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9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包括机体、以及与所述机体相连接的尘杯,其中所述机体包括至少部分支撑所述尘杯的支撑部、收容电机的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而成的手柄部,且所述尘杯分别与支撑部、基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气流风道,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便于用户手持使用,同时又满足整机性能。

A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本技术属于吸尘器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携式吸尘器因为便于手持,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一定普及,然而这种吸尘器的风道、电机和电池的布局亟待优化,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且造型美观,同时又满足整机性能。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且造型美观,同时又满足整机性能。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目的提出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包括机体、以及与所述机体相连接的尘杯,其中所述机体包括至少部分支撑所述尘杯的支撑部、收容电机的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而成的手柄部,且所述尘杯分别与支撑部、基部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尘杯具有尘杯进风口、和设置在其内并向尘杯进风口输送气流的连接件,而机体则包括裸露在外表面的入、出流口、和设置在入流口和出流口之间且向尘杯进风口输送气流的进风通道,所述入流口与所述连接件输出相连,所述出流口与所述尘杯进风口相对应,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进风通道共同形成所述尘杯进风口的进风风路。优选的,所述尘杯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被所述机体部分包覆,以实现尘杯的有效固定,所述手柄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的延伸方向相交为60-120度角,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便于用户手持使用。优选的,所述尘杯包括一端与吸尘器附件相连接的引导件、与引导件另一端相连接的连接件、位于连接件下游的尘杯进风口、以及尘杯出风口,而所述机体则包括一端与连接件相连通而另一端则与尘杯进风口相连的进风通道,以实现尘杯进风通道的优化。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支撑部内并被所述尘杯遮蔽,且所述连接件中至少有一次气流转向,而所述进风通道中至少有两次气流转向,以实现尘杯进风通道的优化,且保持整机外型美观。优选的,所述机体进一步包括由支撑部和基部相交处向下延伸且收容电池包并与手柄部相互间隔的电池部,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便于用户手持使用。优选的,所述电池部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电池部顶端相对底端更靠近所述尘杯,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便于用户手持使用。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电机进风端相对出风端更靠近所述尘杯,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便于用户手持使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目的提出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包括机体、以及与所述机体相连接的尘杯,其中所述机体包括至少部分支撑所述尘杯的支撑部、收容电机的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而成的手柄部,且所述尘杯包括一端与吸尘器附件相连接的引导件、与引导件另一端相连接的连接件、位于连接件下游的尘杯进风口、以及尘杯出风口,而所述机体则包括一端与连接件相连通而另一端则与尘杯进风口相连的进风通道。优选的,所述尘杯分别与支撑部、基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支撑部内并被所述尘杯遮蔽,且所述连接件中至少有一次气流转向,而所述进风通道中至少有两次气流转向;所述机体进一步包括由支撑部和基部相交处向下延伸且收容电池包并与手柄部相互间隔的电池部;所述电池部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电池部顶端相对底端更靠近所述尘杯;所述电机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电机进风端相对出风端更靠近所述尘杯,所述尘杯具有尘杯进风口、和设置在其内并向尘杯进风口输送气流的连接件,而机体则包括裸露在外表面的入、出流口、和设置在入流口和出流口之间且向尘杯进风口输送气流的进风通道,所述入流口与所述连接件输出相连,所述出流口与所述尘杯进风口相对应,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进风通道共同形成所述尘杯进风口的进风风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化气流风道,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便于用户手持使用,同时又满足整机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机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机体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视角下的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视角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机体100、以及与机体100可拆卸连接的尘杯200。机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支撑尘杯200的支撑部102、收容电机400的基部110、由基部110延伸而成的手柄部106、以及由支撑部102和基部相交处向下延伸且收容电池包500并与手柄部106相互间隔的电池部107,其中尘杯20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部102、基部110可拆卸连接。支撑部102、基部110、电池部107三者相连,其中如图1所示,支撑部102在垂直水平面方向上,高于电池包500并低于电机400,由此便于用户握持。手柄部106的延伸方向与尘杯200的延伸方向相交为60-120度角,其与电池部107间隔形成容纳用户手指的握持腔114。手柄部106的上端形成有深入到握持腔114内的扳机112。结合图6所示,进风通道104设置在支撑部102内并被尘杯200遮蔽,且连接件232中至少有一次气流转向,而进风通道104中至少有两次气流转向。电池部107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且电池部107顶端相对底端更靠近尘杯200。机体100还包括遮蔽电机400尾端且与基部110卡扣连接并倾斜朝向用户的出风罩113,且出风罩113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115,其中出风孔115为圆孔、方孔、六边形孔,而且位于中心的单个出风孔115截面积大于位于外边缘的单个出风孔115截面积,由此保证出风顺畅,降低噪音。基部110还设有与尘杯200卡扣配合且位于上端的尘杯按钮116。手柄部106和电池部107在下端相连且在连接位置上设置有电池按钮108,以用于拆卸电池包500。如图4-5所示,支撑部102设置有与吸尘器附件300电性相连的电连接头120、与电连接头120相邻且位于进风通道104一端的入流口122、以及位于进风通道104另一端的出流口124,且出流口124相对入流口122更接近电机400的进风端117,入流口122位于电连接头120和出流口124之间,入流口122的截面积小于出流口124的截面积。参考图7-8所示,尘杯200包括呈圆筒形且内部中空的杯体201、一端与吸尘器附件300相连接的引导件230、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体(100)、以及与所述机体(100)相连接的尘杯(200),其中所述机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支撑所述尘杯(200)的支撑部(102)、收容电机(400)的基部(110)、以及由所述基部(110)延伸而成的手柄部(106),且所述尘杯(200)分别与支撑部(102)、基部(110)可拆卸连接,所述尘杯(200)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被所述机体(100)部分包覆,所述手柄部(10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200)的延伸方向相交为60-120度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体(100)、以及与所述机体(100)相连接的尘杯(200),其中所述机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支撑所述尘杯(200)的支撑部(102)、收容电机(400)的基部(110)、以及由所述基部(110)延伸而成的手柄部(106),且所述尘杯(200)分别与支撑部(102)、基部(110)可拆卸连接,所述尘杯(200)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被所述机体(100)部分包覆,所述手柄部(10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200)的延伸方向相交为60-120度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200)具有尘杯进风口(201)、和设置在其内并向尘杯进风口(201)输送气流的连接件(232),而机体(100)则包括裸露在外表面的入、出流口(122、124)、和设置在入流口(122)和出流口(124)之间且向尘杯进风口(201)输送气流的进风通道(104),所述入流口(122)与所述连接件(232)输出相连,所述出流口(124)与所述尘杯进风口(201)相对应,其中所述连接件(232)与所述进风通道(104)共同形成所述尘杯进风口(201)的进风风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200)包括一端与吸尘器附件(300)相连接的引导件(230)、与引导件(230)另一端相连接的连接件(232)、位于连接件(232)下游的尘杯进风口(201)、以及尘杯出风口,而所述机体(100)则包括一端与连接件(232)相连通而另一端则与尘杯进风口(201)相连的进风通道(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04)设置在支撑部(102)内并被所述尘杯(200)遮蔽,且所述连接件(232)中至少有一次气流转向,而所述进风通道(104)中至少有两次气流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0)进一步包括由支撑部(102)和基部相交处向下延伸且收容电池包(500)并与手柄部(106)相互间隔的电池部(1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部(107)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电池部(107)顶端相对底端更靠近所述尘杯(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范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