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抛光的自适应轮式机构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抛光的自适应轮式机构,属于光学与机械精密加工
,对各种外形(对称与非对称)光学元部件与机械元部件表面的研磨、抛光和面形修整。
技术介绍
在高精度机械加工
,需要元部件之间高精度配合,以满足元部件之间的相互精密配合,达到精密定位和元件的无变形要求。在光学加工
,对组成各类光学系统的光学镜片,如透镜、反射镜、平面镜、球面镜、非球面镜、各类非对称的异形镜等,都要按照光学设计对光学元件表面形状误差的高精度技术要求(小于10nmmRMS)进行粗磨、细磨、精磨、抛光等研磨制作,这种过程在光学加工界称之为光学冷加工。现有光学冷加工的机床设备,其挂载的先进的轮式抛光机构与主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刚性固定连接,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对被加工工件由面形误差而引起的高低点研抛去除的去除量精确控制,是由抛光的头去除函数稳定性、机床轴系精度、驻留时间的精准控制实现的。这就要求在实际加工前要将被加工工件进行定心装调,其中定心装调操作要达到的目的是将被加工工件的回转中心与机床旋转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抛光的自适应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S1轴轴套(1)、S1轴轴心(2)、固定齿轮(3)、转动齿轮(4)、支撑架(5)、转动齿轮轴(6)、辅助支撑架(7)、抛光轮转轴(8)、抛光轮(9)、连接杆(10)、压力可调压缩空气(11)、准直杆(12)、橡胶气鼓(13)、气鼓转接盘(14)、转接件(15)和气鼓压圈(16);/n所述S1轴轴套(1)与S1轴轴心(2)配合连接,使S1轴轴心(2)在S1轴轴套(1)内转动,所述S1轴轴心(2)的扭矩输出端安装刚性气密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杆(10)插入刚性气密连接接口的连接口内,利用刚性气密连接接口的抱紧作用将连接杆(10)与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抛光的自适应轮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S1轴轴套(1)、S1轴轴心(2)、固定齿轮(3)、转动齿轮(4)、支撑架(5)、转动齿轮轴(6)、辅助支撑架(7)、抛光轮转轴(8)、抛光轮(9)、连接杆(10)、压力可调压缩空气(11)、准直杆(12)、橡胶气鼓(13)、气鼓转接盘(14)、转接件(15)和气鼓压圈(16);
所述S1轴轴套(1)与S1轴轴心(2)配合连接,使S1轴轴心(2)在S1轴轴套(1)内转动,所述S1轴轴心(2)的扭矩输出端安装刚性气密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杆(10)插入刚性气密连接接口的连接口内,利用刚性气密连接接口的抱紧作用将连接杆(10)与S1轴轴心(2)相连接,所述S1轴轴心(2)内设置有压力可调压缩空气(11),
所述连接杆(10)的下方安装有橡胶气鼓(13),所述橡胶气鼓(13)下方安装有气鼓转接盘(14),所述气鼓压圈(16)将橡胶气鼓(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杆(10)与气鼓转接盘(14)固定,实现传递扭矩的作用,
所述连接杆(10)内部安装有准直杆(12),所述准直杆(12)的一端与气鼓转接盘(14)连接,另一端设计有冠状结构,与连接杆(10)内的变径平台结构相配合,对橡胶气鼓(13)的伸缩行程起限位作用,所述气鼓转接盘(14)通过转接件(15)与支撑架(5)相连;
所述转动齿轮轴(6)通过轴承与支撑架(5)进行连接,使转动齿轮轴(6)在支撑架(5)内转动,所述转动齿轮(4)通过与转动齿轮轴(6)配合连接,所述固定齿轮(3)固定于S1轴轴套(1)外周,所述转动齿轮(4)与固定齿轮(3)相配合,实现齿轮动力传动,
所述辅助支撑架(7)固定在支撑架(5)的侧面,所述抛光轮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恩才,陈伟,马赫,马冬梅,武煦程,
申请(专利权)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