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锡其专利>正文

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1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它包括有活动座组件,背板组件及外壳体,活动座组件有活动座和升降座,背板组件有背板和调节块,背板同升降座滑槽无间隙配合,后壳件由后壳体定位轴连接活动座定位孔,前壳体与后壳体由固定钩和卡扣连接,其特征是升降座(2)有滑槽(28),锯形齿(21),滑槽(28)与锯形齿(21)之间有空档(18),调节块(4)头端的调节块镶件(3)同升降座(2)的锯形齿(21)滑动定位和空档(18)间隙配合。(*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靠背的一种升降调节机构。现有的座椅只能使靠背与底板之间旋转进行角度的变化,靠板不能上升调节,对于比较特殊身材高、矮的人来说,座着不舒服,只能选用不同型号的椅子解决这一难题。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靠背升降调节机构,解决现有座椅不能升降调节的缺点,扩大座椅适用的范围和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提出以下设计构思的技术方案。它主要包括有活动座组件背板组件及外壳体。所述的活动座组件由活动座和升降座构成;升降座由对应的两片组成,分别装接在活动座两边内侧,升降座的结构有滑槽和锯形齿,锯形齿呈顺齿排列,齿头(尖)向下,齿根(肩)居上,锯形齿与滑槽之间形成一条间隙空档,活动座与座椅底板连接。所述的背板组件有背板和调节块,调节块连接背板,背板同升降座的滑槽无间隙配合,调节块头上的调节块镶件与升降座的锯形齿滑动定位和空档间隙配合,背板头上连接靠背。所述的外壳体有前壳体和后壳体,后壳体由后壳体定位轴连接活动座的定位孔,前壳体与后壳体分别由固定钩和卡扣连接。本技术靠背升降调节机构设计采用背板组件的调节块镶件与升降座锯形齿滑动定位和空档间隙配合,背板上升,由齿根分档定位,下降时由于尼龙具有一定弹性,调节块镶件沿空档下滑,实现靠背的升降定位调节,满足不同身材人的座用。图面说明图一是本技术结构视图。图二是附图说明图1的A-A向视图。图三是本技术活动座组件视图。图四是活动座组件的升降座结构视图。图五是本技术背板组件视图。图六是本技术外壳体结构视图。1-活动座,2-升降座,3-调节块镶件,4-调节块,5-拉铆钉,6-铆钉孔,7-固定钩,8-前壳体,9-档块,10-自攻螺钉,11-卡扣,12-后壳体,13-背板,14-圆钢,15-后壳体定位轴,16-下齿尖,17-绊扣,18-空档,19-上齿点,20-上滞面,21-锯形齿,22-腰形孔,23-后壳体定位孔,24-长方形孔,25-卡孔,26-前壳体固定孔,27-加力圈,28-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详述如下。本技术由外壳体,活动座组件和背板组件组合装接而成,如图一和图二所示。背板组件的背板13与活动座组件的升降座2中的滑槽26无间隙配合,使背板组件能在升降座组件中上下滑行,背板13上端圆钢14连接座椅靠背,活动座1下端的铆钉孔6连接座椅底板,参阅图五。外壳体的前壳体8和后壳体12通过前壳体8的上、下左右一对卡扣11和固定钩7连接后壳体上、下与之对应的一对卡孔25和固定孔26,并由后壳体12的上下两只后壳体定位轴15连接活动座1上的两个后壳体定位孔23,参阅图六和图三。活动座组件包括有活动座1和升降座2,升降座2分别装接在活动座1两边内侧(左、右对称各一件),升降座2背面上、下的两只绊扣17分别扣接活动座1上对应的长形孔21,升降座2侧面上、下两个加力圈24分别压接活动座1上对应的两个腰形孔21,采用绊扣17和加力圈24的加固连接,防止靠背后仰,产生升降座2与活动座1的脱落和摆动,两侧面由自攻螺钉5分别紧固连接活动座1和升降座2。活动座1上加工有后壳体定位孔23,它与后壳体定位轴连接在下端有档块9实施背板13滑行定位,参阅图三。升降座2的结构如图四所示,底部(左边)有滑槽28,与背板13无间隙配合,上方(右边)部位有锯形齿21,能与调节块镶件3滑动定位,在锯形齿21与滑槽28之间有空档18,升降座组件下滑时,它与调节块镶件3活动配合。锯形齿21的齿头(尖)向下,齿根(肩)在上,在锯形齿21的上端相间有上滞面20,同锯形齿21上端的上齿点19之间形成空隙,该齿点19背面(左边)呈倾斜状,参阅图六。背板组件包括有背板13和调节块4,背板13和调节块4由拉铆钉5固定连接,调节块4上端头上有调节块镶件3,它与锯形齿21的齿根(肩)配合定位背板组件。调节块4上端的调节块镶件3的位置略高于下齿尖16(右边)的位置,低于上齿点19的位置。背板13上部呈S形,头上有圆钢14连接靠背,参阅图五。背板13在升降座2滑槽28中自由上、下滑行,在背板13处在最低点时,背板13下端顶搁在活动座2的档块9上,停止下滑,此时,调节块镶件3接近略高于下齿尖16的位置。背板13上拉,滑动块镶件3一起上升,进入锯形齿21,由于尼龙材料富有弹性,沿着锯形齿21的斜面压紧上移,能卡接停留在齿根(肩)上,定位背板组件。在背板组件上升到最高位置时,调节块镶件3就碰到上滞面23,由于上齿点19高于滑动块镶件3的原始位置,在调节块镶件3开始下滑时,就沿着上滞面23与上齿点19之间的空隙顺着上齿点19背面进入空档18,背板组件就自由下滑行,直到碰及档块9而停止,背板组件周而复始的上、下移动定位,使靠背升降定位,调节改变高度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它包括有活动座组件,背板组件及外壳体,活动座组件有活动座和升降座,背板组件有背板和调节块,背板同升降座滑槽无间隙配合,后壳件由后壳体定位轴连接活动座定位孔,前壳体与后壳体由固定钩和卡扣连接,其特征是升降座(2)有滑槽(28),锯形齿(21),滑槽(28)与锯形齿(21)之间有空档(18),调节块(4)头端的调节块镶件(3)同升降座(2)的锯形齿(21)滑动定位和空档(18)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升降座的锯形齿(21)其齿尖向下,齿肩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升降座(2)背面两只绊扣(17)扣接活动座长方形孔(24),两侧的加力圈(27)紧接活动座腰形孔(22),两侧由自攻螺钉(10)连接活动座(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活动座(1)下端部有档块(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前壳体(26)上、下一对卡扣(11)和固定钩(7)分别连接后壳体(12)对应的卡孔(25)和固定孔(2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座椅调节靠背上、下升降的一种靠背升降调节机构,它包括有活动座组件,背板组件及外壳体,背板组件的背板同活动组件的活动座间隙配合,调节块镶件与升降座的锯形齿活动配合连接,背板组件上升,由锯形齿齿根分档定位,下滑时,调节块镶件沿空档滑行,达到调节靠背升降定位,改变现有座椅的靠背定位不变的缺陷。文档编号A47C7/40GK2568044SQ02264879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朱国伟, 杨锡其 申请人:杨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伟杨锡其
申请(专利权)人:杨锡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