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91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步骤包括:抛光液配制、超声洗净、浸润预抛光和砂轮抛光;所述抛光液配制步骤为: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化学预抛光与机械抛光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阴极辊抛光时的损伤,提高了阴极辊表面平整一致性,并改善了表面粗糙度。

A polishing method of cathode roller applied to electrolytic copper f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铜箔工艺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在制备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铜箔时,常采用电解法制备铜箔,于阴极辊上沉积得到生箔,而当长时间制备生箔后,需要对阴极辊表面进行养护,以保证阴极辊的表面洁净度,使后续所沉积的薄膜能够保持优良的状态。对于阴极辊的抛光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砂轮磨头对阴极辊表面直接进行机械抛光,但现有的砂轮磨头进行抛光时难以精确控制砂轮对阴极辊表面的抛光程度,实际应用时抛光后的阴极辊往往表面很难保持良好的平整度;同时抛光的时间也不易把控,抛光时间过短则表面氧化物未能完全清理,抛光时间过长又会对阴极辊表面造成损伤,影响后续生箔的制备。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阴极辊抛光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抛光难以保持阴极辊表面平整一致,以及易对阴极辊表面造成损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步骤包括:抛光液配制、超声洗净、浸润预抛光和砂轮抛光;抛光液配制步骤为: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优选的,抛光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60~75g/L。优选的,抛光液中草酸的浓度为50~65g/L。优选的,抛光液中琥珀酸的浓度为0.6~0.8g/L。优选的,抛光液中硝酸钠的浓度为1~3g/L。优选的,抛光液中苯丙三氮唑的浓度为0.1~0.3g/L。优选的,抛光液中各组分浓度分别为:柠檬酸65g/L、草酸60g/L、琥珀酸0.65g/L、硝酸钠2g/L以及苯丙三氮唑0.2g/L。其中,浸润预抛光步骤为:将洗净后的阴极辊浸入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液中,在35~50℃下旋转浸泡3~5min。其中,砂轮抛光步骤为:将浸泡后的阴极辊取出,并用砂轮进行机械抛光8~15min;砂轮为含碳化硅磨料的树脂砂轮。其中,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应用于对表面掺铬的不锈钢阴极辊进行抛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通过化学预浸泡处理的方式并与机械抛光相配合,能够显著改善阴极辊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阴极辊表面一致性,并大大缩短了抛光时间,降低了对阴极辊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一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一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本专利技术中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步骤包括:抛光液配制S1、超声洗净S2、浸润预抛光S3和砂轮抛光S4,下面分别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描述。S1:抛光液配制。本步骤具体为: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其中,抛光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60~75g/L,抛光液中草酸的浓度为50~65g/L,抛光液中琥珀酸的浓度为0.6~0.8g/L,抛光液中硝酸钠的浓度为1~3g/L,抛光液中苯丙三氮唑的浓度为0.1~0.3g/L。其中,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抛光液中各组分浓度分别为:柠檬酸65g/L、草酸60g/L、琥珀酸0.65g/L、硝酸钠2g/L以及苯丙三氮唑0.2g/L,采用该工艺条件能够使抛光液与阴极辊表面氧化物快速反应,同时也保证抛光液不会对阴极辊表面造成过度腐蚀,显著提高对阴极辊的抛光效果。S2:超声清洗。本步骤具体为:在超声环境下,将阴极辊先碱洗去油,再水洗洗净,以保持阴极辊表面的洁净。S3:浸润预抛光。本步骤具体为:将洗净后的阴极辊浸入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液中,在35~50℃下旋转浸泡3~5min。S4:砂轮抛光。本步骤具体为:将浸泡后的阴极辊取出,并用砂轮进行机械抛光8~15min;砂轮为含碳化硅磨料的树脂砂轮。本实施方式中,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应用于对表面掺铬的不锈钢阴极辊进行抛光。具体地,对上述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液及抛光工艺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1)抛光液中的柠檬酸和草酸用于除去阴极辊表面的氧化物,并与硝酸钠相配合,加快对表面氧化物的反应进程,但由于柠檬酸和草酸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长时间浸泡阴极辊会对阴极辊造成过度腐蚀,故需要添加少量苯丙三氮唑作为缓蚀剂,稍微减慢反应的速率,同时控制阴极辊在抛光液中的浸润时间,让阴极辊适当浸润后便迅速取出,使不锈钢阴极辊仅浅表发生反应,而不会对不锈钢辊的深层造成较大侵蚀,故化学浸润预抛光后不会对不锈钢阴极辊的性能造成太大影响;2)琥珀酸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活化不锈钢阴极辊表面,平衡不锈钢阴极辊的浅表反应速率,增强对细微结构的抛光效果;3)先采用抛光液对不锈钢阴极辊的浅表进行化学浸润预抛光,再采用砂轮进行机械抛光,两种抛光方式相配合能够显著改善不锈钢阴极辊表面的粗糙度,提高抛光品质,同时也大大缩短的整体抛光时间,使抛光后不锈钢阴极辊表面平整一致性显著提升,并有效降低了对不锈钢阴极辊的表面损伤。进一步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且所有试验对象均为表面掺铬的不锈钢阴极辊。实施例1乙醇与去离子水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加入溶剂中,在25℃下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该抛光液中柠檬酸浓度为62g/L,草酸浓度为58g/L,琥珀酸浓度为0.62g/L、硝酸钠浓度为1.6g/L,苯丙三氮唑浓度为0.1g/L;将阴极辊先碱洗去油,再水洗洗净;将洗净后的阴极辊浸入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液中,在40℃下旋转浸泡3min;将浸泡后的阴极辊取出,并用砂轮进行机械抛光8min。实施例2乙醇与去离子水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加入溶剂中,在25℃下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该抛光液中柠檬酸浓度为65g/L,草酸浓度为60g/L,琥珀酸浓度为0.65g/L、硝酸钠浓度为2g/L,苯丙三氮唑浓度为0.2g/L;将阴极辊先碱洗去油,再水洗洗净;将洗净后的阴极辊浸入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液中,在40℃下旋转浸泡4min;将浸泡后的阴极辊取出,并用砂轮进行机械抛光10min。实施例3乙醇与去离子水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加入溶剂中,在25℃下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该抛光液中柠檬酸浓度为72g/L,草酸浓度为63g/L,琥珀酸浓度为0.74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抛光液配制、超声洗净、浸润预抛光和砂轮抛光;/n所述抛光液配制步骤为: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抛光液配制、超声洗净、浸润预抛光和砂轮抛光;
所述抛光液配制步骤为:将柠檬酸、草酸、琥珀酸、硝酸钠、苯丙三氮唑、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抛光液。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60~75g/L。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中草酸的浓度为50~65g/L。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中琥珀酸的浓度为0.6~0.8g/L。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中硝酸钠的浓度为1~3g/L。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应用于电解铜箔的阴极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中苯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大勇文孟平陈多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