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94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39
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工作台面、地脚支撑、电机、电机带轮、主轴带轮、主轴系统、抛光盘和微进给模块;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内,电机带轮通过键与电机轴相连接,并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输至主轴系统输入端;主轴系统固定在箱体的阶梯层中,抛光盘固定在主轴系统输出端;工作台连接在箱体上端;微进给模块固定在工作台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能在工件表面产生线性均匀动压力场,提升工件各部位抛光效果,设计了微进给模块,能以微米级调节抛光间隙,提升工件抛光效率。

A vertical linear hydrodynamic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抛光领域,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抛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抛光工具与工件不发生直接接触,其借助流体驱动磨粒冲击工件表面,从而避免了刚性接触对材料的表面及亚表面的损伤,实现光滑表面加工。以动压润滑理论为基础的流体动压抛光也是流体抛光技术的一种,其通过旋转抛光盘带动粘性流体进入几何槽型,形成液动压润滑膜实现材料去除。但是初代的液动压抛光装置沿抛光盘径向贴片,由于各点速度不同,其动压力分布也不均匀,最终工件各部位的去除率不一,抛光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抛光装置中由于径向速度不均匀造成的工件表面动压不均匀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能在工件表面产生线性均匀动压力场,提升工件各部位抛光效果,设计了微进给模块,能以微米级调节抛光间隙,提升工件抛光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工作台面、地脚支撑、电机、电机带轮、主轴带轮、主轴系统、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工作台面、地脚支撑、电机、电机带轮、主轴带轮、主轴系统、抛光盘和微进给模块;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内,电机带轮通过键与电机轴相连接,并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输至主轴系统输入端;主轴系统固定在箱体的阶梯层中,抛光盘固定在主轴系统输出端;工作台连接在箱体上端;微进给模块固定在工作台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工作台面、地脚支撑、电机、电机带轮、主轴带轮、主轴系统、抛光盘和微进给模块;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内,电机带轮通过键与电机轴相连接,并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输至主轴系统输入端;主轴系统固定在箱体的阶梯层中,抛光盘固定在主轴系统输出端;工作台连接在箱体上端;微进给模块固定在工作台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进给模块包括螺旋微分头、斜块Ⅰ、复位弹簧Ⅰ、螺纹导柱Ⅰ、斜块Ⅱ、复位弹簧Ⅱ、螺纹导柱Ⅱ、壳体和连接板,所述螺纹导杆Ⅰ螺纹连接在壳体内部下方,所述复位弹簧Ⅰ一端过盈连接于螺纹导杆Ⅰ,所述复位弹簧Ⅰ另一端固定于斜块Ⅰ沉孔内;所述斜块Ⅰ一侧紧贴壳体,斜面侧与斜块Ⅱ相接合,上侧与螺旋微分头相抵;螺纹导杆Ⅱ螺纹连接在壳体内壁面,复位弹簧Ⅱ一端过盈连接于螺纹导杆Ⅱ,复位弹簧Ⅱ另一端端固定于斜块Ⅱ侧面沉孔内;斜块Ⅱ上下侧于壳体相抵;电磁铁一端螺纹连接于斜块Ⅱ,电磁铁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工件架磁力相连;所述连接板将微进给模块密封,并与工作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式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与4个地脚支撑螺纹连接,电机通过4xM10半圆头沉头螺栓固定在箱体内,主轴系统通过6xM8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在箱体的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东辉许鑫祺沈思源王辉章益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