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永宝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4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包括,烘干仓;所述烘干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仓,所述烘干仓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下方通过联轴与传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烘干仓的内壁呈等距平行结构焊接有三组连接件,且三组连接件的内壁均卡接有烘干盘,所述烘干盘的内壁嵌设有电热管,所述传动架延伸至烘干仓的内腔且贯穿烘干盘表面的通孔,所述传动架的外壁且位于烘干盘的上方焊接有清梳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烘干机采用多个平行结构的烘干盘,能够对落在烘干盘上的茶叶起到连续多次的烘干处理,并且在清梳杆的清梳作用下,使得烘干盘上的茶叶能够被梳理成均匀等厚度的状态,增大热空气与茶叶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烘干效率。

A dryer for tea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技术介绍
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在茶叶采摘之后,需要将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去除掉茶叶内含有的水分,以便于茶叶的加工和包装运输处理。然而现有的茶叶烘干机通常多采用静态的烘干方式,使得茶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与热量接触,由于茶叶堆积的厚度大小不一,这种烘干的方式导致热量无法与茶叶进行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导致茶叶的烘干效率不高,降低了茶叶烘干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包括,烘干仓;所述烘干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仓,所述烘干仓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下方通过联轴与传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烘干仓的内壁呈等距平行结构焊接有三组连接件,且三组连接件的内壁均卡接有烘干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仓(3);/n所述烘干仓(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仓(2),所述烘干仓(3)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且伺服电机(1)的下方通过联轴与传动架(4)传动连接;/n所述烘干仓(3)的内壁呈等距平行结构焊接有三组连接件(6),且三组连接件(6)的内壁均卡接有烘干盘(7),所述烘干盘(7)的内壁嵌设有电热管(71);/n所述传动架(4)延伸至烘干仓(3)的内腔且贯穿烘干盘(7)表面的通孔(72),所述传动架(4)的外壁且位于烘干盘(7)的上方焊接有清梳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仓(3);
所述烘干仓(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仓(2),所述烘干仓(3)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且伺服电机(1)的下方通过联轴与传动架(4)传动连接;
所述烘干仓(3)的内壁呈等距平行结构焊接有三组连接件(6),且三组连接件(6)的内壁均卡接有烘干盘(7),所述烘干盘(7)的内壁嵌设有电热管(71);
所述传动架(4)延伸至烘干仓(3)的内腔且贯穿烘干盘(7)表面的通孔(72),所述传动架(4)的外壁且位于烘干盘(7)的上方焊接有清梳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板(21);
所述下料板(21)焊接在进料仓(2)的底部开口端且延伸至烘干仓(3)的内腔;
所述下料板(21)为U形下倾式结构,所述下料板(21)的倾斜端内壁等距开设有多个分流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8);
所述导流板(8)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永宝林斌结
申请(专利权)人:季永宝林斌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