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20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壳器,包括上手柄、下手柄、顶推机构、上环形刀具、下环形刀具,上手柄一端和下手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弹性材料固定连接,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分别固定在上手柄和下手柄另一端,顶推机构与上手柄和下手柄中部固定。剥壳时,将待剥壳物在上环形刀具、下环形刀具中居中放置,手柄在对称压力下带动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相向运动,实现果皮或外壳的环切,同时,顶推机构推动待剥壳物向外运动,果皮在上环形刀具、下环形刀具以及顶推机构三者的共同挤压作用下被彻底剥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轻便,经济实用。

A kind of sh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壳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剥壳器。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很多果实或种子如莲子、龙眼、荔枝等外面包裹着坚韧的外壳或果皮,食用时通常需要将之去除,目前有些机器可以大批量完成上述外壳或果皮的去除,专利CN201020128253.4公开了一种莲子开边剥壳脱皮一体机,包括箱体、驱动装置、进料装置和脱皮装置,脱皮装置设于箱体中,箱体底部设有出水口,通过进料装置对莲子定位,并输送给开边剥壳装置,而由剥壳齿轮的齿形凸起和剥壳外圈上的齿形凸起的相互推压作用使莲子分成两瓣、剥壳,结构更加简单。专利TW077102966公开了有关龙眼、荔枝、自动剥皮机。其包括:插核、剥皮、取肉、下核等机构,且以电脑控制各部机件之全自动操作,生产量高出人工20倍以上,成本降低,品质精致,能促使罐头食品界开拓市场。CN200520075762.4公开了一种小型荔枝去皮机,包括进料筒、刀架轮、刀具、摩擦轮和接果盒,进料筒具有可使荔枝原料从上端路口下滑到下端路口的内腔;两个刀架轮对称设置于进料筒的左右两侧,可将下落荔枝皮划破的刀具安装在刀架轮的边缘上并可随刀架轮转动,在进料筒上设有可使刀具沿进料桶轴向穿越的间隙;可使荔枝皮抛开的两个摩擦轮对称设置于进料筒的前后两侧且位于进料筒的下端出口处;在进料筒的下端出口处设有阻止去皮后的荔枝果实向进料筒一侧移动及向下坠落的挡板,用来存放荔枝果实的接果盒设置在进料筒的下端出口处。然而,上述剥壳机很大一部分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日常家庭都是通过人工剥壳的方式,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很少有适合家用的剥壳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剥壳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剥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手柄、下手柄、顶推机构、上环形刀具、下环形刀具,上手柄一端和下手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弹性材料固定连接,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分别固定在上手柄和下手柄另一端,顶推机构与上手柄和下手柄中部固定。所述的一种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由止切板和环形刀刃组成,所述止切板的形状为圆柱面或仿球面的一部分,所述环形刀刃为平刃或齿刃,刀刃高度为1-10毫米。所述的一种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和顶杆组成,所述弹性部件为对称分布的曲线形弹性件,所述顶杆轴线与弹性部件对称轴同轴安装,顶杆顶端与弹性部件的轴向距离可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剥壳时,通过上下两个环形刀具切割果实壳产生裂纹,同时通过顶推机构在裂纹法相提供的推力,利用裂纹处的应力集中撕裂果皮并进一步挤压剥离果皮,由于环形刀刃高度小于壳的厚度,因此不像传统刀具那样完全切断果皮,所以能确保果肉不被切割。此外,顶推机构的弹性部件为对称分布的曲线形弹性件结构简单,这有效提高了推力的自适应性,减轻了剥壳器对被剥壳物品造成损伤。长度可调的顶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剥壳器的应用范围,综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剥壳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轻巧实用,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下环形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顶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突出,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绘。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剥壳器,包括上手柄1、下手柄2、顶推机构5、上环形刀具3、下环形刀具4,上手柄1尾部和下手柄2尾部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弹性材料固定连接,上环形刀具3和下环形刀具4分别固定在上手柄1和下手柄2另一端,顶推机构5与上手柄1和下手柄2中部固定。如图2所示,上环形刀具3和下环形刀具4由止切板6和环形刀刃7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的顶推机构5包括弹性部件5-1、顶杆5-2和连接件5-3组成,所述弹性部件5-1为对称分布的曲线形弹性件,顶部有用作与顶杆5-2连接的连接件5-3,所述顶杆5-2轴线与弹性部件5-1对称轴同轴安装,顶杆5-2与弹性部件5-1上的连接件5-3的轴向距离可调。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莲子为剥壳对象,由于莲子一般长12~18mm,直径8~14mm。针对莲子的上述特性,本实施例涉及的止切板6的形状为圆柱面,环形刀刃7为平刃,刀刃高度为1mm,以便更好的保证刀刃只用于切开莲子的革质果皮而不伤及果肉,保证了果肉的完整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上环形刀具3和下环形刀具4的开口距离为20mm。顶杆5-2端面与环形刀刃7的距离约为10mm,适用于大部分莲子的剥壳。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上手柄1、下手柄2上均设有柄套,其材质为塑料或者橡胶。精致舒适的握柄设计,具有良好的手感和美感,合适设计握柄的长度,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设计的一种剥壳器的具体使用过程:首先将一颗莲子在上环形刀具3、下环形刀具4中居中放置,并使莲子长轴与顶杆5-2轴线基本平行,手柄在对称压力下带动上环形刀具3和下环形刀具4相向运动,实现莲子的环切,同时,顶推机构5推动莲子向外运动,环切产生的裂纹处由于应力集,果皮被撕裂并在上环形刀具3、下环形刀具4以及顶推机构5三者的共同挤压作用下被彻底剥离。另一部分残留在莲子上的果皮用手轻轻挤压便可完成剥离。实施例2:本实施例以龙眼为剥壳对象,由于龙眼果近球形,直径1.2-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针对龙眼的上述特性,本实施例涉及的止切板6的形状为仿球面的一部分,环形刀刃7为齿刃,刀刃高度为1mm,以便更好的保证刀刃只用于切开龙眼的外壳而不伤及果肉,保证了果肉的完整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上环形刀具3和下环形刀具4的开口距离为30mm。顶杆5-2端面与环形刀刃7的距离约为15mm,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手柄、下手柄、顶推机构、上环形刀具、下环形刀具,上手柄一端和下手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弹性材料固定连接,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分别固定在上手柄和下手柄另一端,顶推机构与上手柄和下手柄中部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手柄、下手柄、顶推机构、上环形刀具、下环形刀具,上手柄一端和下手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弹性材料固定连接,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分别固定在上手柄和下手柄另一端,顶推机构与上手柄和下手柄中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环形刀具和下环形刀具由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聪唐鹏曹轩荣张洪孙丽辉周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