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属于电抗器/变压器组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插板本体和连接端子,插板本体为L形弯板,连接端子弯折并装配在插板本体的一侧,连接端子一端沿插板本体角部穿出,连接端子另一端弯折后从插板本体另一侧穿出,插板本体还设置有内收的下压沿,下压沿为插板本体一侧延伸部分弯折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板本体新增下压沿,下压沿的目的是让插板本体更稳定的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固定,有效避免了插板本体的歪斜。

Fixed component of improved reactor / transformer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属于电抗器/变压器组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2771926U公开的一种小型电抗器/变压器端子焊锡结构,其采用的电抗器/变压器、变压器线圈连接用的端子插片,一般都是固定在端子插板上,目前为了降低成本,大都采用绝缘纸材质的。因为大都是人工操作,端子插板固定到线圈上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插板倾斜,偏移等问题。既影响产品的外观,严重的会影响后续的装配作业以及客户使用时干涉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插板本体新增下压沿,有效避免了插板本体的歪斜。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包括插板本体和连接端子,插板本体为L形弯板,连接端子弯折并装配在插板本体的一侧,连接端子一端沿插板本体角部穿出,连接端子另一端弯折后从插板本体另一侧穿出,其特征在于,插板本体还设置有内收的下压沿,下压沿为插板本体一侧延伸部分弯折而成。优选地,所述下压沿的宽度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内圈宽度相匹配。优选地,所述下压沿与插板本体之间延伸部分的长度,根据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实际厚度决定。优选地,所述下压沿弯折后与插板本体构成开口朝下的U型。优选地,所述插板本体由一块绝缘纸对折而成,下压沿位于插板本体的外侧或内侧。优选地,所述插板本体上预设有至少两对连接端子的装配孔,每对装配孔包括位于插板本体角部的上开孔和插板本体一侧的下开口。优选地,所述下压沿的外缘形状为矩形、斜角形或者倒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插板本体新增下压沿,下压沿的目的是让插板本体更稳定的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固定,有效避免了插板本体的歪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下压沿状态变化图。图3是本技术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配合立体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配合立体图之二。图中:1、插板本体;2、下压沿;3、连接端子;4、装配孔;5、电抗器/变压器线圈;6、引出线;7、延伸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主要改进点在于插板本体1,插板本体1新增下压沿2,下压沿2的目的是让插板本体1更稳定的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固定,有效避免了插板本体1的歪斜。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包括插板本体1和连接端子3,插板本体1为L形弯板,连接端子3弯折并装配在插板本体1的一侧,连接端子3一端沿插板本体1角部穿出,连接端子3另一端弯折后从插板本体1另一侧穿出。如图1和图2所示,插板本体1还设置有内收的下压沿2,下压沿2为插板本体一侧延伸部分7弯折而成。图2给出了由图1的水平状态向内弯折的状态变化图,解决插板本体1倾斜、偏移问题,改善了插板本体1结构,增加了下压沿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下压沿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为了使用方便增加斜角、倒角。下压沿2的形状变化,一方面可以节省材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对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绝缘漆的破坏。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配合立体图。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目的为了更好的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配合。从图4角度可以清楚观察到,下压沿2紧贴在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内侧。为了更好的实现两者的配合,需要进一步地说明:下压沿2的宽度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内圈宽度相匹配;下压沿2与插板本体1之间的延伸部分7,根据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的实际厚度决定。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配合立体图。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的引出线6经由插板本体1底部固定后焊接于连接端子上。本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电抗器/变压器组件场合。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包括插板本体(1)和连接端子(3),插板本体(1)为L形弯板,连接端子(3)弯折并装配在插板本体(1)的一侧,连接端子(3)一端沿插板本体(1)角部穿出,连接端子(3)另一端弯折后从插板本体(1)另一侧穿出,其特征在于,插板本体(1)还设置有内收的下压沿(2),下压沿(2)为插板本体(1)一侧延伸部分(7)弯折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包括插板本体(1)和连接端子(3),插板本体(1)为L形弯板,连接端子(3)弯折并装配在插板本体(1)的一侧,连接端子(3)一端沿插板本体(1)角部穿出,连接端子(3)另一端弯折后从插板本体(1)另一侧穿出,其特征在于,插板本体(1)还设置有内收的下压沿(2),下压沿(2)为插板本体(1)一侧延伸部分(7)弯折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沿(2)的宽度与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内圈宽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抗器/变压器线圈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沿(2)与插板本体(1)之间延伸部分(7)的长度,根据电抗器/变压器线圈(5)的实际厚度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绪卫刘端解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