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凤翔专利>正文

下饲上燃型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45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民用煤炉,特别是一种下饲上燃型煤炉,适于民宅取暖、生活之用。下饲上燃型煤炉由炉体,水套,∮220型煤炉套,∮140型煤炉套,饲煤杆,型煤托盘,可拉动炉条等组成,其中水套装置在炉体内,在水套的下部设置入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220型煤炉套与水套内壁配合,∮140型煤炉套与∮220型煤炉套动配合,可拉动炉条装置在炉体饲炉口上,饲炉杆轴固定在炉体两侧,饲煤杆与型煤托盘配合,炉体的上部设置烟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民用煤炉,特别是一种下饲上燃型煤炉,适于民宅取暖、生活之用。传统的炉具都是从炉口上加煤,即从上向炉口下加煤,实践发现型煤燃烧不够充分,剩余残留未燃部份,浪费能源。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能的下饲上燃型煤炉。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下饲上燃型煤炉由炉体,水套,∮220型煤炉套,∮140型煤炉套,饲煤杆,型煤托盘,可拉动炉条等组成,其中水套装置在炉体内,在水套的下部设置入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220型煤炉套与水套内壁配合,∮140型煤炉套与∮220型煤炉套动配合,可拉动炉条装置在炉体饲炉口上,饲炉杆轴固定在炉体两侧,饲煤杆与型煤托盘配合,炉体的上部设置烟道。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下饲上燃型煤炉由炉体6,水套7,∮220型煤炉套8,∮140型煤炉套9,饲煤杆2,型煤托盘3,可拉动炉条5等组成,其中水套7装置在炉体6内,在水套7的下部设置入水口12、上部设置出水口10,∮220型煤炉套8与水套7内壁配合,∮140型煤炉套9与∮220型煤炉套8动配合,可拉动炉条5装置在炉体6饲炉口上,饲炉杆轴1固定在炉体6两侧,饲煤杆2与型煤托盘3配合,炉体6的上部设置烟道11。使用时,将型煤3放置在型煤托盘2上,抽出可拉动炉条4,通过饲煤杆将型煤3送入型煤炉套内,再将可拉动炉条送回原位,托住型煤3。冬季为了加强取暖,采用∮220型煤,将∮140型煤炉套9取出。夏季使用∮140型煤,再将∮140型煤炉套9放回。该炉具改变了传统的饲煤方式,从炉具的下口饲煤,供暖均匀。更加适合民宅取暖、做饭等生活需求,节能效果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下饲上燃型煤炉,由炉体,水套,∮220型煤炉套,∮140型煤炉套,饲煤杆,型煤托盘,可拉动炉条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套装置在炉体内,在水套的下部设置入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220型煤炉套与水套内壁配合,∮140型煤炉套与∮220型煤炉套动配合,可拉动炉条装置在炉体饲炉口上,饲炉杆轴固定在炉体两侧,饲煤杆与型煤托盘配合,炉体的上部设置烟道。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民用煤炉,特别是一种下饲上燃型煤炉,适于民宅取暖、生活之用。下饲上燃型煤炉由炉体,水套,∮220型煤炉套,∮140型煤炉套,饲煤杆,型煤托盘,可拉动炉条等组成,其中水套装置在炉体内,在水套的下部设置入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220型煤炉套与水套内壁配合,∮140型煤炉套与∮220型煤炉套动配合,可拉动炉条装置在炉体饲炉口上,饲炉杆轴固定在炉体两侧,饲煤杆与型煤托盘配合,炉体的上部设置烟道。文档编号F24B1/183GK2330892SQ98237469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郭凤翔 申请人:郭凤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饲上燃型煤炉,由炉体,水套,∮220型煤炉套,∮140型煤炉套,饲煤杆,型煤托盘,可拉动炉条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套装置在炉体内,在水套的下部设置入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220型煤炉套与水套内壁配合,∮140型煤炉套与∮220型煤炉套动配合,可拉动炉条装置在炉体饲炉口上,饲炉杆轴固定在炉体两侧,饲煤杆与型煤托盘配合,炉体的上部设置烟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郭凤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