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69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涉及了电缆云母带绕包技术领域,解决了绕包过程中,容易掺杂一些粉尘颗粒物至云母带与铜线之间的问题,包括机体,机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放线盘和收线盘,机体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放卷云母带的转盘,机体内部于转盘的一侧固定有防尘盒,防尘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防尘罩的底部固定有抽尘管,抽尘管的一端套设有集尘袋,机体的一侧固定有抽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防尘盒内部的粉尘颗粒物抽出的方式,降低防尘盒内的粉尘颗粒物含量,能够减少掺杂至云母带和铜线之间的粉尘颗粒物,使得云母带与铜线之间的绕包更加紧密,绕包效果更好,成型的电缆的质量更好。

Tray type mica tape wra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云母带绕包
,尤其是涉及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一些特殊设备的供电装置所用到的电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电缆具有耐火、耐寒、耐磨、防水、耐酸碱以及各种腐蚀性气体等性能,其中,为了满足电缆具有耐火性能,通常是在电缆上绕包耐火云母带,耐火云母带是常用于电缆中的耐火绝缘材料,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带状的绝缘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绕包在电缆芯上,为了保障绕包的均匀性和紧密性,通常采用绕包机在电缆上进行云母带的绕包。授权公告号为CN103377776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防火电缆绝缘层云母带绕包带用平行式绕包装置,包括绕包架和旋转式包头,旋转式绕包头固定在绕包架上,并通过绕包架传输动力驱动旋转式绕包头转动,云母带设置在旋转式绕包头上,通过旋转式绕包头旋转将云母带绕包在电缆导体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作前,将云母带装载至旋转式包头上,并将云母带的端头粘贴在铜线周侧,工作过程中,铜线不断向前移动,通过旋转式绕包头带动云母带进行180度旋转,同时云母带的自由端旋转展开并绕包至电缆的周侧,实现铜线的绕包,绕包过程中,容易掺杂一些粉尘颗粒物至云母带与铜线之间,造成云母带与铜线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导致云母带出现松弛现象,甚至导致云母带绕卷失败,影响电缆的自身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杂质较少、绕卷效果好、所绕卷的电缆质量更好的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放线盘和收线盘,所述机体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放卷云母带的转盘;所述机体内部于转盘靠近所述收线盘的一侧固定有防尘盒,所述防尘盒于靠近/远离转盘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便于铜线和云母带穿入和穿出所述防尘盒的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防尘盒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防尘盒内部连通的抽尘管,所述抽尘管远离所述防尘盒的一端套设有集尘袋,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抽尘管周侧连接且用于抽出所述防尘盒内部杂质的抽风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将放线盘上的铜线穿过转盘后,通过进线口穿入防尘盒内,并从出线口穿出,再牵引铜线至收线盘上进行绕卷,将云母带装载至转盘上,将云母带的两个端头通过进线口穿入防尘盒内,并粘贴至铜线周侧,再通过收线盘的转动带动铜线向前移动,同时转盘的转动带动云母带在防尘盒内对移动过程中的铜线进行绕包工作;绕包过程中,通过抽风装置对抽尘管内进行抽风,防尘盒内的粉尘颗粒物受到气流的流动作用,移动至抽尘管内,同时落入集尘袋内进行收集,实现防尘盒内的除尘,从而有效减少掺杂至云母带和铜线之间的粉尘颗粒物,本技术使云母带与铜线的绕包工作在防尘盒内部完成,通过将防尘盒内部的粉尘颗粒物抽出的方式,降低防尘盒内的粉尘颗粒物含量,能够减少掺杂至云母带和铜线之间的粉尘颗粒物,使得云母带与铜线之间的绕包更加紧密,绕包效果更好,成型的电缆的质量更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盒于所述出线口所处的一侧固定有两个支杆,所述支杆的周侧活动套设有夹紧软套,两个所述夹紧软套共同作用用于捋平绕包有云母带的铜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母带和铜线在防尘盒内完成绕包后,从出线口穿出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夹紧软套对云母带和铜线进行夹紧碾平,使得云母带和铜线绕包得更加紧密,所形成的电缆质量更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风装置包括与所述抽尘管固定连接的抽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机的转动带动防尘盒和抽尘管内的气流朝向抽风机所处一侧流动,从而带动粉尘颗粒物从而防尘盒转移至抽尘盒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抽尘管的连接处固定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滤网对抽尘管内的粉尘进行过滤,使得粉尘颗粒物隔离于抽尘管内,并落向集尘袋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盒于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相邻的其中一侧开设有换版口,并铰接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换版口的换版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版口便于工作人员将手探入防尘盒对云母带和铜线进行调整,利用换版门便于封闭换版口,进而减少进入防尘盒内的杂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盒为透明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状设置的防尘盒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防尘盒内部工作情况。