向所述其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航关口敦杉原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