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0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型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对应第二骨架一体成型有绕线柱,所述第二骨架开设有固定位与所述绕线柱对应,所述绕线柱绕设有线圈,所述第一骨架位于线圈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骨架对应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卧式小型变压器制造难度高,针对自动化生产难度高的问题,采用了对称分解结构进行自动装配绕线形成,整体结构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结构强度高。

A small transformer with horizontal symmetrical assembl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小型变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
技术介绍
小型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电气设备,是根据电磁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心、绕组、绝缘、外壳和必要的组件等。由于容量、电压的不同,变压器的铁心、绕组、绝缘、外壳和必要的组件的结构形式可以是不一样的。目前,现有的变压器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但仍然存在结构复杂、散热性差、体积庞大、内耗过大、绝缘性差等问题。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63234A,公开了一种小型变压器,其专利技术目的是小型变压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易于散热,抗短路能力强,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精度的设备来进行绕线,在绕线过程中需要避开旁边的防护结构,因此精度要求很高,同时生产效率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可针对结构的改变来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小型变压器生产难度高的问题,采用装配结构,在绕线等制造过中更加方便,生产效率更高,设备成本低,结构稳定性好的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对应第二骨架一体成型有绕线柱,所述第二骨架开设有固定位与所述绕线柱对应,所述绕线柱绕设有线圈,所述第一骨架位于线圈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骨架对应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插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插设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与线圈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骨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为一体成型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骨架设置有第一压紧座,所述第一压紧座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骨架对应第一卡槽开设有第一卡扣。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骨架设置有第二压紧座,所述第二压紧座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骨架对应第二卡槽开设有第二卡扣。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骨架对应线圈设置有第一隔离垫,所述第二骨架对应线圈设置有第二隔离垫。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座开设有若干第一分隔槽,若干第一分隔槽形成若干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插针插设于第一连接块。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连接座开设有若干第二分隔槽,若干第二分隔槽形成若干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插针插设于第二连接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设置,同时采用对称的结构设置,制造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强度高,在第一骨架上一体成型了绕线柱,将线圈绕设在绕线柱,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更加方便,绕线效率高,绕线方便,降低自动化设备成本;2、第二骨架对应绕线柱还设置了固定位,具体是在装配使用中将绕线柱插设于固定位,整体结构装配方便,在制造过程中更加方便,同时在实际使用中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3、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分别设置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通过连接柱的作用可对线圈起到防护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加强整体结构的连接效果和强度,整体连接强度高,使用稳定性好;4、在第一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插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子,第二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插设有第二连接端子,具体是在实际使用中,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与线圈相连接,以便用于连接导电使用,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本技术中,解决了现有卧式小型变压器制造难度高,针对自动化生产难度高的问题,采用了对称分解结构进行自动装配绕线形成,整体结构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结构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小型变压器100、第一骨架110、第一连接柱111、第一连接座112、第一连接端子113、第一压紧座114、第一卡槽115、第一卡扣116、第一分隔槽117、第一连接块118、第二骨架120、第二连接柱121、第二连接座122、第二连接端子123、第二连接柱121、第二连接座122、第二连接端子123、第二压紧座124、第二卡槽125、第二卡扣126、第二分隔槽127、第二连接块128、绕线柱130、固定位140、线圈150、第一隔离垫151、第二隔离垫1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10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骨架110和第二骨架120,所述第一骨架110对应第二骨架120一体成型有绕线柱130,所述第二骨架120开设有固定位140与所述绕线柱130对应,所述绕线柱130绕设有线圈150,所述第一骨架110位于线圈150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11,所述第二骨架120对应第一连接柱111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21;所述第一骨架110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2,所述第一连接座112插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子113,所述第二骨架120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22,所述第二连接座122插设有第二连接端子123,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3和第二连接端子123均与线圈150相连。第一骨架110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11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骨架120与所述第二连接柱121为一体成型设置,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的骨架,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保证使用的稳定性。第一骨架110设置有第一压紧座114,所述第一压紧座114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115,所述第一骨架110对应第一卡槽115开设有第一卡扣11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骨架120设置有第二压紧座124,所述第二压紧座124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槽125,所述第二骨架120对应第二卡槽125开设有第二卡扣126,通过压紧座能够进一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卡槽和卡扣的结合实现固定,固定效果好,装配稳定性强。第一骨架110对应线圈150设置有第一隔离垫151,所述第二骨架120对应线圈150设置有第二隔离垫152,通过隔离垫的作用可加强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变压的稳定性。第一连接座112开设有若干第一分隔槽117,若干第一分隔槽117形成若干第一连接块118,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3为插针插设于第一连接块118,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连接座122开设有若干第二分隔槽127,若干第二分隔槽127形成若干第二连接块128,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23为插针插设于第二连接块128,通过分隔槽将若干的插针分隔,保证每组插针连接使用的稳定性,加强整体装配使用的方便性。第一方面,采用第一骨架110和第二骨架120设置,同时采用对称的结构设置,制造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强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对应第二骨架一体成型有绕线柱,所述第二骨架开设有固定位与所述绕线柱对应,所述绕线柱绕设有线圈,所述第一骨架位于线圈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骨架对应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二连接柱;/n所述第一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插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插设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与线圈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对应第二骨架一体成型有绕线柱,所述第二骨架开设有固定位与所述绕线柱对应,所述绕线柱绕设有线圈,所述第一骨架位于线圈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骨架对应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二连接柱;
所述第一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插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插设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与线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骨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为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对称组装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设置有第一压紧座,所述第一压紧座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凯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浩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