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43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外层胶粘合层、上铬化处理层、铝箔层、下铬化处理层、内层胶粘合层和CPP层;其中,铝箔层的内外表面经过三价铬钝化剂处理后形成上铬化处理层和下铬化处理层;再通过外层胶粘合层和内层胶粘合层与尼龙层和CPP层进行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并使用PPS作为其外层材料。PPS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水解以及阻燃性能,这使得用以PPS制备的外层铝塑膜制备的软包电池模组能在液冷系统安全长期的工作。

A new type of aluminum plastic film for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
本技术属于电池用铝塑膜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市场上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方形锂离子电池、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以及软包锂离子电池。软包锂离子电池因其单位质量能量密度高以及可靠的安全性等优点而备受电池厂家关注。目前,常见的动力汽车用软包锂电池为一种含pack结构的锂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由成百上千个软包锂离子电池紧密排列组成。软包锂离子电池在工作时由于自身内部的化学反应而会产生热量,所以,在电动汽车运行时,软包锂电池模组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锂电池模组进行及时散热。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向是使用液冷方式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常用的冷却液为水与乙二醇1:1的混合液。然而,市面上的软包铝塑膜外层材料一般为尼龙或者PET材料。这两种材料都非常容易吸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容易发生降解,从而引起锂电池进水、漏液等现象,严重威胁电动汽车的安全。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该铝塑膜使用新的材料作为铝塑膜的外层,以提高铝塑膜的耐水解,耐热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确保锂电池模组能在液冷型热控制系统中安全长期的工作。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外层胶粘合层、上铬化处理层、铝箔层、下铬化处理层、内层胶粘合层和CPP层;其中,铝箔层的内外表面经过三价铬钝化剂处理后形成上铬化处理层和下铬化处理层;再通过外层胶粘合层和内层胶粘合层与PPS层和CPP层进行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PS层为结晶型PPS薄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PS层厚度15-25μ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PS层的表面设置有微孔陶瓷涂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孔陶瓷涂层的微孔尺寸20~100微米,为闭孔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铝箔层中铝箔为8021型或8079型,厚度为20μm-40μ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胶粘合层为聚氨酯胶黏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层胶粘合层为环氧树脂胶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PP层为流延聚丙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PP层厚度30-80μ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并使用PPS作为其外层材料。PPS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水解以及阻燃性能,这使得用以PPS制备的外层铝塑膜制备的软包电池模组能在液冷系统安全长期的工作;2.在PPS层的表面设置有微孔陶瓷涂层,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将热量均匀的从锂电池内部传递至锂电池的整个电池表面,避免局部过热或者热量积聚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提升锂电池的抗高温性能,有效的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能;3.通过设置微孔陶瓷涂层,提高了PPS层和微孔陶瓷涂层之间的粘附性,大大提高该电池用铝塑膜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PPS层1,外层胶粘合层2,上铬化处理层3,铝箔层4,下铬化处理层5,内层胶粘合层6,CPP层7,微孔陶瓷涂层8,微孔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1、外层胶粘合层2、上铬化处理层3、铝箔层4、下铬化处理层5、内层胶粘合层6和CPP层7;其中,铝箔层4的内外表面经过三价铬钝化剂处理后形成上铬化处理层3和下铬化处理层5;再通过外层胶粘合层2和内层胶粘合层6与PPS层1和CPP层7进行复合;CPP层7为结晶型PPS薄膜;其中,外层胶粘合层2为聚氨酯胶黏剂,内层胶粘合层6为环氧树脂胶水,CPP层7为流延聚丙烯,CPP层7厚度30-80μm。PPS膜为由熔融后双轴延伸法制备所得结晶型PPS薄膜,厚度15μm。相比于尼龙或者PET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能,吸湿后的尺寸稳定性能,耐热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特别适用与使用条件更加严苛的动力汽车软包铝塑膜外层材料。铝箔层4中铝箔为8021型或8079型,厚度为20μm-40μm。PPS层1的表面设置有微孔陶瓷涂层8,在使用过程中,微孔陶瓷涂层8能够较好的将热量均匀的从锂电池内部传递至锂电池的整个电池表面,避免局部过热或者热量积聚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提升锂电池的抗高温性能,有效的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微孔陶瓷涂层8的微孔9尺寸20~100微米,为闭孔结构,在微孔陶瓷涂层8内形成有若干微孔9,提高了PPS层1和微孔陶瓷涂层之间的粘附性,大大提高该电池用铝塑膜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并使用PPS作为其外层材料。PPS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水解以及阻燃性能,这使得用以PPS制备的外层铝塑膜制备的软包电池模组能在液冷系统安全长期的工作。实施例2: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1、外层胶粘合层2、上铬化处理层3、铝箔层4、下铬化处理层5、内层胶粘合层6和CPP层7;其中,PPS层1的厚度为25μm。实施例3: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1、外层胶粘合层2、上铬化处理层3、铝箔层4、下铬化处理层5、内层胶粘合层6和CPP层7;其中,PPS层1的厚度为40μm。对比例1: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采用尼龙材料作为其外层,其结构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PPS层、外层胶层、铝箔层、内层胶层以及CPP层。其中PPS层的厚度为25μm。对比例2: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采用PET层材料作为其外层,其结构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PET层、外层胶层、铝箔层、内层胶层以及CPP层。其中PET层的厚度为25μm。将上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进行如下性能测试:1、水平垂直燃烧测试分别取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外层材料样条,进行水平垂直燃烧测试,结果如下表1:表1:各材料的燃烧等级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燃烧等级VTM-0VTM-0VTM-0VTM-1VTM-2研究结果表明PPS膜材料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2、耐水解性能测试将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铝塑膜分别制备成完整的电芯,并分别将其放入乙二醇:水=1:1的溶液中,并将溶液加热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1)、外层胶粘合层(2)、上铬化处理层(3)、铝箔层(4)、下铬化处理层(5)、内层胶粘合层(6)和CPP层(7);其中,铝箔层(4)的内外表面经过三价铬钝化剂处理后形成上铬化处理层(3)和下铬化处理层(5);再通过外层胶粘合层(2)和内层胶粘合层(6)与PPS层(1)和CPP层(7)进行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布设的PPS层(1)、外层胶粘合层(2)、上铬化处理层(3)、铝箔层(4)、下铬化处理层(5)、内层胶粘合层(6)和CPP层(7);其中,铝箔层(4)的内外表面经过三价铬钝化剂处理后形成上铬化处理层(3)和下铬化处理层(5);再通过外层胶粘合层(2)和内层胶粘合层(6)与PPS层(1)和CPP层(7)进行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PS层(1)为结晶型PPS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PS层(1)厚度15-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PS层(1)的表面设置有微孔陶瓷涂层(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泰钧雷中伟孙剑飞夏旭峰张楚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正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