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外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机体内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转盘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周侧共同套设有驱动皮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驱动皮带转动,驱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实现云母带的展开。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轮和所述转盘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便于铜线穿出的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孔便于工作人员将铜线穿过从动轮和转盘,绕卷工作前,使得铜线的牵引工作更加快捷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云母带和铜线在防尘盒内进行交汇并完成绕包,通过防尘盒实现对外界的隔离,减少靠近云母带和铜线交汇位置的粉尘颗粒物;(2)利用抽风机、抽尘管的共同作用,将防尘盒内的粉尘颗粒物抽出,进一步减少防尘盒内的粉尘颗粒物,从而有效减少掺杂至云母带和铜线之间的粉尘颗粒物,保障了云母带的绕包效果;(3)利用两个夹紧软套在出线口对云母带和铜线进行夹紧碾平,使得云母带和铜线绕包得更加紧密,所形成的电缆质量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体;2、放线盘;3、收线盘;4、转盘;5、防尘盒;6、进线口;7、出线口;8、抽尘管;9、集尘袋;10、支杆;11、夹紧软套;12、抽风机;13、滤网;14、换版口;15、换版门;16、驱动电机;17、主动轮;18、从动轮;19、驱动皮带;20、穿孔;21、固定轴;22、抵接盘;23、锁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轴,并于远离所述第一支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支轴,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的轴线均沿机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轴的周侧套设有放线盘2,第二支轴的周侧套设有收线盘3,机体1内部固定有驱动第二支轴转动的动力电机。放线盘2用于放置要进行绕包的铜线卷,通过动力电机驱动第二支轴转动带动收线盘3转动,利用收线盘3用于收卷绕包后的铜线卷。参照图1与图2,机体1内部于防线盘和收线盘3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4,转盘4的轴线沿机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放线盘2的轴线垂直设置。转盘4的远离放线盘2的一侧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轴21,固定轴21用于与卷绕有云母带的圆环插接适配,固定轴21远离转盘4的一端套设有与转盘4平行设置的抵接盘22,并螺纹连接用于抵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放线盘(2)和收线盘(3),所述机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放卷云母带的转盘(4);/n所述机体(1)内部于转盘(4)靠近所述收线盘(3)的一侧固定有防尘盒(5),所述防尘盒(5)于靠近/远离转盘(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便于铜线和云母带穿入和穿出所述防尘盒(5)的进线口(6)和出线口(7),所述防尘盒(5)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防尘盒(5)内部连通的抽尘管(8),所述抽尘管(8)远离所述防尘盒(5)的一端套设有集尘袋(9),所述机体(1)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抽尘管(8)周侧连接且用于抽出所述防尘盒(5)内部杂质的抽风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放线盘(2)和收线盘(3),所述机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放卷云母带的转盘(4);
所述机体(1)内部于转盘(4)靠近所述收线盘(3)的一侧固定有防尘盒(5),所述防尘盒(5)于靠近/远离转盘(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便于铜线和云母带穿入和穿出所述防尘盒(5)的进线口(6)和出线口(7),所述防尘盒(5)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防尘盒(5)内部连通的抽尘管(8),所述抽尘管(8)远离所述防尘盒(5)的一端套设有集尘袋(9),所述机体(1)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抽尘管(8)周侧连接且用于抽出所述防尘盒(5)内部杂质的抽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盒(5)于所述出线口(7)所处的一侧固定有两个支杆(10),所述支杆(10)的周侧活动套设有夹紧软套(11),两个所述夹紧软套(11)共同作用用于捋平绕包有云母带的铜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盘式云母带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包括与所述抽尘管(8)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涛黄正义常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天地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