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扶手支架、外壳、调节扳手、弹簧、摆杆、内塞片、盖板等。用螺钉穿过扶手支架的一端上的孔与椅座固定连接,把整个扶手安装在椅座上。扶手支架的另一端活动配合在内塞片内,内塞片塞在外壳内,上面用盖板把内塞片固定在外壳内。在内塞片的一端带有摆杆挂钩,摆杆一端活动配合在这挂钩上。摆杆另一端一侧面有定位轴,定位轴穿过内塞片,和扶手支架上的升降齿配合;另一侧面有活动轴,活动轴插入在调节扳手的腰孔内。调节扳手活动配合在外壳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通过扳动调节扳手,使扶手处于某个令人舒适的高度,高度能自动锁住,而且调节使用方便可靠。(*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椅的配套部件,主要是一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转椅扶手不足在于扶手的高度被固定,导致个子大小不一的人,觉得转椅扶手高度过高或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使用方便,能使扶手处于某个令人舒适高度的可调节升降的扶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扶手支架、外壳、调节扳手、弹簧、摆杆、内塞片、盖板等。用螺钉穿过扶手支架的一端上的孔与椅座固定连接,把整个扶手安装有椅座上。扶手支架的另一端活动配合在内塞片内,内塞片塞在外壳内,上面用盖板把内塞片固定在外壳内。在内塞片的一端带有摆杆挂钩,摆杆一端活动配合在这挂钩上。摆杆另一端一侧面有定位轴,定位轴穿过内塞片,和扶手支架上的升降齿配合;另一侧面有活动轴,活动轴插入在调节扳手的腰孔内。调节扳手活动配合在外壳的一侧。通过调节扳手的上下移动来带动活动轴,使摆杆绕着内塞片上的挂钩,进行左右摆动,从而使定位轴与扶手支架上的升降齿实现啮合与分离。当定位轴与扶手支架上的升降进行啮合时,内塞片不能和扶手支架相对移动,这样整个扶手高度被固定;反之,整个扶手可以上下移动。为使扶手高度能自动锁住,特增加一弹簧,弹簧的一端顶住盖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扳手上,调节扳手始终受到弹簧向下的弹力,迫使摆杆上定位轴与扶手支架上的升降齿进行啮合。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通过扳动调节扳手,使扶手处于某个令人舒适的高度,高度能自动锁住,而且调节使用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盖板,3-弹簧,4-摆杆挂钩,5-弹簧限位槽,6-调节扳手,7-摆杆,8-活动轴,9-调节扳手腰孔,10-扶手支架,11-支架孔,12-内塞片A,13-升降齿,14-定位轴,15-连接孔,16-连接轴,17-内塞片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这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主要包括外壳1、调节扳手6、摆杆7、扶手支架10。扶手支架10呈“L”型,一端带有支架孔11,用螺钉穿过支架孔11与椅座连接,扶手支架10的另一端活动配合在内塞片A12和内塞片B17所形成的腔体内,将内塞片A的连接孔15和内塞片B的连接轴16相互啮合,即可形成内塞片腔体,统称内塞片,内塞片塞入在外壳1内,上面用盖板2把内塞片固定在外壳内。在内塞片的一侧面附有摆杆挂钩4,摆杆7一端活动配合在这挂钩4上,可以活动地绕着挂钩4进行摆动。摆杆7的另一端一侧面有定位轴14,定位轴穿过内塞片B17,和扶手支架10上的升降齿13配合,升降齿的一边带有若干个齿,另一边为长槽空档;另一侧面有活动轴8,活动轴8插入在调节扳手的腰孔9内。调节扳手6活动配合在外壳1的一侧。通过调节扳手6的上下移动来带动活动轴8,使摆杆7绕着摆杆挂钩4,进行左右摆动,从而使定位轴14与扶手支架10上的升降齿13实现啮合与分离。当扳起调节扳手6,定位轴14进入升降齿13的一边空档,整个扶手可以上下移动;当调节扳手6位于最下面时,定位轴14与升降齿13一边的齿进行啮合,内塞片不能和扶手支架10进行相对运动,这样整个扶手高度被固定;为使扶手高度能自动锁住,特增加一弹簧3,弹簧3的一端顶住盖板2,另一端固定配合在调节扳手6的弹簧限位槽5内,调节扳手6始终受到弹簧向下的弹力,迫使定位轴14与的升降齿13进行啮合。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主要包括外壳(1)、调节扳手(6)、摆杆(7)和扶手支架(10),其特征在于1)扶手支架(10)呈L型,一端带有支架孔(11),用螺钉穿过支架孔(11)与椅座连接,扶手支架(10)的另一端活动配合在内塞片A(12)和内塞片B(17)所形成的腔体内;2)内塞片A(12)的连接孔(15)和内塞片B(17)的连接轴(16)相互啮合,形成内塞片腔体,统称内塞片,内塞片塞入在外壳(1)内,上面用盖板(2)把内塞片固定在外壳(1)内;3)在内塞片的一侧面附有摆杆挂钩(4),摆杆(7)一端活动配合在摆杆挂钩(4)上,摆杆(7)的另一端一侧面有定位轴(14),定位轴(14)穿过内塞片B(17),和扶手支架(10)上的升降齿(13)配合,升降齿(13)的一边带有若干个齿,另一边为长槽空档;另一侧面有活动轴(8),活动轴(8)插入在调节扳手(6)的腰孔(9)内,调节扳手(6)活动配合在外壳(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升降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增加一弹簧(3),弹簧(3)的一端顶住盖板(2),另一端固定配合在调节扳手(6)的弹簧限位槽(5)内。专利摘要本技术主要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扶手支架、外壳、调节扳手、弹簧、摆杆、内塞片、盖板等。用螺钉穿过扶手支架的一端上的孔与椅座固定连接,把整个扶手安装在椅座上。扶手支架的另一端活动配合在内塞片内,内塞片塞在外壳内,上面用盖板把内塞片固定在外壳内。在内塞片的一端带有摆杆挂钩,摆杆一端活动配合在这挂钩上。摆杆另一端一侧面有定位轴,定位轴穿过内塞片,和扶手支架上的升降齿配合;另一侧面有活动轴,活动轴插入在调节扳手的腰孔内。调节扳手活动配合在外壳的一侧。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通过扳动调节扳手,使扶手处于某个令人舒适的高度,高度能自动锁住,而且调节使用方便可靠。文档编号A47C1/03GK2647139SQ03210768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杨锡其 申请人:杨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升降的扶手,主要包括外壳(1)、调节扳手(6)、摆杆(7)和扶手支架(10),其特征在于:1)扶手支架(10)呈L型,一端带有支架孔(11),用螺钉穿过支架孔(11)与椅座连接,扶手支架(10)的另一端活动配合在内塞片A( 12)和内塞片B(17)所形成的腔体内;2)内塞片A(12)的连接孔(15)和内塞片B(17)的连接轴(16)相互啮合,形成内塞片腔体,统称内塞片,内塞片塞入在外壳(1)内,上面用盖板(2)把内塞片固定在外壳(1)内;3)在 内塞片的一侧面附有摆杆挂钩(4),摆杆(7)一端活动配合在摆杆挂钩(4)上,摆杆(7)的另一端一侧面有定位轴(14),定位轴(14)穿过内塞片B(17),和扶手支架(10)上的升降齿(13)配合,升降齿(13)的一边带有若干个齿,另一边为长槽空档;另一侧面有活动轴(8),活动轴(8)插入在调节扳手(6)的腰孔(9)内,调节扳手(6)活动配合在外壳(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锡其,
申请(专利权)人:杨锡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